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无量寿经》有哪五译? 内容: 一、无量寿经。 有五译。 初译于后汉、月支、支娄迦谶。 三卷、文繁。 名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次译于吴、月支、支谦。 有二卷。 名佛说阿弥陀经。 以日诵之经,亦名佛说阿弥陀经。 故外面加一大字以别之。 又有赵宋王龙舒居士。 会前二译。 及第三译。 并第五赵宋译。 四部、取要录之。 名大阿弥陀经。 当时大兴。 后因莲池大师。 持其有不依经文之失。 从此便无人受持者。 大藏内有此经。 各流通处均不流通。 有谓另有一种者。 即此经也。 第三译。 即佛说无量寿经。 二卷。 现皆受持此经。 即曹魏、康、各国僧铠译。 第四。 即大宝积经、第十七无量寿如来会。 此经王龙舒未见过。 乃唐菩提流志译。 前有元魏名菩提留支。 非唐人。 世多将留支讹引之。 第五译。 名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赵宋法贤译。 原本二卷。 以宋人以所译经多为荣。 故分两卷。 于绝不宜分处而分。 今刻书本作一卷。 就中。 无量寿如来会文理俱好。 而末后劝世之文未录。 故皆以康僧铠之无量寿经为准则焉。 二、无量寿经中有三辈。 观无量寿佛经有九品。 下三品。 皆造恶业之人。 临终遇善知识。 开示念佛。 而得往生者。 王龙舒死执三辈即是九品。 此是错误根本。 故以下辈作下三品。 其错大矣。 故上辈不说发菩提心。 中辈则有发菩提心。 下辈则云不发菩提心。 无量寿经三辈。 通有发菩提心。 在王居士意谓。 下辈罪业深重。 何能发菩提心。 不思下辈绝无一语云造业事。 乃系善人。 只可为九品中之中品。 硬要将下辈作下品。 违经失理。 竟成任意改经。 其过大矣。 在彼意谓。 佛定将一切众摄尽。 而不知只摄善类。 不及恶类。 彼既以善人为恶人。 故云不发菩提心。 死执下辈即是下品。 故将善人认做恶人。 不知九品之下三品。 临终苦极。 一闻佛名。 其归命投诚。 翼佛垂慈救援之心。 其勇奋感激。 比临刑望赦之心。 深千万倍。 虽未言及发菩提心。 而其心念之切与诚。 实具足菩提心矣。 惜王氏不按本经文义。 而据观经。 硬诬蔑善人为恶人。 竟以恶人为判断。 王氏尚有此失。 后人可妄充通家乎。 既有无量寿经。 何无事生事。 王氏之误。 莲池大师指出。 尚未说其何以如此。 今为说其所以。 由于死执三辈即九品也。 发布时间:2023-01-14 09:51:25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33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70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