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念佛(持咒)时心散乱或昏沉应如何对治? 内容: 修法解析净土契机:世上最妙的法门你知道吗? 【原文】在凡夫地,欲得真穷惑尽,亦非易易。 而如来欲令一切众生,同于现生了生脱死,超凡入圣,特开一信愿念佛求生净土法门。 下手易而成功高。 用力少而得效速。 以如来之万德洪名,熏自己之无明业识。 久而久之,习以成性。 则潜通佛智,暗合道妙。 所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 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法门之妙,莫此为最。 (念佛时,摄耳谛听,则不至大散。 一心恳切,则自少昏沉矣)(三编·卷一·复陈飞青居士书三·P289)【译文】在凡夫的地位,想要真穷惑尽,不容易啊! 而如来希望一切众生,一起在今生就了脱生死,超凡入圣,所以特别开了一个信愿念佛,求生净土的法门。 下手容易,而且成就很高。 用力少而见效迅速。 以如来的万德洪名,熏自己的无明业识。 久而久之,习以成性。 就会潜通佛智,暗合妙道。 所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 所以得到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法门之妙,没有超过她的。 (念佛的时候,摄耳谛听,心就不会太散。 一心恳切,昏沉自然少)【原文】以一切法门,皆须自力修持到业尽情空时,方可了生死。 否则任汝功夫深,见地高,功德大,倘有一丝一毫烦恼未尽,则仍旧仍是轮回中人。 既在轮回中,则从迷入悟者甚少,从迷入迷者甚多。 又不知还能遇佛法否。 即遇佛法,不遇净土之法,则仍旧出苦无期。 仗自力则举世难得一二,仗佛力则万不漏一。 净土法门,以自己之信愿持名感佛,佛则以誓愿摄受。 譬如乘轮渡海,非己力之所可比也。 (三编·卷一·复宁德晋居士书一·P233)【译文】因为一切法门,都必须靠自己的力量,修到业尽情空的时候,才能了脱生死。 否则,任凭你功夫深,见地高,功德大,倘若有一丝一毫的烦恼没断尽,就仍然是轮回中的人。 既然在轮回中,那么必然是从迷入悟的人少,从迷到迷的人多。 又不知道来世还能不能遇到佛法。 即使遇到佛法,遇不到净土法门,仍旧难出苦海。 靠自己的力量,全世界难得有一个两个人成就,靠佛力则万无一失。 净土法门,以自己的信愿持名感佛,佛则以誓愿摄受。 譬如乘轮船渡海,不是自己的力量可以比拟的。 【原文】今人若不专修净土,纵能深通经藏,彻悟自心。 生死到来,还用不著。 何以故,若不念佛求生西方,必须断尽烦恼惑业,方有了生死分。 但能通达经论,悟明心性,而烦惑未断,依旧轮回。 况未能深明经藏自心者乎。 念佛了生死,全仗佛力。 由自己真信切愿念佛之力,感佛垂慈接引,故能带业往生也。 (三编·卷一·复宁德晋居士书二·P235)【译文】现在的人,如果不专修净土,纵使能通达经藏,彻底了悟自心。 生死到来,还是靠不住。 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不念佛求生西方,必须断尽烦恼惑业,才有了生死的份。 只能通达经论,悟明白心性,而烦恼没有断,依旧要轮回。 何况是还没能深明经藏自心的人呢。 念佛了生死,全仗佛力。 由自己真信切愿念佛的力量,感应佛垂慈接引,所以能带业往生。 发布时间:2023-01-04 08:23:39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36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69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