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初学佛应该从哪里开始学起呢? 内容: 初学佛就是从念一部经下手。 要不要懂意思呢? 不要懂! 因为烦恼未断、福慧不具足,所理解的都是邪知邪见,都是错误的。 那么为什么要老念这一部经? 诸位要晓得,念经跟禅宗参究修禅定没有两样;跟密宗三密加持没有两样,只是方法手段不同而已。 念经就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 诸位要晓得,戒律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我们读经的时候,心里面不会乱想,当然‘诸恶’就‘不作’了。 经典是佛从真如本性里面流露出来的言语文字,没有比这个更善的,因此,读经就是‘众善奉行’。 所以说念经的时候,戒律圆满了,不要一条一条修了。 念经的时候要专心,专心就是修定。 念的时候,从头到尾没有念错、没有念漏掉、念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这就是慧——修慧。 所以念经是‘戒、定、慧’三学齐修。 如果我边念边研究,那就把佛经当作世间书,戒、定、慧三学都没有了,这个不叫修行。 所以读经是修行的基础、是修行的根本,大家千万不要轻视。 修行入门,如果是选用经典,就从这里下手。 如果一天念一个钟头,你就修一个钟头;念两个钟头是修两个钟头,当然修的时间是愈长愈好。 我在台湾以及达拉斯的道场,有不少同修,无量寿经一天念十遍。 他们大概已经念了二千遍以上,因此,经文很熟,念一遍大概只要半个小时到四十五分。 一天念十遍,差不多有五、六个小时在修戒、定、慧。 每天有这么长的时间修行,修上几年,心自然就定了。 心定以后,再去看经,眼睛都放光了。 为什么呢? 一看,意思就全部明了、全部懂得。 佛经——是佛从清净心流露出来的,我们自己的心清净,自然跟佛相应,那怎么会看不懂呢! 今天我们看不懂佛经,就是佛心是清净的,我心是散乱的;散乱心跟清净心不相应,不能起共鸣,所以佛讲的我们听不懂,道理就在此。 所以真正要能懂得亲近一位善知识、一位好老师,就要相信他不会骗你,他教给你的方法,一定不会错的。 老老实实选一部经:修净土的选无量寿经;修天台的选法华经;修华严的就选华严经。 你修那一宗、那一派,就修他本宗主修的经典,一门深入。 先把本宗的经典老老实实的念五年;换一句话说,在五年当中一定要把烦恼舍掉,恢复清净心,这是学佛的起步。 实在讲五年修得清净心,在从前是可以,现在不行了。 因为从前的人,心地染污少、染污的程度也轻,五年清洗就差不多可以洗干净了。 现在的人染污太严重了,况且从前的人十几岁才受到染污,才会有是非、人我,才有贪、嗔、疑、慢。 现在的小孩两三岁就有贪、嗔、疑、慢,他从那里学来的? 从电视上学来。 家里天天在看电视,他不得不受污染,天真活泼的童年没有了,所以现在人真的不幸福啊! 像我,生长在农村,到十三、四岁才懂事;所以我的童年时间很长。 童年不懂事,是真快乐! 世间什么苦乐我们都不知道,整天就晓得玩耍。 懂事,就不快乐了! 为什么呢? 会看人颜色,这难为了,所以说这个时代的人比不上前人,人不能做了,太苦了。 修学到自己心地清净了、智慧开了,就可以参学,就什么都可以看、可以听、可以接触,因为自己已经有定,不会被外在环境所转。 自己有了主宰,见得愈多、听得愈多,愈能增长智慧、增长定力。 定、慧是怎样增长的? 不为境界所动,这是增长定力;样样清楚明了是增长智慧,所以那个时候参学,定、慧更能往上提升。 这是古人教学的方法——先修戒、定、慧,先修根本智,然后再参学,成就圆满的后得智,就是无所不知。 佛在般若经上说:‘般若无知,无所不知。 ’所以要先修‘无知’,五年学戒,就是什么都不知道,然后再接触社会的时候,什么都知道——‘无所不知’。 真正修行是用这样的次第、方法,来达到目的的。 发布时间:2023-01-14 10:17:46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33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70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