标题:如何理解佛教里的初发心和回向? 内容: 我们在身、语、意积聚了一定功德后,一定要做结行的回向。 要依靠发愿的力量来印持住这些业,使得它唯一趣向无上菩提。 要以这样的方便,来使我们的大乘慧命不中断。 换句话说,业的趣向主要由愿心来决定,所以结行的回向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回向的含义是什么呢? 譬如,有十个人,其中只有一人有食物,而其他九人却没有,现有的食物本来可以被拥有者独享,但他却舍不得,而愿与其他九个人共同分享。 回向的含义也与此类似。 人们在行善时所造的善根,能够获得善报,但大乘的修行人却不愿独自享受此善果,而是将它分给普天下所有的众生,这就是回向的内涵。 回向有两种,一是有毒的回向,二是无毒的回向。 所谓“有毒的回向”,就是有执着的回向。 《般若波罗密多经》里讲过,凡是有执着的善根,就象有毒的食品。 虽然在吃有毒食物的时候,也许还会感觉味道鲜美可口,但当毒发之时,就会痛苦异常。 同样,有执着的、不是三轮体空的善根,虽然也会带来一些临时性的善报,但因为是有漏之法,所以不但不能最终脱离轮回的痛苦,反而会引发众多苦受。 无毒的回向是指无执着的回向、无缘的回向,也即在证悟空性的境界中回向。 无毒的回向又分为两种:一是真实的无毒回向,二是相似的无毒回向。 所谓“真实的无毒回向”,是指登地以上的菩萨在无缘禅定中的回向,这是薄地凡夫所无法做到的。 我们现在只能做相似的无毒回向,这种回向不是指以中观的逻辑来抉择一切法是空性,而是按照《三十五佛忏悔文》里所讲的方法,真心诚意地进行观想:所有十方三世的佛菩萨如何回向其善根,我也如是回向我的善根。 这种回向,就是相似的无毒回向。 我们每天都要认认真真地作回向。 这是自己本分的事,是理所当然的,就像每天要吃饭一样。 或者像有阳光就要散播热力,有水就要滋润草木那样,自心有了普贤行愿的热力就一定要回向。 而且,由于众生的需求没有穷尽,普贤行愿的热力就不会穷尽。 有人问:最初的发心跟最后的回向不是一回事吗? 答:其实不一样。 前面是一种驱动力,通过发心来使得你勇猛地进入到大乘修行里。 而后面是一种总结,做完善根功德以后,用大乘愿去印持,使得善根唯一趣向成就自他二利圆满的无上佛果。 这是它的要点。 总之,把所作的一切善根,按照《普贤行愿》来回向,作为一生修行不变的规则。 而且是日日回向、座座回向、时时都在回向。 时间不够就念短的回向,“文殊师利勇猛智”等两颂。 这就是三世诸佛所称叹的最殊胜的大愿,没有超出其上的。 发布时间:2023-01-15 09:20:37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32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71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