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念佛法乐知多少? 内容: 有人问我:‘老和尚! 我念佛念了十几年了,心怎么还是静不下来,散乱的很? 也常有人提:‘每一念佛时就妄想纷飞,坐的腿疼,跪的腰酸,拜的头昏,感觉时间长的很,很是辛苦! 噫,凡夫初心用功真是可怜,其实万事起头难,若念佛功夫稍得相应就会感觉身心清凉、安详自在,愈用功愈快乐,否则自然苦的心烦。 现在仅就个人所了解之处,与诸位谈谈有关念佛应有的正知见,并提供念佛的方法作为参考。 —、修行唯乐何有苦真正修行不要怕苦,怕苦就更苦。 发心念佛只有快乐,哪有苦? 一点也不苦。 用功时感到苦,并非用功之苦;是以前之坏习气难除,业障在反抗,不原改良才觉得苦。 种种难受、不对劲都是业障在做祟! 这是自己业障重,应生大惭愧! 不论感觉怎么苦都要忍耐,待坏习气改良后,自然不苦,还觉得快乐呢! 因此,凡夫知见千万要不得,要用佛知佛见来思维;凡是增进道业的助缘,怎能怕苦? 怎能讳疾忌医? 修行就是要和业障交战、和魔鬼抗战,切莫将敌人当朋友,切莫用妄想做智慧。 所谓:‘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 用功只有一个正见——接受训练,服从磨练,经的起考验。 否则生死不了,无量诸苦难以断除。 欲除业障苦,唯有咬紧牙根,忍受磨练,方有解脱、得大自在之期。 若以修行为苦,难道懈怠不修就快乐? 难道追求世俗名利、在情欲尘劳中大滚就不苦? 其实都是醉生梦死,那才真苦! 贪爱污浊以为乐,清净修行反觉苦,这不是颠倒愚痴吗? 不愿老实修持,不等于戒毒者不受教导,逃出戒毒所? 跑出去又怎样呢? 毒瘾不是染的更深? 能先明白此理念佛是才不以为苦。 二、精进至诚除昏散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 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 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 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 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不能散散漫漫,懈懈怠怠地空过命光。 不过凡夫都有昏沉之障,只是轻重有别,切勿因此而起大烦恼。 功夫愈是用不上,就愈要精进莫生退心;唯有精进才能道业相应。 犹如茶可止渴、饭能止饥,可是半口茶、一口饭何能止饥? 饭量大者,吃二、三碗不能饱,令其吃个五、六碗总有饱的时候吧! 念佛的功夫也是要多念常念,才能消妄想入正定啊。 若功夫一直用不上,就应念念生大惭愧心;自觉业深障重,方致多生障碍。 惭愧心一生,就能发出至诚心来念佛。 古德云:‘一分诚敬一分感应,十分诚敬十分感应。 只要至诚念佛,虽妄想仍多,可先不必理会,否则乱上加乱,此之谓:‘欲免烦恼徒增妄,趋向真如亦是邪。 当知前人曾言:‘一句弥陀法中王,杂乱纷飞也无妨;万里浮云遮天日,人间处处有余光。 只要能抱定至诚心,蓦直念去,保住身口不造恶,虽散心持名,亦能得生,此既是净土法门‘带业往生之广大殊胜处。 念佛念了十几年还是没功夫,究竟有否用至诚心在念? 果真至诚念佛,怎不得感应? 所谓:‘诚则灵,不诚无物。 而且‘诚于中,形于外,内心有诚,外行自然恭敬;端身合掌、威仪严整、眼不张望,心也静下来、不胡思乱想,久之功夫就能用上路。 心毫无至诚,当然一切都定不住了;站也辛苦、坐也难受,又是昏沉、又是散乱了! 三、作观无常道可成有人想发至诚心来念佛,偏又发不起来;或乍发即失,念念又散乱了。 那该如何呢? 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不能安心念,还是欠福德因缘,那就要多在善事功德上修福。 若是能力可及之事却不发一点心,那真是凡情贪念不舍。 为何不舍? 因为还不想舍,还想著要如何的追求。 果真求到了,究竟有何宝贵之处? 念念不舍,还防著他人来夺取;难道就像苍蝇般,舍不得离开那些臭烂之物? 在人间的沙滩是永寻不到金刚宝的啊! 万法无常,此散乱心亦是无常,要多修善积福、多念佛,日久散乱自除。 再者应观生命亦无常,别自以为能活一百岁,所以拼命追求五欲。 阎王要是哪天请你去,这一去又如何了? 功夫未成,生死不了,轮回之苦也无尽期! 能如此作观,既可修福无障碍;修福无碍,善根成就快,心就易净了。 说到无常,古人有言:‘今晚上了床,不知明早穿不穿? 佛陀更告诉我们:‘人命无常呼吸间,这一口气出去,能否再吸回来呢? ‘阎王要你三更死,谁能留你到五更? 不要老是打著「财色名食睡的妄想了! 没有无常观的人,怎能发至诚心来念佛? 真是苦恼的众生! 念了十几年的佛,仍是妄想纷飞,那有否将‘死字挂在眉梢? 若还是彻头彻尾的凡夫心,只是挂名学佛,念佛是有口无心,当然静不下来了。 印光大师就是以‘死字为座右铭,他警策我们:‘修道之人念念不忘此,则道业自成。 古来高僧大德都是将了生死视为大事——‘大事未明,如丧考妣,故修起行来皆能至诚、精进勇猛,功夫很快得相应。 念佛之人若能发惭愧心、至诚心、常观人生无常,又怎念不好佛? 有什么放不下? 哪还有什么想当达官贵人种种好高务远的妄想? 能依此作观,功夫必可进步。 若无常观还觉得不切实,那请到医院急诊室或加护病房看看,再不然到太平间、殡仪馆参观,想想:为何活生生的人一定要死呢? 见此情景还会打什么妄想吗? 不论多懈怠、懒惰之人,这时总能发点道心吧! 只要放下凡夫心,没什么佛念不好的看破放下就自在;不放下,一事无成。 为何放不下? 功夫不够啊! 请老老实实的多念圣号吧! 发布时间:2023-01-14 08:36:38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33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70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