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你知道佛陀出世有多难? 内容: 有些人觉得佛陀出世很简单,其实并非那么容易。 如《妙法莲华经》云:“诸佛兴出世,悬远值遇难。 ”《大般涅槃经义记》亦云:“一佛出世难,二得人身难。 ”但到底是怎么样难呢? 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 相信学了这段以后,有智慧的人都会明白佛陀出世难遭难遇。 学过《俱舍论》的都清楚,世间的成、住、坏、空四个阶段称为一大劫,每个阶段有二十中劫,也就是说,八十中劫合为一大劫。 “劫”的时间概念很长,不像区区几十万年、几百万年,或人类五千年的历史。 现在有些人对佛教广大的时空概念一无所知,所以不一定相信,但不管怎样,我们还是应该给他介绍,刚开始他可能有点怀疑,但慢慢地,怀疑也会转成正见。 你们不懂的时候,千万不要随便毁谤否定,不然,诚如莎士比亚在《仲夏夜之梦》中所说:需要以生命为代价,来偿还你所犯下的错误。 每当讲到“三千大千世界”或“一个大劫”,我都担心有些人信口开河。 就像夏天的蚊子,它的寿命只有短短时日,给它讲人类寿量有一百年,它肯定接受不了。 同样,对于如此广大的时空概念,有些人势必会存有疑问,但是这也情有可原,毕竟凡夫的智慧非常狭隘。 在无数个大劫中,佛陀出世之劫称为明劫,佛陀没有现身于世的劫称为暗劫。 (里“暗”与“明”,并不是有没有太阳的日光,而是有没有佛法光明。)下面看看在过去、现在、未来,有多少暗劫、多少明劫。 (一)过去:过去的现喜大劫是个明劫,有三万三千佛出世,此明劫过了以后,出现一百个暗劫。 后于具圆劫中,有八十俱胝(千万或亿)佛出世,随即又有一百个边鄙劫(暗劫)。 其后具贤劫中,有八十四俱胝佛出世,在此之后又有五百暗劫。 接着在见喜劫中,有八十俱胝佛出世,其后又出现七百暗劫。 随之具喜劫中,有六万佛出世。 这样算起来,总共有五个明劫、一千四百个暗劫。 虽然明劫出世的佛比较多,但有那么多的暗劫,连一尊佛都不出世,倘若转生于此,又有多少时日根本遇不到佛法? 因此,我们现在的人身委实难得。 (二)现在:一千四百个暗劫结束之后,第六个明劫——现在的贤劫便出现了。 在此劫形成之前,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变成一大海洋,海中生出千朵千瓣莲花。 净居天的众天人以神通观察其原因,得知在此劫中将有一千尊佛出世,他们不禁感叹说:“如今此劫可谓是贤妙之劫。 ”于是便将此劫取名为“贤劫”。 对此,《大悲经》中也有说明。 从人寿八万岁时拘留孙佛出世,直到最后人寿无量岁时胜解佛出世,在此期间,有一千尊佛来到娑婆世界南赡部洲中央的金刚座,现前成就圆满正等觉果位,随即转妙法轮,所以此劫是光明劫。 按照《俱舍论》观点,从人寿无量岁减至十岁,又从十岁增至八万岁之间,算为一中劫。 住劫共有二十中劫。 通常而言,佛是在住劫人寿下减时才出世的。 那么,贤劫千佛是如何依次现世的呢? 第一至第八中劫:无佛出世。 第九中劫:人寿八万岁时:拘留孙佛出世,为贤劫第一尊佛。 人寿四万岁时:拘那含牟尼佛出世,为贤劫第二尊佛。 人寿二万岁时:迦叶佛出世,为贤劫第三尊佛。 人寿一百岁时:释迦牟尼佛出世,为贤劫第四尊佛。 第十中劫: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弥勒佛出世,为贤劫第五尊佛。 第十一至第十四中劫:无佛出世。 第十五中劫:有九百九十四尊佛相继出世。 第十六至第十九中劫:无佛出世。 第二十中劫:胜解佛(楼至佛)出世,为贤劫最后一尊佛。 至此,贤劫千佛已圆满出世。 关于这方面的道理,可参阅《贤劫千佛名经》及《贤劫经》。 如今,我们正处于第九中劫人寿百岁之时,刚好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没有隐没,此时来到这个世间,值遇如此殊胜的正法,你是怎么想的? 应当扪心自问。 我经常想:我们前世的确造了很好的善缘,不然,那么多众生都没有趋入佛门,我们却有这样的福报,实在是不容易的事! (三)未来:贤劫之后,又是何种情景呢? 这一劫过后,有六十恶种边鄙劫。 再后于具数劫中,有一万佛出世,其后又有一万恶种劫……以上全部加起来,暗劫有一万一千多个,明劫只有六七个,想想这之间的差别,简直太悬殊了。 所以,遇到佛陀出世容不容易? 你自己应该好好琢磨。 这次讲《前行》不赶进度,不要求大家马上听完,只要将每天讲的内容贯穿于心,在心里再三地思维,定会对修行有非常大的利益。 总之,暗劫和明劫就这样轮番交替出现,如果遇到了暗劫,连三宝的名号也听不到,更不要说行持佛法、转绕、合掌、顶礼了。 有些道友常抱怨自己太笨、太懈怠,其实你再怎么懈怠,每天还是能行持一些善法;再怎么笨,念“嗡嘛呢巴美吽”、“南无阿弥陀佛”应该没问题,与广大漫长的时日里身处暗劫的众生比起来,你的因缘已经相当殊胜了。 ——敬录自《前行广释》第19课 发布时间:2023-01-13 10:22:00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33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70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