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中的六斋与十斋有什么不同? 内容: 关于“六斋日”的由来,一般人多所不解,《大智度论》中提到:每逢六斋日时,有众多恶鬼神于此六日伺机害人,夺取性命,或使人得疾病,乃至凶恶衰败之事,让人不得安稳吉祥。 所以在过去久远劫时就有圣人曾慈悲教示众生:在这六天当中,受持过午不食之斋法,并修善作福,就可以避除凶衰厄难。 在当时只有持斋,而未有受持八条净戒。 所谓“斋”就是在过正午之后,不再进食一切食物;至释迦牟尼佛时代,佛才教示诸弟子:大众当于一日一夜中,受持八条净戒,且应同过去诸佛一样,过午不食,仗此清净持戒的功德,将来能证涅槃,得出世的果报。 据经论中的说法,六斋,是指在每月中的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小月则是二十八日、二十九日)六天要受持“过午不食戒”。 十斋,就是在六斋的基础上增加初一、十八、二十四、二十八。 若逢小月则从二十七日开始。 《四天王經》说法,每月八日四天王派遣使者来人间,伺察一切苍生心念口言身行善惡。 十四日,四天王派遣太子来人间伺察人门善惡。 十五日四天王亲自来伺察人间善惡。 二十三日派遣使者来人间伺察善惡。 二十九日派遣太子来人间伺察善惡。 三十日四天王亲自来人间伺察善惡。 《毗婆沙论》中说到,凡遇持斋之日,则过中不食。 又称作六斋。 指每个月的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小月二十八日、二十九日)。 僧众每月于此六日集会一处,布萨说戒,在家二众乃于此六日受持一日一夜八关斋戒。 斋,原意是“过午不食”,过中午12时后不吃一切食物。 后来,佛制大众于当日一日一夜中,受持八条净戒,因此,斋又有清净斋戒的含意,防非止过的作用。 现在一般信徒,在这六斋日或十斋日中吃素,而谓吃六斋或吃十斋。 六斋与十斋不同的就是天数的多与寡。 多日持斋守戒,当然功德大。 发布时间:2023-01-13 10:45:08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33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70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