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说这样做不须天眼就能以肉眼遍观十方世界 内容: 【经典原文】云何正性? 阿难! 如是众生入三摩地,要先严持清净戒律。 永断淫心,不餐酒肉,以火净食,无啖生气。 阿难! 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 当观淫欲犹如毒蛇,如见怨贼。 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 禁戒成就,则于世间永无相生相杀之业,偷劫不行,无相负累,亦于世间不还宿债。 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睹佛闻法,亲奉圣旨,得大神通,游十方界,宿命清净,得无艰险。 是则名为第二增进修行渐次。 《楞严经》【经文解释】这第一种的增进渐次,就是不吃五辛;不吃五辛,也就要不吃一切的肉类。 第二种的增进渐次,就是要正性。 云何正性:什么叫正性呢? 正性,就是正业识之性,业识之性要把它改变过来。 要怎样子正性呢? 阿难! 如是众生入三摩地:想要得到定力,要先严持清净戒律:你首先要修行。 严,就是自己对于自己很严厉的,一点都不马虎。 持,就是执持。 执持什么呢? 执持戒律,就是依照戒律修行。 在你没有受戒之前,你所犯的,那不算犯戒,因为你不知道,不知者不作罪。 你若受了戒之后,就不可以再犯,所谓不再犯,就是不可以扩充你的这个罪过。 譬如在没受戒之前,欢喜做种种不规矩的事情,那么在知道受戒的这种法后,就应该受戒,以后就要把所犯的毛病改过自新。 永断淫心:淫由爱欲而生,淫欲是由无明生出来的。 譬如你若是为着生子育女,而和自己的妻子,这不算的。 或者有一种的因缘,你想帮助人,不是为自己的一种自私而寻求一种虚妄的快乐,这也不犯的。 为什么? 你想要帮助这个人、度这个人,做你所不愿意的事情,这是因时的一种通权达变。 不餐酒肉:就是吃斋。 不餐,也就是不吃。 酒有什么不好处呢? 肉又有什么不好处呢? 酒能乱性,因为你一喝了酒,性就不定了,就会做了很多不合理的事情,所以就应该把它戒除了,你的性就不会不定,不会颠倒了。 并且酒也有一股酒气,人闻着这酒气,认为是好闻的;在天上那个天仙、神、鬼──鬼闻着它不是怎么不好的,鬼也欢喜的;在正神和菩萨,闻到这个酒气,都不高兴的,都不愿意闻的。 菩萨、罗汉闻到酒气,就好像我们闻到尿那个味一样,它又臊又臭,所以他就不高兴。 你看,我们人不愿意进厕所,可有一些个吃屎的虫,在厕所里专门吃那种东西,它欢喜吃的! 这个酒、肉,因为它也是一种帮助淫欲的,所以修道的人就不应该吃它! 以火净食,无啖生气:什么生的东西,甚至于蔬菜,都应该把它用火煮熟来吃,不要吃这个生的东西。 因为生的东西,多数就会帮助你的瞋恨心。 所以,阿难! 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这一类的修行人,若不断这种不正当的邪淫和杀生的话。 出三界者,无有是处:说想要成佛,决定没有这个道理的。 当观淫欲犹如毒蛇:你应该作这种的观想。 观想什么呢? 喔,这淫欲就像毒蛇那么毒! 被毒蛇咬一口,恐怕有的时候,就会把生命都丢了,所以你若看这个淫欲好像毒蛇那么毒,就不会那么欢喜了,淫欲心就不会生了! 为什么? 你见着它像毒蛇那么毒,又像虎狼那么厉害──虎狼,你除非不碰着它,碰着它就没有命了。 如见怨贼:又观淫欲,就好像见着那个和你有杀生怨仇的土匪。 先持声闻四弃八弃:这应该先持声闻的戒。 声闻的戒是什么? 就是四弃、八弃。 四弃,就是杀、盗、淫、妄。 比丘尼再加上触、入、覆、随这四种,就是八弃。 执身不动:你先修行声闻的这四弃、八弃,把身修得不造这种的业了。 后行菩萨清净律仪:然后再修菩萨的戒;行菩萨戒,就是守十重四十八轻戒。 对于这个律仪,守得特别清净。 执心不起:在心念里头都不生这种的淫欲心,都不生这种的邪念,这才是修行人应该行的道路。 禁戒成就:禁,就是禁止;戒,就是止恶防非。 可是这里边,有种种的开缘,又有遮缘,这分开、遮、持、犯四种。 开,有的时候这个戒律开开,你就做了也不犯。 遮,就是防止,好像这饮酒什么的,你若不饮酒,就不会犯戒,所以就不要饮酒,这是遮。 持,就是执持,照着修行,依照这规矩去做。 犯,就是犯戒。 怎么叫开呢? 在以前佛住世的时候,有两个比丘在山上住着,有一个女人就走到这个山里,这个时候,这两个比丘中,就有一个到城里去买东西,就剩一个比丘在这儿睡着了。 他大约也很懒惰,在山里头也没有人管,他就睡觉,也没有穿什么衣服。 僧人在印度不穿裤子,就那么围着一条裙子,上面搭这个衣,就这么样在那儿睡着了。 这个女人也不知从什么地方来的,到这儿一看,有一个男人,于是乎她淫欲心也就动了,就把这个比丘给强奸了。 强奸完了,到城里买东西那个比丘也回来了,这个女人就跑。 那个比丘就问说:这个女人来干什么? 她跑什么? 这个比丘就说:这个女人不是个好人,她把我强奸了,令我犯戒了! 那个比丘说:这还得了! 我去把她抓回来! 我们到佛那个地方告她去! 于是乎就追这个女人,一追,这个女人慌慌张张一跑,跌到山涧里,就跌死了。 这两个比丘,一个犯淫戒,一个犯杀戒这个女人虽然不是他亲手杀的,如果他不追她,她就不会死。 这两个比丘一想:这回可坏了! 这回糟糕了! 到佛的面前去,请佛看看有什么办法可以没有罪? 佛说:你们去请教优婆离尊者! 优婆离尊者一听他们俩个人一个犯淫戒,一个犯杀戒:这个不能改悔的,这不通忏悔的。 你们两个人将来一定堕地狱的! 这两个人一听说要堕地狱,就痛哭流涕,各处去找人帮忙,说得有什么法子不堕地狱? 一找,就找着维摩居士。 维摩居士就问:你们两个哭什么啊? 他们就说怎么样子犯的淫戒,怎么样犯的杀戒。 维摩大士说:你们两个没有犯戒! 你们只要肯改过自新,我给你们两个人保证,你们不犯戒的! 为什么不犯戒呢? 罪性本空,这不是有心犯的,不是故意来犯的,这不算的,可以开缘的;于是维摩大士就给这两位比丘说这种的法。 这两位比丘听维摩大士这样一讲,两个人当下就开悟证果,以后都成阿罗汉了。 所以在这禁戒里边,有种种说法不同的。 不过这种开缘,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开的,因为如果你开得太多了,人人根本也就不守戒律了! 说:这有开缘,可以开开的。 所以佛不主张讲这种法。 那么禁戒成就,则于世间,永无相生相杀之业:相生相杀,生了又杀,杀了又生;杀生的这种罪业,永远没有了。 偷劫不行,无相负累:偷劫的这种罪业也没有了,你不短我的,我也不短你的;我不吃你的肉,你也不吃我的肉;我不欠你的债,你也不欠我的债;彼此你不亏负我,我也不亏负你;你不累我,我也不累你。 亦于世间不还宿债:也在这个世间,不还宿债,你就前生造的什么罪业,也不需要还了。 为什么? 你和畜生断往来了! 你不吃它的肉,就和它没有什么关联了。 是清净人修三摩地:这个不吃五辛的人,不喝酒,也不吃肉,又能严持四弃、八弃的戒律,他若能再修三摩地。 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就是在父母生的这个肉身上,也不须得到天眼,自己就会看得见十方世界。 睹佛闻法,亲奉圣旨,得大神通:能遇着佛,能闻法,亲自听见佛这种慈悲的懿旨,他会得大神通的。 得到什么神通呢? 游十方界:他就在这个地方,可以到十方世界游玩去。 宿命清净:他得到宿命通。 这个人,于肉身虽然没正式得到天眼通,但是也相似天眼;没正式得到天耳通,也会得到相似的天耳。 得无艰险:他永远也不会遇着艰难和危险的事情。 是则名为第二增进修行渐次:上边的正性,能正自己业识之性──就是以前不正当来的,现在把它改过自新,能以守持戒律。 能以守持戒律,这一点,就是第二种增进修行的渐次。 (度轮法师解)【经典介绍】《楞严经》是佛教非常重要的一部大经,举凡发心、解、行、证、悟,皆详尽剖析开示,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也是一部著名的破魔宝典,祖师盛赞为开悟的楞严。 发布时间:2023-01-06 11:08:50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35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70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