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怎样随喜供养才能获得功德? 内容: 时下流行“随喜”一词,很多学佛人嘴上有事没事总喜欢挂着“随喜”二字。 别人供养三宝、放生,他随喜;别人加薪升职,他随喜;别人出门捡钱,他也随喜。 以至于随喜成了口头禅,就连别人买个东西、吃顿饭他都随喜。 问其为何总喜欢说随喜啊? 回答说,随喜可以获得跟对方一样的功德啊。 所谓随喜,指“若见、若闻、若觉、若知他所作福,皆随而欢喜”。 随喜是随着他人造作善业之欢喜而欢喜。 如果看见、听说或者察觉、知道他人所做的功德善事,自己心生欢喜,好像是自己做的一样,并且尽力去助他完成,这种才是真正的随喜。 随喜不是为了贪求功德,而是让我们通过随喜来破除嫉妒心和有所得心的。 随喜谁都会说,但是并非所有情况都可以随喜,有些情况随喜了,不仅没有功德,还会“随喜”出业障。 所以我们一定要分清对境,了解清楚什么情况下才能生起随喜心。 从定义上来看,随喜是随喜的福德善业,而不是只要对方高兴,我们就可以随喜的。 比如小偷盗窃了财物,他会很高兴,这个时候你随喜,那么就有了同小偷一样的恶业种子,所以不能随喜不善业。 还有的人,看到别人得了利益,嘴上说随喜,实际上心里各种羡慕嫉妒恨,有一种无法言说的隐隐酸痛。 这样就不太好。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哪怕两个人同时竞争一个岗位,对方胜出,自己落选,这时候也应该随喜别人,替别人感到高兴;或者别人赚钱了,我们应该随喜对方的福报,希望他能把这些财富用在善业上,积累更多的福德。 只有这样去随喜才能让自己心胸越来越宽阔,也才能积累真正的善功德。 如果看到别人得到利益,就去背后说人家的是非,甚至诅咒人家,这样就非常不好。 还有的人同时为师父、为寺庙做事,表面上相互随喜,暗地里相互竞争,甚至相互拆台。 这就非常愚昧,为三宝做事应该实实在在地发心,并非在师父面前买好,装样子,讨师父欢喜。 他人真正为师父、为三宝做事,我们就要从内心去随喜。 如果做不到随喜,那么嘴上也不要说,否则就是打妄语,这种欺骗和客套实在是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 网上流传一个段子,说有个银行行长去寺庙作功德,跟方丈说我随喜点钱,供养僧众,帮助寺庙修建等等。 说完,只见他从口袋掏出一张支票,填好金额就拿打火机烧掉了,然后跟菩萨说,最晚一个工作日就能收到了。 这个笑话有点夸张,但是也确实反应出了时下的一种乱象。 到底怎么随喜才如法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随喜的种类。 从因果的角度来说,随喜分为随喜因和随喜果;从世出世间的角度,随喜分为随喜世间善和随喜出世间善。 两者也相互包含。 随喜因既可以在别人种因之时随喜,也可以在果成熟之时随喜之前的因。 比如一个人中奖后拿出钱做善事,这时候,我们既可以随喜对方拿奖金出来做善事这个因,也可以随喜对方之前因为造作善功德而感召今日之福报。 随喜果很好理解,就是随喜别人的善果。 随喜世间善,就是随喜一切众生能息除恶趣痛苦的诸种善行,以及他们在善趣中享受人天安乐的福报。 当然,其中也包括随喜因和随喜果。 什么是随喜出世间善呢? 笼统点说就是随喜众生生起出离心,脱离轮回和发起菩提心,获得果位。 因随喜,就是随喜获得声闻、缘觉、菩萨乘,乃至佛乘果位之因的一切善法;果随喜,就是随喜众生获得这些出世的善果。 也许有的人会想,既然发自内心的随喜可以获得功德,那么我什么都不干,就在家随喜佛菩萨就可以获得无量功德了。 不可否认,真正的随喜是可以获得一定功德的,但是随喜佛菩萨并不能获得与佛菩萨等同的功德,只能获得佛菩萨功德的一部分,因为境界相差太远了。 具体能得多少,还要看各自的虔诚和发心。 还有的人做了善事生怕别人知道,并非是隐藏自己的功德,而是怕别人知道随喜自己,抢自己的功德。 有一次遇到一个老太太绕塔,别人问她绕了多少圈了,结果老太太说,我不告诉你,要不你随喜我,就抢走我的功德了。 这种思想也是比较狭隘的,功德并不能被随喜掉,随喜之人获得的功德是从自己善心所生发出来的。 还有的人,不舍得自己去供养,就盯着别人供养,然后狠狠地随喜以获得功德,其实这也是没有真正理解随喜的含义。 随喜必须是内心纯洁,不掺杂任何目的,如果是投机取巧,那么能不能获得功德真的不好说。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希望大家能够正确的理解随喜,而不仅仅是作为一句口头禅挂在嘴边。 随喜是一个很好很方便的法门,但是修习起来也真的是不容易,什么时候当听闻觉知他人善因果的时候,自己能够发自内心的欢喜,甚至汗毛直竖了,那么这个随喜才真正是走心了,也才真正能获得相应的善功德! 发布时间:2023-01-08 08:39:11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35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70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