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持名念佛总是不得力,怎么办? 内容: 观想、观像念佛,祖师大德有说,越到末法,人的心就越粗,修观难成,只持名也是可以的。 但是这个话,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也不是说不能作观——如果为了修定这样的目标而作观,这确实和净土法门的宗旨不相应(净土法门不是通途法门,它不是靠修禅定而往生),但是把持名念佛和修观结合起来也是可以的,也就是说相应你的根机,只持名也可以,或者持名为主、辅以观想,再或者持名的同时作观想,这样修都可以。 而且用观想作辅助,这是憨山大师非常强调的。 末法的时代,持名念佛这个法门最应机,但如果修观并不是专门希求感应,也不是为了修禅定,而是作为帮助我们念佛的方便,这样当然可以,这并不属于夹杂。 如世亲菩萨《往生论》的五念门,其中一门就是观察门,这个内容,前面讲《弥陀疏钞十义》的欣厌二心时专门分析过。 所以我们学法要善巧,不要觉得大德们的说法不圆满、有矛盾,而应善加体会说法者的角度和密意,这样看书,才能获益。 观想念佛,比如《观经》十六观有详细的介绍,观想阿弥陀佛的依正庄严,依报、正报种种不同的庄严,这就是观想念佛。 像花开、七宝树、八功德水,这些都是《阿弥陀经》里讲的,其实是让我们观想的。 念经的时候就是观想,所以祖师大德们让我们晚课念《阿弥陀经》,其实念的时候随文入观,就是一种观想念佛的修法。 你只要认真的,边念《阿弥陀经》经文,一边明明历历地了知经文的意义,其实就是观想念佛嘛。 观想念佛也是很便利的修法,随时可以观的。 一般讲净土庄严的就是净土三经,你虔诚读诵,实际上就是在修观。 如果仅仅一句佛号念来念去,怎么都不得力,那除了念佛外,还是要多读诵净土五经,否则,佛号虽念,可越念越没有滋味,或者是越来越懈怠,悠悠泛泛度日,这样的话,长期下去,佛号也无法相应。 注重读经的例子,比如,学净土的人无人不晓的,不上银台、誓取金台的唐代怀玉大师,他是浙江宁海人,他的修法就是诵经、念诵并重。 他每天念诵五万佛号,其余就是诵《阿弥陀经》并作礼拜忏悔,一生读诵了《阿弥陀经》数十万遍。 怀玉大师是那种专门独自苦修的高僧,他有很多修法境界,像他的临终偈说:“清净皎洁无尘垢,上品莲花为父母。 我修道来经十劫,出示阎浮厌众苦,一生苦行超十劫,永离娑婆归净土。 ”他念佛现生得大神通,他说自己过去十劫没有了脱,而今一生苦修念佛法门,乘金刚台马上登地,永离生死,超过了过去十劫的修行。 其实,观想念佛还有一个更简洁的修法——世亲菩萨的《往生论》,这个才是最详细的——比《阿弥陀经》等更详细。 《往生论》把《无量寿经》里面介绍依、正庄严的所有内容,用四百八十个字以偈颂的方式无余归纳了,所以这是最简洁、最详细、最圆满介绍极乐依正二十九种庄严功德的一部论典。 我想,一个念佛的人一定要发心把《往生论》的偈子背下来,这四百八十个字,只要花半小时肯定能背下来。 背下来之后,随时随地,都能在几分钟很短的时间,就把它过一遍,其实也观想了一遍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的庄严。 以前的大德都很重视这部论,因为这个真的是一部无比殊胜的论著。 个人熟知的一位法师,他在一些大城市讲法的时候,也是很重视这部论,劝大家依《往生论》去观修。 你们可以尝试一下,把偈子大概意思弄清楚后,随时背一背,依文作观,或者慢一点背,边念边观想极乐世界中的种种功德,水呀、虚空啊之类的等等,这其实就是最好操作的观想念佛的修法。 还有一种情况,系念法门。 如果有些人有特别重的障碍,都摄六根,真切念佛也不行,乃至计数念佛都不行;或者是身体特别弱,念也念不清楚,出声的话伤气,这时候实在不得已,可以用系念的法门——系念不用怎么使劲提念头,对心力本来就不强的人很适用。 这时没必要出声念佛号,心中也不默念佛号,就把心挂在西方阿弥陀佛上,就好像我们有些人,老是想吃饭,他就想我要吃饭,时时不忘记,做事情的时候也想着吃饭,或者做事的时候偶尔太专注了会忘失,但一停下来,又想着要吃饭,就是这个状态。 或者如世间人,父母子女之间、夫妻男女之间的那种思念,总想念着对方,一直都忘不了。 想着阿弥陀佛,不要忘记,忘记了马上想起来,马上提起来。 这是系念法门。 这个法门,天如惟则禅师非常推崇,因他的母亲年纪大了,身体也不行,就教她系念法门。 如果时时这样去忆念的话,修法效应极好,到时自然会有见佛、见莲花等这样一些不可思议的现象。 ——摘自《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讲录·信莲盛开》附:《往生论》偈颂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婆薮槃头菩萨造元魏菩提留支译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 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 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 无垢光焰炽,明净曜世间。 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邻陀。 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 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 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 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 佛慧明净日,除世痴闇冥。 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 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 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 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 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 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 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 是故愿生彼,阿弥陀佛国。 无量大宝王,微妙净华台。 相好光一寻,色像超群生。 如来微妙声,梵响闻十方。 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 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 如须弥山王,胜妙无过者。 天人丈夫众,恭敬绕瞻仰。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安乐国清净,常转无垢轮,化佛菩萨日,如须弥住持。 无垢庄严光,一念及一时,普照诸佛会,利益诸群生。 雨天乐华衣,妙香等供养,赞诸佛功德,无有分别心。 何等世界无,佛法功德宝,我愿皆往生,示佛法如佛。 我作论说偈,愿见弥陀佛,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无量寿修多罗章句,我以偈颂总说竟。 发布时间:2023-01-04 11:44:49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36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69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