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中有七种不用花钱的布施,可修大福报 内容: 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布施,是中华文明中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佛教中最为看重的修行法门。 我们知道,在佛教中有六波罗蜜修行法门,这是菩萨所修的六种法门,可以自度度他、福慧双修、三学具足。 这六波罗蜜也被我们称为六度,即檀那(布施)、尸罗(持戒)、羼提(忍辱)、毗离耶(精进)、禅那(禅定)、般若(智慧)。 我们可以看到,六度的第一度就是布施,可见佛家是多么重视布施的功德和力量。 那么什么是布施? 布施的定义是什么呢? 布施是不是就是指捐献财物呢? 大乘义章卷十二解释布施之义:以己财事分散与他,称为布;惙己惠人,称为施。 小乘布施之目的,在破除个人吝啬与贪心,以免除未来世之贫困,大乘则与大慈大悲之教义联结,用于超度众生。 简单来说,在佛教中,以无吝啬或不舍得的心施舍,就是布施。 布施又分为三类,第一为法布施,第二为无畏布施,第三为财布施。 首先来说说法布施。 在未遇正法前,众生是无明愚昧的,犹如盲了眼一样,分辨不出善与恶的分别,所以他们不断作恶,以致堕入三恶道中受苦,万劫不复。 法布施便是对众生施以佛法,令盲者开眼而见到光明。 怎样做才算是法布施呢? 对众生说一些慈心的道理,或说及因果与业力,或教导别人戒杀,或引导他人皈依三宝及行十善业,这全部属于法布施的范围。 说有七种布施,不用一分钱,可得大福报。 七种如下:一者,眼施:常以好眼视父母师长及一切人,不以恶眼看人。 是人往后,舍身受身,得清净眼,未来成佛,得天眼佛眼,名第一大福报。 二,和颜悦色施:于父母师长及一切人,不以凶眉恶色。 是人往后,舍身受身得妙色相,未来成佛,得金色身,是名第二大福报。 三,佳言施:于父母师长及一切人,出柔轻语,无粗恶语。 是人往后,舍身受身得妙辩才,所出之言,人皆欢喜,信受奉行。 未来成佛,得四辩才,是名第三大副报。 四,身施:于父母师长及一切修道之人,起迎礼拜,于一切人处,常怀恭敬谦逊。 是人往后,舍身受身,得端正身,长大身,人见人敬身。 未来成佛,如大榕树,无有能见顶者,是名第四大福报。 五,心施:虽以上述四种方法行供养,而心不和善,不名为施。 善心和善,和善功深,是名心施。 是人往后,舍身受身,得明净心,不痴狂心。 未来成佛,得一切种智心,是名心施第五大福报。 六,床座施:若见父母师长及一切人,为捕床座请其安坐,乃至以自己所用安乐坐位,请之安坐。 是人往后,舍身受身,常得尊贵七宝床座,未来成佛,得师子法座。 是名第六大福报。 七,房舍施:于父母师长及一切人,请于自己所有房舍之中,得行来坐卧,予以欢喜安乐。 是人往后,舍身受身,得自然宫殿舍宅。 未来成佛,于一切时得宝莲花座,是名第七大福报。 以上七施,全由心作,均不损财,皆得大福报。 发布时间:2023-01-14 09:06:05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33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70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