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读经是否可以真的消除业障? 内容: 有些人读经是因为相信多念诵经典,可以帮助自己消灾解厄,念得愈多,业障就消得愈多。 消除业障其实“消业”的意思,是从此以后自己不再造新业,“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 虽说是结束旧业,不再造新业,但并非指过去所造的业就消失了,从此以后不用再接受果报,而是不管什么样的果报都要面对,受报时知道这是过去所造的恶业,在现在所感出的结果,所以要接受它。 但只是接受还不够,进一步还要放下自我才能得解脱。 自我中心与对于自我的执著是一切苦的原因、苦的根本,所以不善的要放下,善的也要放下,坏的要放下,好的也要放下,全部都要一起放下,如此才能得到究竟解脱,所以只想消除恶业,而不想消融自我,这样的修行并不究竟。 转变心念所谓的诵经能消业,并非指一诵经,恶业就一笔勾销了,而是因为诵经能让人转变心念,改变自己的念头和言行,所以能消业去恶向善,从“有我”转化成“无我”,用这种方法诵念经典,不但可以帮助我们消灾去业,还可以开发智慧。 如果误以为造了恶业只要诵诵经就没事,那是不可能的事,是一种迷信。 诵经最主要的功能在于转变我们的心念。 佛经如何谈心? 佛陀为什么会带给我们这么多的经典和佛法? 这是因为他希望众生都能断除烦恼、解脱自在,而众生烦恼的症结全在于自己的心。 心清净了,就能安乐自在,了达这个心本来清净,便能永远地安乐自在。 而众生的心都是相同的。 所谓相同并不是说想法相同,而是心的本质相同、作用相同,以及众生所引生的烦恼相同。 人在任何一个生活环境中都有它的冲击、矛盾和困难,如果一直从负面想法看待困难,会一直被困难困住;如果能由正面想法重新看待与面对,或是分析它、处理它,就能化解困难了。 佛在这里得到智慧,再指导我们如何从心得到解脱。 身心合一所谓“人身难得”,我们如果离开了身体就没办法修行,修行还是要透过身体来修的,用心来驾驭身体。 但是一般人不会修行,不知道如何用心来驾驭身体,也不知道用身体来炼心,所以苦恼不断。 这两者是互相矛盾,也彼此相辅相成的,需要身心合一,才能安身、安心。 当我们产生矛盾时就会困扰和痛苦,而当身心统一,身心可以相辅相成的时候,心就能自在或解脱了,这就是《心经》里面讲的心。 内容来这个道理好像不容易了解,其实注意一下我们的心,时时刻刻都是不离身体,不离环境的。 就连做梦的时候,好像只有心在动,念头在动,其实做梦的时候,梦境中是有符号的。 所谓符号就是梦境里面所见到的人、所遇的情境、听到的声音、感觉到的冷暖,这些都是物质的符号。 所以做梦纯粹是心的活动吗? 不是的,没有物质为缘就不可能有心,不可能有梦。 心无挂碍如果体证了空性就叫作无心,就是《心经》里面讲的“无智亦无得”,以及“心无挂碍”。 所谓“心无挂碍”,就是心中不再有任何执著。 心中不再有任何执著,也就没有所谓的智慧不智慧,既没有得到什么东西,也没有失去什么东西。 因此就没有烦恼,没有痛苦,超越了虚无和实在。 不论存在或是虚无,心里根本不介意,一切现象如常,但是已不再是问题,这个叫超越,叫无心。 所谓“无心道人”,就是解脱的人,真正得到解脱的人,才是真正的自由自在。 发布时间:2023-01-15 08:50:06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33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70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