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 内容: 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诏译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 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 皆是诸大声闻众所知识。 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 马胜。 大名有贤。 无垢。 须跋陀罗。 善称圆满。 憍梵钵提。 优楼频蠡迦叶。 那提迦叶。 伽耶迦叶。 摩诃迦叶。 舍利弗。 大目揵连。 摩诃迦旃延。 摩诃劫宾那。 摩诃注那。 满慈子。 阿尼楼驮。 离波多。 上首王。 住彼岸摩俱罗。 难陀。 有光善来。 罗睺罗。 阿难陀等。 而为上首。 复有菩萨摩诃萨众。 所谓普贤菩萨。 文殊师利菩萨。 弥勒菩萨。 及贤劫中诸菩萨摩诃萨众。 前后围绕。 又与贤护等十六丈夫众俱。 所谓善思惟义菩萨。 慧辩才菩萨。 观无住菩萨。 善化神通菩萨。 光幢菩萨。 智上菩萨。 寂根菩萨。 慧愿菩萨。 香象菩萨。 宝幢菩萨等。 而为上首。 咸共遵修普贤之道。 满足菩萨一切行愿。 安住一切功德法中。 到诸佛法究竟彼岸。 愿于一切世界之中成等正觉。 又愿生彼兜率陀天。 于彼寿终降生右胁见行七步。 放大光明。 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而自唱言。 我于一切世间。 最为尊贵。 释梵诸天咸来亲奉。 又见习学书计历数声明伎巧医方养生符印。 及余博戏擅美过人。 身处王宫厌诸欲境。 见老病死悟世非常。 捐舍国位。 踰城学道。 解诸缨络及迦尸迦。 被服袈裟六年苦行。 能于五浊刹中作斯示见。 顺世间故浴尼连河行趣道场。 龙王迎赞。 诸菩萨众右绕称扬。 菩萨尔时。 受草自敷菩提树下。 结加趺坐。 又见魔众合围将加危害。 菩萨以定慧力降伏魔怨。 成无上觉。 梵王劝请转于*轮。 勇猛无畏。 佛音震吼击法鼓吹法螺。 建大法幢然正法炬。 摄受正法及诸禅定。 雨大法雨泽润含生。 震大法雷开悟一切。 诸佛刹土普照大光。 世界之中地皆震动。 魔宫摧毁惊怖波旬。 破烦恼城堕诸见网。 远离黑法生诸白法。 于佛施食能受能消。 为调众生宣扬妙理。 或见微笑放百千光。 升灌顶阶受菩提记。 或成佛道。 见入涅槃。 使无量有情皆得漏尽。 成熟菩萨无边善根。 如是诸佛刹中皆能示见。 譬如幻师善知幻术而能示见男女等相。 于彼相中实无可得。 如是如是诸菩萨等。 善学无边幻术功德故。 能示见变化相应。 能善了知变化之道故。 示诸佛土见大慈悲。 一切群生普皆饶益菩萨愿行。 成就无疆无量义门。 通达平等一切善法具足修成。 诸佛刹中平等趣入。 常为诸佛劝进加威。 一切如来识知印可。 为教菩萨作阿阇梨。 常习相应无边诸行。 通达一切法界所行。 能善了知有情及土。 亦常发趣供诸如来。 见种种身犹如影像。 善学因陀罗网能破魔网。 坏诸见网入有情网。 能超烦恼眷属及魔侣魔人。 远出声闻辟支佛地。 入空无相无愿法门。 而能安住方便善巧。 初不乐入二乘涅槃。 得无生无灭诸三摩地。 及得一切陀罗尼门。 广大诸根辩才决定。 于菩萨藏法善能了知。 佛华三昧随时。 悟入。 具一切种甚深禅定。 一切诸佛皆悉见前。 于一念中遍游佛土。 周旋往返不异其时。 于难非难边能了诸边。 敷演实际。 差别善知。 得佛辩才住普贤行。 善能分别众生语言。 超过世间一切之法。 善知一切出世间法。 得资具自在波罗蜜多。 荷担有情为不请友。 能持一切如来法藏。 安住不断一切佛种。 哀愍有情能开法眼。 闭诸恶趣开善趣门。 普观有情能作父母兄弟之想。 又观众生如己身想。 证得一切。 赞叹功德波罗蜜多。 能善了知赞叹如来一切功德。 及余称赞诸功德法。 如是菩萨摩诃萨众无量无边。 皆来集会。 尔时尊者阿难。 从坐而起整理衣服。 偏袒右肩右膝着地。 合掌向佛白言。 大德世尊。 身色诸根悉皆清净。 威光赫奕如融金聚。 又如明镜凝照光晖。 从昔已来初未曾见。 喜得瞻仰生希有心。 世尊今者。 入大寂定行如来行皆悉圆满。 善能建立大丈夫行。 思惟去来现在诸佛。 世尊何故住斯念耶。 尔时佛告阿难。 汝今云何能知此义。 为有诸天来告汝耶。 为以见我及自知耶。 阿难白佛言。 世尊。 我见如来光瑞希有故发斯念非因天等。 佛告阿难。 善哉善哉汝今快问。 善能观察微妙辩才。 能问如来如是之义。 汝为一切如来应正等觉。 及安住大悲利益群生如优昙花希有大士出见世间。 故问斯义。 又为哀愍利乐诸众生故。 能问如来如是之义。 阿难。 如来应正等觉。 善能开示无量知见。 何以故。 如来知见无有障碍。 阿难。 如来应正等觉欲乐住世。 能于食顷住无量无数百千亿那由他劫。 若复增过如上数量。 而如来身及以诸根无有增减。 何以故。 如来得三昧自在到于彼岸。 于一切法最胜自在。 是故阿难谛听善思念之。 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阿难白佛言。 唯然世尊。 愿乐欲闻。 尔时佛告阿难。 往昔过阿僧祇无数大劫。 有佛出现号曰然灯。 于彼佛前极过数量。 有苦行佛出兴于世。 苦行佛前复有如来号为月面。 月面佛前过于数量。 有旃檀香佛于彼佛前有苏迷卢积佛。 卢积佛前复有妙高劫佛。 如是展转。 有离垢面佛。 不染污佛。 龙天佛。 山声王佛。 苏迷卢积佛。 金藏佛。 照曜光佛。 光帝佛。 大地种姓佛。 光明炽盛琉璃金光佛。 月像佛。 开敷花庄严光佛。 妙海胜觉游戏神通佛。 金刚光佛。 大阿伽陀香光佛。 舍离烦恼心佛。 宝增长佛。 勇猛积佛。 胜积佛。 持大功德法施神通佛。 映蔽日月光佛。 照曜琉璃佛。 心觉花佛。 月光佛。 日光佛。 花璎珞色王开敷神通佛。 水月光佛。 破无明暗佛。 真珠珊瑚盖佛。 底沙佛。 胜花佛。 法慧吼佛。 有师子吼鹅鴈声佛。 梵音龙吼佛。 如是等佛出现于世。 相去劫数皆过数量。 彼龙吼佛未出世前无央数劫。 有世主佛。 世主佛前无边劫数有佛出世。 号世间自在王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世尊。 阿难。 彼佛法中有一比丘。 名曰法处。 有殊胜行愿及念慧力增上。 其心坚固不动。 福智殊胜人相端严。 阿难。 彼法处比丘。 往诣世间自在王如来所。 偏袒右肩顶礼佛足。 向佛合掌。 以颂赞曰:如来无量无边光举世无光可能喻一切日月摩尼宝佛之光威皆映蔽世尊能演一音声有情各各随类解又能现一妙色身普使众生随类见戒定慧进及多闻一切有情无与等心流觉慧如大海善能了知甚深法惑尽过亡应受供如是圣德惟世尊佛有殊胜大威光普照十方无量刹我今称赞诸功德冀希福慧等如来能救一切诸世间生老病死众苦恼愿当安住三摩地演说施戒诸法门忍辱精勤及定慧庶当成佛济群生为求无上大菩提供养十方诸妙觉百千俱胝那由他极彼恒沙之数量又愿当获大神光倍照恒沙亿佛刹及以无边胜进力感得殊胜广净居如是无等佛刹中安处群生当利益十方最胜之大士彼皆当往生喜心唯佛圣智能证知我今希求坚固力纵沉无间诸地狱如是愿心终不退一切世间无碍智应当了知如是心复次阿难。 法处比丘。 赞佛德已白言世尊。 我今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惟愿如来为我演说如是等法。 令于世间得无等等成大菩提。 具摄清净庄严佛土。 佛告比丘。 汝应自摄清净佛国。 法处白佛言。 世尊。 我无威力堪能摄受。 唯愿如来说余佛土清净庄严。 我等闻已誓当圆满。 尔时世尊。 为其广说二十一亿清净佛土具足庄严。 说是法时经于亿岁。 阿难。 法处比丘。 于彼二十一亿诸佛土中。 所有严净之事悉皆摄受。 既摄受已。 满足五劫思惟修习。 阿难白佛言。 世尊彼世间自在王如来寿量几何。 世尊告曰。 彼佛寿量满四十劫。 阿难。 彼二十一俱胝佛刹。 法处比丘所摄佛国超过于彼。 既摄受已往诣世间自在王如来所。 顶礼双足右绕七匝。 却住一面白言世尊。 我已摄受具足功德严净佛土。 佛言。 今正是时。 汝应具说令众欢喜。 亦令大众皆当摄受圆满佛土。 法处白言。 唯愿世尊。 大慈留听。 我今将说殊胜之愿:若我证得无上菩提。 国中有地狱饿鬼畜生趣者。 我终不取无上正觉。 若我成佛。 国中众生有堕三恶趣者。 我终不取正觉。 若我成佛。 国中有情若不皆同真金色者。 不取正觉。 若我成佛。 国中有情形貌差别有好丑者。 不取正觉。 若我成佛。 国中有情不得宿念。 下至不知亿那由他百千劫事者。 不取正觉。 若我成佛。 国中有情若无天眼。 乃至不见亿那由他百千佛国土者。 不取正觉。 若我成佛。 国中有情不获天耳。 乃至不闻亿那由他百千踰缮那外佛说法者。 不取正觉若我成佛。 国中有情无他心智。 乃至不知亿那由他百千佛国土中有情心行者。 不取正觉。 若我成佛。 国中有情不获神通自在波罗蜜多。 于一念顷不能超过亿那由他百千佛刹者。 不取正觉。 若我成佛。 国中有情起于少分我我所想者。 不取菩提。 若我成佛。 国中有情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 不取菩提。 若我成佛。 光明有限。 下至不照亿那由他百千及算数佛刹者。 不取菩提。 若我成佛。 寿量有限乃至俱胝那由他百千及算数劫者。 不取菩提。 若我成佛。 国中声闻无有知其数者。 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有情及诸缘觉。 于百千岁尽其智算亦不能知。 若有知者不取正觉。 若我成佛。 国中有情寿量有限齐者。 不取菩提。 唯除愿力而受生者。 若我成佛。 国中众生若有不善名者。 不取正觉。 若我成佛。 彼无量刹中无数诸佛。 不共谘嗟称叹我国者。 不取正觉。 若我证得无上觉时。 余佛刹中诸有情类。 闻我名已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 乃至十念若不生者。 不取菩提。 唯除造无间恶业诽谤正法及诸圣人。 若我成佛。 于他刹土。 有诸众生发菩提心。 及于我所起清净念。 复以善根回向愿生极乐。 彼人临命终时。 我与诸比丘众。 现其人前。 若不尔者。 不取正觉。 若我成佛。 无量国中所有众生。 闻说我名以己善根回向极乐。 若不生者。 不取菩提。 若我成佛。 国中菩萨皆不成就三十二相者。 不取菩提。 若我成佛。 于彼国中。 所有菩萨于大菩提。 咸悉位阶一生补处。 唯除大愿诸菩萨等。 为诸众生被精进甲。 勤行利益修大涅槃。 遍诸佛国行菩萨行。 供养一切诸佛如来。 安立洹沙众生住无上觉。 所修诸行复胜于前。 行普贤道而得出离。 若不尔者不取菩提。 若我成佛。 国中菩萨每于晨朝。 供养他方乃至无量亿那由他百千诸佛。 以佛威力即以食前还到本国。 若不尔者不取菩提。 若我成佛。 于彼刹中诸菩萨众。 所须种种供具。 于诸佛所殖诸善根。 如是色类不圆满者不取菩提。 若我当成佛时。 国中菩萨说诸法要。 不善顺入一切智者。 不取菩提。 若我成佛。 彼国所生诸菩萨等。 若无那罗延坚固力者。 不取正觉。 若我成佛。 周遍国中诸庄严具。 无有众生能总演说。 乃至有天眼者。 不能了知所有杂类形色光相。 若有能知及总宣说者。 不取菩提。 若我成佛。 国中具有无量色树高百千由旬。 诸菩萨中有善根劣者若不能了知不取正觉。 若我成佛。 国中众生读诵经典教授敷演。 若不获得胜辩才者。 不取菩提。 若我成佛。 国中菩萨有不成就无边辩才者。 不取菩提。 若我成佛。 国土光净遍无与等。 彻照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 如明镜中现其面像。 若不尔者。 不取菩提。 若我成佛。 国界之内地及虚空有无量种香。 复有百千亿那由他数众宝香炉。 香气普熏遍虚空界。 其香殊胜超过人天珍。 奉如来及菩萨众。 若不尔者。 不取菩提。 若我成佛。 周遍十方。 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无等界众生之辈。 蒙佛威光所照触者。 身心安乐超过人天。 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若我成佛。 无量不可思议无等界诸佛刹中菩萨之辈闻我名已。 若不证得离生获陀罗尼者。 不取正觉。 若我成佛。 周遍无数不可思议无有等量。 诸佛国中所有女人。 闻我名已得清净信。 发菩提心厌患女身。 若于来世不舍女人身者。 不取菩提。 若我成佛。 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无等佛刹菩萨之众。 闻我名已得离生法。 若不修行殊胜梵行。 乃至到于大菩提者。 不取正觉。 若我成佛。 周遍十方无有等量诸佛刹中所有菩萨。 闻我名已五体投地。 以清净心修菩萨行。 若诸天人不礼敬者。 不取正觉。 若我成佛。 国中众生所须衣服随念即至。 如佛命善来比丘法服自然在体。 若不尔者。 不取菩提。 若我成佛。 诸众生类纔生我国中。 若不皆获资具心净安乐。 如得漏尽诸比丘者。 不取菩提。 若我成佛。 国中群生。 随心欲见诸佛净国殊胜庄严。 于宝树间悉皆出现。 犹如明镜见其面像若不尔者。 不取菩提。 若我成佛。 余佛刹中所有众生闻我名已。 乃至菩提诸根有阙德用非广者。 不取菩提。 若我成佛。 余佛刹中所有菩萨。 闻我名已若不皆善分别胜三摩地名字语言。 菩萨住彼三摩地中。 于一刹那言说之顷。 不能供养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无等诸佛。 又不现证六三摩地者。 不取正觉。 若我成佛。 余佛土中有诸菩萨。 闻我名已。 寿终之后。 若不得生豪贵家者。 不取正觉。 若我成佛。 余佛刹中所有菩萨闻我名已。 若不应时修菩萨行。 清净欢喜得平等住具诸善根。 不取正觉。 若我成佛。 他方菩萨闻我名已。 皆得平等三摩地门。 住是定中常供无量无等诸佛。 乃至菩提终不退转。 若不尔者。 不取正觉。 若我成佛。 国中菩萨随其志愿。 所欲闻法自然得闻。 若不尔者。 不取正觉。 若我证得无上菩提。 余佛刹中所有菩萨闻我名已。 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退转者。 不取正觉。 若我成佛。 余佛国中所有菩萨。 若闻我名应时不获一二三忍。 于诸佛法不能现证不退转者。 不取菩提。 尔时佛告阿难。 彼法处比丘。 于世间自在王如来前。 发此愿已。 承佛威神。 而说颂曰:今对如来发弘誓当证无上菩提日若不满足诸上愿不取十力无等尊心或不堪常行施广济贫穷免诸苦利益世间使安乐不成救世之法王我证菩提坐道场名闻不遍十方界无量无边异佛刹不取十力世中尊方趣无上大菩提出家为求于欲境于彼念慧行无有不作调御天人师愿获如来无量光普照十方诸佛土能灭一切贪恚痴亦断世间诸恶趣愿得光开净慧眼于诸有中破冥暗除灭诸难使无余安处天人大威者修习本行已清净获得无量胜威光日月诸天摩尼火所有光晖皆映蔽最胜丈夫修行已于彼贫穷为伏藏圆满善法无等伦于大众中师子吼往昔供养自然智多劫勤修诸苦行为求最胜诸慧蕴满足本愿天人尊如来知见无所碍一切有为皆能了愿我当成无与等最胜智者真导师我若当证大菩提如斯弘誓实圆满愿动三千大千界天众空中皆雨花是时大地咸震动天花鼓乐满虚空并雨栴檀细末香唱言未来当作佛佛告阿难。 彼法处比丘。 于世间自在王如来。 及诸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等前。 广发如是大弘誓愿。 皆已成就世间希有。 发是愿已。 如实安住种种功德。 具足庄严威德广大清净佛土。 修习如是菩萨行时。 经于无量无数不可思议。 无有等等亿那由他百千劫内。 初未曾起贪瞋及痴欲害恚想。 不起色声香味触想。 于诸众生常乐爱敬犹如亲属。 其性温和易可同处。 有来求者不逆其意。 善言劝谕无不从心。 资养所须趣支身命。 少欲知足常乐虚闲。 禀识聪明而无矫妄。 其性调顺无有暴恶。 于诸有情常怀慈忍。 心不诈谄亦无懈怠。 善言策进求诸白法。 普为群生勇猛无退。 利益世间大愿圆满。 奉事师长敬佛法僧。 于菩萨行常被甲冑。 志乐寂静离诸染著。 为令众生常修白法。 于善法中而为上首。 住空无相无愿无作无生不起不灭无有憍慢。 而彼正士行菩萨道时。 常护语言不以语言害他及己。 常以语业利己及人。 若入王城及诸村落。 虽见诸色心无所染。 以清净心不爱不恚。 菩萨尔时。 于檀波罗蜜起自行已。 又能令他行于惠施。 于尸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 起前二行皆悉圆满。 由成如是诸善根故。 所生之处有无量亿那由他百千伏藏自然涌出。 复令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无等无边诸众生类。 安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是无边诸菩萨众起诸妙行。 供养奉事于诸世尊乃至成佛。 皆不可以语言分别之所能知。 或作轮王。 帝释。 苏焰摩天。 兜率陀天。 善化天。 他化自在天。 大梵天王。 皆能奉事供养诸佛。 及能请佛转于*轮。 若作阎浮提王及诸长者。 宰官婆罗门刹帝利等。 诸种姓中皆能尊重供养诸佛。 又能演说无量法门。 从此永弃世间成无上觉。 然彼菩萨能以上妙衣服卧具饮食医药。 尽形供养一切如来得安乐住。 如是种种圆满善根。 非以语言能尽边际。 口中常出栴檀妙香。 其香普熏无量无数乃至亿那由他百千世界。 复从一切毛孔。 出过人天优钵罗花上妙香气。 随所生处相好端严殊胜圆满。 又得诸资具自在波罗蜜多。 一切服用周遍无乏。 所谓诸宝香花幢幡缯盖。 上妙衣服饮食汤药。 及诸伏藏珍玩所须。 皆从菩萨掌中自然流出。 身诸毛孔流出。 一切人天音乐。 由是因缘能令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众生等。 安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难。 我今已说法处菩萨本所修行。 尔时阿难白佛言。 世尊。 彼法处菩萨成菩提者。 为过去耶为未来耶。 为今现在他方世界耶。 佛告阿难。 西方去此十万亿佛刹。 彼有世界名曰极乐。 法处比丘在彼成佛。 号无量寿。 今现在说法。 无量菩萨及声闻众恭敬围绕。 阿难。 彼佛光明普照佛刹。 无量无数不可思议。 我今略说。 光照东方如恒河沙等国土。 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唯除诸佛本愿威神所加。 悉皆照烛。 是诸佛光。 或有加一寻者。 或有加一由旬乃至亿那由他百千由旬光者。 或普照佛刹者。 阿难。 以是义故。 无量寿佛复有异名。 谓无量光。 无边光。 无著光。 无碍光。 光照王端严光。 爱光。 喜光。 可观光。 不思议光。 无等光不可称量光。 映蔽日光。 映蔽月光。 掩夺日月光。 彼之光明清净广大。 普令众生身心悦乐。 复令一切余佛刹中。 天龙夜叉阿修罗等皆得欢悦。 阿难。 我今开示彼佛光明。 满足一劫说不能尽。 复次阿难。 彼无量寿如来。 诸声闻众不可称量知其边际。 假使比丘满亿那由他百千数量。 皆如大目揵连神通自在。 于晨朝时周历大千世界。 须臾之顷还至本处。 彼经亿那由他百千岁数。 欲共计算无量寿佛初会之中诸声闻众。 尽其神力乃至灭度。 于百分中不知其一。 于千分百千分乃至邬波尼杀昙分中。 亦不知其一。 阿难。 譬如大海深八万四千由旬。 以目极观不知边际。 若有丈夫。 析一毛端为五十分。 以其一分于大海中沾取一滴。 阿难。 彼之水滴比于大海。 何者为多。 阿难白言。 假使取千由旬水。 犹以为少。 况以毛端一分而可方之。 佛告阿难。 假使比丘满亿那由他百千数量。 皆如大目揵连。 经百千亿那由他岁。 皆共算数彼无量寿如来初会声闻。 所知数量如彼毛端一滴之水。 余不测者犹如大海。 诸菩萨摩诃萨众亦复如是。 非以算计之所能知。 阿难。 彼佛寿命无量无边。 不可知其劫数多少。 声闻菩萨及诸天人寿量亦尔。 阿难白佛言。 世尊。 彼佛出世于今几时。 能得如是无量寿命。 佛告阿难。 彼佛受生经今十劫。 复次阿难。 彼极乐界无量功德具足庄严。 国土丰稔天人炽盛。 志意和适常得安隐。 无有地狱畜生及琰魔王界。 有种种香周遍芬馥。 种种妙花亦皆充满。 有七宝幢周布行列。 其宝幢上悬诸幡盖及众宝铃。 具足百千诸妙杂色。 阿难。 彼如来国多诸宝树。 或纯黄金白银琉璃颇梨。 赤珠马瑙玉树。 唯一宝成不杂余宝。 或以二宝乃至七宝庄严。 阿难。 彼金为树者。 以金为根茎。 白银为叶及以花果。 白银之树银为根茎。 黄金为叶及以花果。 马瑙之树马瑙根茎。 美玉为叶及以花果。 美玉树者。 玉为根茎七宝为叶及诸花果。 或有金树。 黄金为根。 白银为茎。 琉璃为枝。 颇梨为条。 赤珠为叶。 马瑙为花。 美玉为果。 或有银树。 以银为根黄金为茎。 余枝果等饰同金树。 琉璃树者。 琉璃为根黄金为茎。 白银为枝颇梨为条。 赤珠为叶马瑙为花美玉为果。 颇梨真珠马瑙等树。 诸宝转饰皆若琉璃。 复有玉树。 玉为其根黄金为茎。 白银为枝琉璃为条。 颇梨为叶赤珠为花马瑙为果。 复有无量摩尼珠等宝庄严树周遍其国。 是诸宝树光辉赫奕世无能比。 以七宝罗网而覆其上。 其网柔软如兜罗绵。 复次阿难。 无量寿佛有菩提树。 高十六亿由旬。 枝叶垂布八亿由旬。 树本隆起高五千由旬周圆亦尔。 其条叶花果。 常有无量百千种种妙色。 及诸珍宝殊胜庄严。 谓月光摩尼宝。 释迦毘楞伽宝。 心王摩尼宝。 海乘流注摩尼宝。 光辉遍照超过人天。 于其树上有诸金锁垂宝璎珞周遍庄严。 谓卢遮迦宝。 末瑳宝。 及赤白青色真珠等宝。 以为璎珞。 有师子云聚宝等。 以为其锁饰诸宝柱。 又以纯金真珠杂宝铃铎以为其网。 庄严宝锁弥覆其上。 以颇梨万字半月宝等互相映饰。 微风吹动出种种声。 令千世界诸众生等随乐差别。 于甚深法证无生忍。 阿难。 彼千世界诸有情等。 闻此音已住不退转无上菩提。 及无量无数有情得无生法忍。 复次阿难。 若有众生。 见菩提树闻声嗅香。 尝其果味触其光影念。 树功德。 由此因缘乃至涅槃。 五根无患心无散乱。 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 复由见彼菩提树故获三种忍。 何等为三。 一者随声忍。 二者随顺忍。 三者无生法忍。 此皆无量寿佛本愿威神见所加及往修静虑。 无比喻故。 无缺减故。 善修习故。 善摄受故。 善成就故。 发布时间:2023-01-14 08:50:57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33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70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