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卷三 内容: 不退转品第四尔时慈氏菩萨摩诃萨。 头面著地礼佛双足。 面白佛言大圣世尊,已说菩萨五种发心。 修行大乘得不退转。 然大悲心云何发起云何修行。 唯愿如来哀愍有情广为宣说。 利益安乐诸众生故。 尔时薄伽梵告慈氏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快问斯义。 汝今谛听善思念之。 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断汝疑网。 所言五种心者,第一大悲心。 当持此心坚固不舍。 念彼恶趣地狱众生。 复思其苦如契经说。 汝应知之今於此经重为汝说。 观诸有情皆是宿世。 父母宗亲所尊重境。 今在地狱现受众苦。 为十三火之所缠绕。 有二火焰从足而入彻顶而出复有二焰从顶而入通足而出。 复有二焰自背而入从胸而出。 复有二焰从胸而入自背而出。 复有二焰从左胁入穿右胁出。 复有二焰从右胁入穿左胁出。 复有一焰从首而缠下至於足。 然此地狱诸众生身。 其形软弱犹如熟酥。 为彼众火交络焚热。 其地狱火烧人间火。 如烧氎花无复馀烬。 或有众生为火所烧。 东西驰走以求救护莫知所为。 复有众生逃形无地卻来赴火。 复有众生忽被掷置粪秽深坑。 坑中有虫其觜钴利。 纯是铜铁长十六指。 啄啖众生皮骨髓脑。 复有众生处煻煨中而被烧煮。 或有众生在咸水中而被漂溺。 是时狱卒以大铁网。 从中漉出犹若捕鱼。 置彼众生热铁地上偃卧烧炙。 次以铁钳镊取其舌。 复以洋铜灌注其口。 闷绝而死良久乃稣。 即欲奔驰意求免离终无得脱。 复有铁狗寻即逐之。 铁鸟铁觜随飞而啄。 骨肉分裂而啖食之。 遥见园林即欲攀上望得免脱。 其林树上皆生铁刺其一一刺长十六指其刺炎热。 众生欲上刺锋垂下。 从胸而入彻背而出。 受苦无量求脱无由。 乌鹫飞来啄取双眼。 复劈其脑取髓食之。 从此欲下刺锋向上。 眼耳鼻舌身肉手足。 及十指节悉皆分散。 随挂树上免脱无由。 狱卒收取盛铁囊中。 以热铁棒反覆搥打。 复有众生手足头髻。 五处磔裂以锯解之。 复有众生内铁臼中。 以其铁杵从头而捣。 复有众生在於镬汤。 铁杈翻转煮之糜烂。 唯有骨在其命犹存。 复有众生处於地狱。 而以紫矿将为屋舍。 纵火焚燎其焰洞然。 紫矿镕流滴如热箭。 复有地狱四面铁山。 众生处中二山相拶。 或时南北或复东西。 二山合时其中众生脓血流出。 复有地狱而有铁蛇。 缠众生身从足至首而衔其头。 尽力缚束髓血集顶。 吸而食之唯残皮骨。 复有地狱诸众生等。 而被狱卒三股铁叉而叉其身从两足入至顶及肩三处通出。 其火随扠猛焰俱发。 眼耳鼻口火出亦然。 复有地狱以诸众生。 卧热铁地或偃仆侧。 次黑铁绳随身而拼。 复以斤斧而劚斫之。 如工匠师治诸湿木。 复有众生被诸狱卒。 从足至头皮刂取其皮。 皮刂已作绳用充缰辔。 衔勒众生上高山顶。 其山热铁驱迫令登。 鞭挞万般苦不可说。 此等众生从无始来。 皆我父母内外宗亲。 今者流转在於地狱。 经无量劫常受苦恼如已舍宅。 恶业尽故暂生人天。 於此造罪还堕地狱。 菩萨摩诃萨观此众生受诸苦已起大悲心。 次观鬼趣复起悲心。 见诸众生处饿鬼中。 一日一夜如人一月。 以日计月十二为年。 於鬼趣中寿五百岁。 同於人间万五千岁。 常受饥渴耳初不闻浆水之名何况眼见。 然彼饿鬼身如大山。 头如穹庐咽细如针。 其发髲下垂覆两肩,犹如利刀割切形体。 变为猛焰烧烂其身。 如火燎薪苦痛难忍。 其两腋毛下覆腰腹。 次隐处毛下垂膝踝。 刀割火烧亦复如是,经无量岁受如斯苦。 或遥见水奔赴求之。 及到其傍面仆而倒。 以恶业力其水变为脓血粪秽或作热砂。 其水两岸复有狱卒。 执持弓箭刀棒钺斧。 枪槊斫刺种种捶楚。 饥火所烧热渴迷乱。 寻返驰走猛火焚热莫知所之。 狱卒随逐挝打斫截。 手足支节悉皆损折。 复有饿鬼朝产五子随产食之。 夜生五子随生随食。 由怀饥饿未曾暂饱。 或遇天雨仰口承之。 由业力故一滴入口。 流入腹中变成猛火直过而出。 或遇夏月热风起时。 吹诸饿鬼堕砂碛中。 下热砂烧上为日炙。 饥渴热逼望见树林。 欲取荫凉奔走至彼。 荫避饿鬼随至皆移。 何以故昔於人间或设施会。 见有乞人慳惜不与。 非理打骂而驱遣之。 以是业缘今受斯报。 复有饿鬼於夜月时。 净无雲翳流光照触。 毒热烁身如盛夏时复有饿鬼於盛冬时有大风起。 由业力故吹诸饿鬼犹若飞尘。 置冰山中受诸寒苦。 从是受苦经无量时。 於此命终还堕地狱。 如是往来经无量岁。 恶业尽已希得人身。 生贫贱家慳吝不施。 以乞自活转增贪惜。 以贫穷故造十不善种种诸罪。 从此命终复堕地狱受种种苦。 其苦毕已生饿鬼中。 如是往返经无数劫受如斯苦。 此等众生亦於过去无量无边生死劫中。 恒为父母六亲眷属。 常为我故造不善业。 今在饿鬼受斯苦报。 菩萨摩诃萨观是苦已起大悲心。 复次慈氏鬼趣既然。 次观。 傍生亦复如是,有诸獐鹿野干狐兔虎豹豺狼种种诸兽。 及诸飞鸟野鸡鹅鸭。 凫雁鸳鸯如是等类。 若行若住栖止飞福恒畏於人大力鸟兽。 若饮若食未曾暂安。 昼夜之中常怀怖惧。 复有傍生鼋鼍龟鳖鱼蚌虾螅室兽摩罗水族之类。 恒被网捕生死水中。 复有傍生蛇虺蝪蜥蚰蜒鼠狼。 此类傍生闇中而生闇中而死。 复有傍生虮虱蚤等。 依人身生还依人死。 复有傍生或依死尸。 或依粪湿或依草木。 当处而生还当处死。 或变化生还变化死。 所谓蛆虫螟蛤蟊螣? 阜螽蛱蝶之类。 复有傍生恒食脓血。 及诸不净以为甘味。 所谓猪狗蜣螂蝇虻之类。 遥闻臭气以为香美。 飞走驰赴恐不得餐。 复有傍生不食美草唯食棘刺。 不饮清流唯饮浊水。 复有傍生非依草生而恒食草。 所谓象马牛驴骆驼骡等畜生之类。 或以铁钩钩斫其脑。 令使调伏得已乘之。 或穿鼻中或以辔勒。 笼系其首负重而行。 常被鞭挞种种呵骂迟疾须行。 或有尫羸起已复倒。 捶楚无限力不能前。 皆由宿因今受斯苦。 或食信施无复精勤。 偿他宿债遭此艰苦。 如是驱役种种鞭打。 尚未还足或取杀之。 苦切万端陈告无所。 生乏水草病无医药。 死已皮刂剥为人啖食。 如是死已堕於地狱。 何以故由心愚痴不知善恶。 不念父母生育劬劳。 不识因果不闻正法。 亦无布施持戒善根。 但念水草馀无所知。 此等傍生人所畜养。 除畜养外馀类傍生。 所谓师子虎豹豺狼。 及上所说水陆傍生。 互相残害更相啖食。 由是业故生地狱中。 经无量劫受诸剧苦。 地狱罪毕复趣傍生。 如是往来经无量劫。 此等傍生亦於过去。 无量无边生死劫来。 恒为父母六亲眷属。 常为我故造不善业。 今在傍生受斯苦报。 菩萨摩诃萨观此苦已起大悲心。 傍生既然次观人趣。 有诸众生虽生人道多受贫穷。 饥饿长时裸形露体。 泥行雨宿霜穫暑耘。 日夜驱驰手足皴劈头发蓬乱羸步而前。 乞白巡门未曾一饱。 至於日暮偃卧饥眠。 取给於他无相济者,虽有言行人不信从。 虽有姿容反遭轻贱。 恒行忍辱饶益於人。 而被嫌呵云自怯惧。 或有文艺人不录之。 省觐宗亲猜嫌求食。 或归信三宝谤谓邀名。 或赞叹於人便云谄曲。 或生下贱恒不自安。 系属於人进退唯命。 常冒寒热不知温凉。 汲水采薪不辞劳倦。 郎主之意都无愍心。 小有差迟寻被鞭挞。 自作自得非天与人。 薄福所招过於死苦。 譬如枯树枝叶皆无。 一切飞禽不来栖讬薄福之人亦复如是,尔时薄伽梵重说颂言:无言称痴闇,有语谓风狂。 亲近嫌谄谀,远离云恐怖。 忍辱言怯弱,归信谓邀名。 贫贱在人间,实过於死苦。 复次慈氏当知贫穷极为大苦。 虽常亲近赞叹於人。 以无福故过患随生。 以贫穷故恒遭凌辱。 转造恶业堕捺落迦。 复有豪贵族姓之人。 多有仆使象马牛羊。 亲戚眷属前後围绕。 受胜妙乐犹若诸天。 五欲迷荒转增贪恚。 恒起我慢凌蔑於人。 尔时薄伽梵说伽他曰:不摄五根多放逸,贪财害己若怨家。 耽荒五欲如醉人,贵贱皆招生死苦。 佛告慈氏菩萨摩诃萨。 一切众生不知现在及与未来。 自所造业如影随形。 诸苦所因贪欲为本。 更不修习善法津梁。 烧灭宿因白法皆荆从此没已复堕三涂。 所以者何以贪欲故恒断生命。 恃己势力劫夺他财。 种种方便侵他妻妾。 恣欲邪行不择亲疏。 恒起希求作诸妄语。 诡诈良善绮饰文词。 诃毁有情作粗恶语。 传说彼此离间他人。 眷属诸亲不令和睦。 恒怀贪嫉侮慢自高。 瞋火所烧善业都荆赞诸外道谤佛法僧。 祠祀天神以求福祐。 不知宿世三宝深恩。 无量劫来为我勤苦。 修习胜行菩提资粮。 具一切智号之为佛。 而於生死长夜闇中。 为作灯明为归为救。 为船为筏拯济生灵。 置於人天大涅槃岸。 众生邪见我慢贡高犹如醉人。 五欲缠缚不修善法。 从此命终堕於地狱傍生鬼趣。 或在人中下贱贫穷。 受诸苦恼如被毒箭中於身心。 善法不修受斯苦报。 菩萨摩诃萨观是苦已起大悲心。 次观天趣观彼诸天。 寿命长远无诸苦恼。 将命终时五衰相现。 一者头上花鬘悉皆萎悴。 二者天衣尘垢所著。 三者腋下自然汗出。 四者两目数多旬动。 五者不乐本居。 此相现时新生天女。 皆悉远离弃之如草。 旧侍天女爱恋情深围绕而观。 如欲舍命哽咽悲哭。 各各就前哀号问讯。 时天报曰彼新天女。 我亦怜愍无有二心。 云何今者弃我如草。 汝等於今悲哀惜我。 以是因缘於旧生爱新者生瞋。 五相现前必知死至。 离天宫处美妙音声。 天上色香悦意欲乐。 迷乱失念离此宫耶。 诸天会中不得久祝我於今日命将尽耶如是苦恼。 犹箭中心。 我等无依无怙无亲无主。 无归无救失声悲叹。 诸天快乐而舍我耶。 又思善见宫城於今将绝。 帝释宝座朝谒无由。 殊胜殿中永断瞻望。 释天宝象何日同乘。 众花苑中无复能见。 粗恶苑内介胄长辞。 杂林苑中宴会无日。 喜林园苑游止无期。 波利质多及劫波树。 白玉软石更无坐时。 善法堂中集议长隔。 曼陀枳尼殊胜池水沐浴无由。 四种甘露亦难得食。 五妙音乐顿绝听闻。 咄哉大苦无常迅速。 令我此身独婴此苦。 刹那生灭而至死耶。 诸天寿命乃如幻梦。 脱衣弃地痛割身心。 如被蛇螫极大苦恼。 瞻仰馀天愿垂慈愍。 济我寿命。 更延少日不亦乐乎。 能为我身除五衰相。 勿令堕彼马头山处沃焦海中。 虽有是言诸天闻之无能救者,此天见已作是思惟。 彼等诸天不能相救延我寿命。 以是定知将死不久。 临命终时其天自见当生之处。 堕於地狱傍生鬼趣。 见是相已哽咽悲号闷绝躃地。 角眼相视寻即命终。 随业而生堕三恶趣。 以是当知天中大苦。 流转不绝无有尽期。 菩萨摩诃萨观是苦已起大悲心。 慈氏当知譬如有人。 以角弓肖滴大海水。 弓所得水与大海水何者为多。 慈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其弓肖水极为微少。 如何以此比大海乎。 以是大海极为深广。 云何方比弓肖水耶。 尔时薄伽梵告慈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从人天没堕三恶趣如大海水。 复生人天如弓肖水。 堕三涂者受苦无量。 不可称说不可思量如上略说三恶趣苦。 如克伽河而得一沙。 其未说者如克伽沙。 寿命亦尔如人间寿经於百年。 帝释天中为一昼夜。 以此昼夜三十为月。 十二为年寿一千年。 如人间岁总三俱胝馀六十亿。 以此寿量为彼黑绳大地狱中一日一夜。 以此日夜三十为月十二月为年。 满一千年而为寿量。 以此千年而於众合大地狱中为一日夜。 以此日夜三十为月十二月为年。 满二千年以为寿量。 乃至阿鼻大地狱中寿一中劫。 以是当知地狱众生寿命长远。 诸天临终以天眼观。 皆悉能知极怀忧恼。 所有欲乐一时皆失。 以其苦乐各十六分。 一分苦生能灭天中十六分乐。 是为菩萨摩诃萨。 观见诸天临命终时。 受如是苦起大悲心。 慈氏当知此即菩萨摩诃萨第一大慈悲心。 复次应起大精进心拔济有情置於涅槃安乐之处如彼商主作是思惟。 父母宗亲咸悉贫匮。 如何方便得免艰难。 如是思已更无异方。 唯有入海采如意珠。 得已还归色养给侍。 作是念已入海求之。 得如意珠置高幢上。 能雨一切种种珍宝。 衣服饮食香花妓乐。 父母宗亲随意所须悉令充足。 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 求一切智亦复如是,作是思惟一切众生。 皆我宿世父母亲属。 流转生死现受诸苦。 以何方便而得免离。 如是思已更无异方。 唯有入於六波罗蜜法海之中。 求一切智如意宝珠以济斯苦。 作是念已入法海中。 而求种智如意宝珠置法幢上。 布大慈雲普雨一切神通功德陀罗尼门。 惭鬼衣服施为舍宅。 净戒之香忍辱花鬘。 精进之膳禅定为床。 智慧甘露以为其食。 诸法空寂而为其座。 以大涅槃而为宝城。 诸佛菩萨为善知识。 降霔如是妙宝衣服香花妓乐。 如是宝珠一切种智。 唯除无上调御大师。 无能拔济诸苦难者,永得安乐究竟涅槃。 菩萨摩诃萨思惟是已决定自知得不退转。 复发是愿愿我所生有苦难处。 代诸众生受诸苦恼。 不愿自证解脱涅槃舍彼众生自求安乐。 所以者何。 一切声闻及辟支佛。 自求解脱已入涅槃。 无量无边不可胜数。 不能利乐一切众生。 不能称扬佛身功德。 菩萨摩诃萨设在三涂。 能令有情舍不善业。 修习善法免离众苦。 而得解脱况於人中。 以是因缘菩萨摩诃萨。 利乐十方一切有情。 由此义故忉利诸天。 大梵天王大自在天诸仙外道。 恭敬供养皆悉容受。 而此菩萨得不退心。 三世诸佛所共称赞与授记别。 菩萨摩诃萨修大乘者,自在无畏如师子王。 一切众生随逐而行。 永无怖畏直至菩提声闻缘觉诸阿罗汉。 闻菩萨教深入岩窟。 以衣覆头而趣涅槃。 岂同大乘修菩萨行。 自利利他无不蒙益。 以是因缘转加精进。 宁於三涂受无量苦。 终不自利而取涅槃。 过现未来一切有情所造恶业。 应堕恶趣受诸苦者,愿集我身而代受之。 我於过去及现在世。 所修胜行一切善品诸功德法。 愿皆回施一切有情速证涅槃。 所有珍财我愿悉舍。 打骂凌辱终不加报皆忍受之。 愿彼众生悉无罪累。 无量无边阿僧祇劫难行苦行。 我愿尽行而为众生。 誓求无上正等菩提。 精进修行禅定解脱得不退转。 又如过去无量无边菩萨摩诃萨。 精勤修习一切智智我亦当作如是修行。 所以者何。 为度一切流转有情。 安置涅槃无上解脱。 复愿一切众生之类。 若卵生若胎生。 若湿生若化生。 若有色若无色。 若有想若无想。 若非有想非无想。 我皆令入大般涅槃。 一切众生皆令圆满六波罗蜜。 具足成就无上佛身百福庄严。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项背圆光过百千日。 众生乐见瞻仰无厌。 复愿十方世界一切众生。 功德庄严悉皆如佛。 复发是愿愿舍此身。 为於法界一切众生打骂诃责。 或时系缚苦切凌辱欲断命根。 种种役使承顺无违。 愿彼众生悉无罪累。 发是愿已复更思惟。 愿我速得成满此愿。 复愿此身住於五趣。 利益安乐一切有情。 无依怙者为作依怙。 游他国者为作示导。 入海之者为作船筏。 涉沟涧者为作桥梁。 处旷野者为作泉井。 寒冻之者为作柴薪。 盛暑炎毒为作清凉。 处黑闇者为作灯明。 疲乏之者作软敷具。 饥饿之者作甘美膳。 渴乏之者化作甜浆。 为裸露者而作衣服。 亢旱饥馑为雨五穀。 病苦之者为作良医。 令疾除愈寿命延长。 孤惸鳏寡而为侍者,诸贫穷者为作伏藏。 随彼行住不相舍离。 若远行者为作伴侣,并作车马令达所至。 若邪见者为说正法令住正见。 地狱苦者我誓入彼。 地狱之中拔济令出。 堕饿鬼者为作清凉甘美饮食除热饥渴。 堕傍生类虎豹豺狼熊罴师子。 化作肉山以充食啖。 复发是愿食我肉者,悉得充饱不相食啖。 象马牛羊獐鹿等兽。 我为彼作肥腻软草。 若诸众生食肉啖草五穀饮食。 随意所须悉令充足。 处人趣者随所乐欲。 我悉供给。 令无所乏复发是愿愿我悉得成就一切陀罗尼身。 随诸众生所在之处。 皆为救护作如意树。 及作贤瓶出无尽财。 给施一切具足圆满。 或作医王除其疾玻以大悲手执法关钥。 开涅槃城示佛知见。 三僧祇劫难行苦行。 救诸众生安住涅槃真实解脱。 於所生处。 常勤精进无有懈担利益安乐一切有情。 为救众生处捺落迦。 受苦无量如涅槃乐。 复发是愿若一切众生未得解脱。 我愿常居地狱不证菩提。 慈氏当知即是菩萨摩诃萨第二精进勤求一切智智。 复次慈氏行此行已,应当更发三种胜心求不退转。 乃至三无数劫精进修行。 於一刹那无令间断。 或有众魔作沙门形。 或婆罗门形苦行之者种种异形。 於大乘中求诸过失。 勤修行者令其退转。 作如是言佛道悬远。 经百千劫难行苦行。 难舍能舍国城妻子。 象马七珍奴婢僮仆。 身肉手足无所吝惜。 如是布施经千万劫方证菩提。 无量众生如是修习。 皆未成佛悉已退转自取涅槃。 设成佛果亦入涅槃。 一种涅槃何须勤苦。 汝求利益修二种事。 一求现生常受快乐。 人天种种胜妙五欲随意所作。 小有苦者亦勿须怖。 何以故? 譬如农夫。 岂惧虫鹿不营种耶。 人天快乐亦复如是,虽有小苦快乐无穷。 但自修持何忧何怖。 二者自求涅槃。 此生三生得阿罗汉自当解脱。 何用勤苦求佛果耶。 若复不能趣二乘者,且受人天种种快乐。 设後厌离疾入涅槃。 譬如有人用功虽少获利乃多。 复有一人功力极多事不成办。 设汝布施种种艰劳。 都无所成自为欺诳。 汝今与我行住共俱。 出世涅槃进止同处。 慈氏当知菩萨摩诃萨修大乘者,闻斯语已都不信从。 作是思惟此是恶魔尧乱我耳。 而作障碍欲诱诳我令退菩提。 既知是已复发是心。 我今不应违不誓愿。 受如斯语决定进求无上佛果。 而於大乘誓不退转。 发三种心。 云何为三。 一者一切有情皆我宿世父母亲友。 从无始际生死轮回受大艰苦。 於八寒八热十六地狱受诸苦恼。 复於饿鬼傍生趣中。 及於人天亦复如是,况是我之宿世父母内外亲属而无悲恋。 是故我今誓取菩提不应退屈。 慈氏当知此即菩萨摩诃萨。 不退转中第一心也二者一切有情从无始来既为父母。 一一生处在母腹中。 寝食睡眠不得安止生育劬劳。 以大悲心血变成乳长时不倦。 咽苦吐甘。 功德日修愿我成长。 自我薄祐夭寿而终。 父母悲号自拔头发。 推胸堕泪食旨不甘。 一一生中皆有斯苦。 所出目泪其量浅深过四大海。 所饮母乳过四大河。 复次一切有情无始至今。 以恩爱故为我父母。 种种因缘为我舍命。 以是至今流转未息。 若此有情勤苦修习无上菩提。 即此有情悉合成佛。 由为我故生死无穷。 复次一切有情从无始来。 怜愍我故造不善业心无改悔。 若此恶业可立形相。 计量积集过妙高山。 积业既然堕三恶趣于今不绝。 以是义故如何背恩。 自取涅槃而求解脱。 譬如众人同犯王法。 系在囹圄逃刑无路。 中有一人见墙xiao穴。 设诸方便自脱而行。 以是因缘免离苦难。 二乘之人亦复如是,昔与众生同为痴爱。 系在三界生死囹圄求出无由。 中有一人见四谛门。 知苦断集证灭修道。 获阿罗汉自证涅槃。 修大乘者则不如是,愿共众生同得解脱。 以戒定为双手智慧为鈇钺大悲为钩钥。 破烦恼贼摧生死军。 开涅槃城昇智慧殿。 慈氏当知此即菩萨摩诃萨。 修大乘者第二不退转心三者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 从无始际流转至今。 一一有情互相系属。 身口意业苦恼他人。 作扰乱心发彼瞋恚。 劫夺财宝种种贪求。 断他命根食他血肉。 如是杀害无量无边。 设彼未终日夜思想。 以何方便断彼命根。 持其血肉充我饮啖。 又怀憍慢恃己凌他说。 彼为非自言:我是闻他胜事嫉妒心生。 不耐他人中毒令死。 见苦难者无有悲心。 喜不自胜何当早逝。 见富贵者意不欲之愿犯刑名贬黜贫贱。 愿他苦恼自受荣华。 愿他财宝日夜销亡。 愿我资财日日增长。 愿彼忧苦我恒安乐。 彼受憎嫌我纳爱敬。 他作怨家自为亲友。 彼恒堕落我得超昇。 愿他贫穷我唯富有。 我得智慧愿彼愚痴。 无始生死日夜思惟。 以如是心自求安乐。 利益向己苦恼属他。 无一众生不被侵害。 名闻善事皆不愿他。 口许心违常行如是,种种迫胁令彼不安。 无量无边不可备说。 复以恶教示导他人。 现在未来堕於险道。 诈作知见辩证他人。 令损珍财失其官爵。 以离间语斗乱亲疏。 巧诈多端令心相恨。 堕於地狱无有出期。 以粗恶言於他毁骂。 如以热箭中彼身心。 乃至。 命终何时暂忘。 假立名字毁訾多端。 损恼众生种种异语。 或作外道邪见仙人。 恚火烧心说邪恶法。 瞋恚炽盛坠陷有情。 蛊道咒术妖魅符书。 令诸众生皆去修习。 互相损害疾病流行。 壮者衰羸少变令老。 明眼令瞽聪耳使聋。 端正之者而现鬼容贡高之者而获癞玻修善之者而令作恶。 智慧之者使令痴狂。 长寿之者而令夭丧。 富贵之者而令贫贱。 乃至今日未绝流行。 复念我昔为外道师邪见教人。 非法说法法说非法。 令无量无边诸有情类退菩提心。 堕於邪见非法之中。 从此命终堕捺落迦傍生鬼趣。 复有众生於往世中受我邪教。 後崄峻山投身而下。 入阎牟那河便取命终。 云得生天于今不绝。 复有无量众生。 往克伽河南阎牟河北二水中间。 有大神树名尼拘陀。 其树端正茂叶含翠扶疏荫映。 地平广博此为施常树下多立三钴铁戟。 彼诸众生求生天者,於彼场中先行布施。 次剃髭发入河沐裕望除罪垢然後上树。 当铁戟上投身而下自取命终。 从此死已云得生天。 无始至今流行未绝。 复有众生受我邪教。 常自慳惜不行惠施。 若见施者起大瞋心。 见受施人复生恚怒。 何以故? 我见施者及受施人。 由此业缘俱堕地狱。 以是见故无量劫中。 受钅我鬼苦于今未脱。 复有众生受我邪教。 多杀牛羊以血祀天。 何以故? 如是牛羊天赐与我。 我食其肉血应祭天。 无始至今受行其教。 已命终者堕恶趣中。 残害未宁互相食啖。 以愚痴故不得涅槃。 复有众生受我邪教。 於佛法僧常行诽谤。 复有众生受我邪教。 不信三世善恶因果。 言无布施亦无供养。 亦无其果无护魔法。 无善行无恶行亦无业果。 无此世无他世无地狱无饿鬼无傍生。 无天无人无父无母。 一切众生犹如酒醉。 造酒之人而以麹米。 温凉调適遂有酒名饮则醉人。 此醉岂从父母生耶。 众生亦尔。 父母和合本由染爱而有我生我命终已更无有生。 譬如斫树烧已成灰种。 此灰者岂有树生。 我身亦尔死已无生。 以是故知定无因果。 由此而於父母师长。 无有恭敬常毁骂之。 无量生中教此邪法。 令诸有情堕於地狱。 或有外道以火烧身。 或投水中自溺而死。 或利戟上宛转而终。 或修狗行以口食粪而求生天。 或修牛戒如牛行李。 饮水啖草裸露而行。 不辨六亲而作氵㸒乱。 或有外道自饿不食。 尽日而立夜後方食。 或有外道五热炙身随日而转。 或有外道常翘一足。 或有外道常奉事月。 白月一日啖食一口。 二日二口乃至满月食十五口。 黑月初日减食一口。 二日二口至黑月尽但食一口。 或都不食。 或有外道常持鸡戒。 散食在地以足拨龋口拾而食知时而鸣或有外道裸形而行无有羞耻。 燖去毛发日中而立随日而转於盛寒际处阴影中当风而立。 或有外道断人命已,而取髑髅盛其饮食。 或有外道裸形无耻以灰涂身。 或有外道炭墨涂身。 以人髑髅支节诸骨。 以为婴珞花鬘镮钏身首庄严。 或有外道马尾騣髦织为衣服。 或有外道树皮为衣。 或有外道鹫毛作衣。 或有外道鸡毛为衣。 以如是等外道邪法教诸众生。 以口业故无数众生。 至今愚迷不得解脱。 复从无始乃至于今。 以身恶业苦恼众生。 作狱卒身手执铁钳磔众生舌灌注洋铜。 又以铁槌打碎其骨。 又以铁锯解诸众生。 又驱迫众生上於剑树。 抽出肠胃五藏而食。 又以铁索缚束众生。 掷灰河中使受诸苦。 旋即曳出置热铁上。 如鱼在钅敖宛转受苦。 又逼起坐以热铁杓。 盛以洋铜灌口令饮。 又以铁钳拔出其舌。 曳令长广铁犁耕之。 如上所说地狱苦中。 无始劫来我为此事。 种种身业苦恼众生。 又作师子虎豹豺狼熊罴等兽。 残害众生饮血啖肉。 又作人王宰官士庶。 长者居士尊位之中。 枉法科税非理捶楚。 不行王法损害有情。 以是思惟无始至今。 五趣众生无不恼害。 斫头剜眼刵耳劓鼻。 截舌啖肉敲骨出髓。 斩其手足乃至断命。 又在人中不。 作馀业而为魁脍。 畋猎渔捕罘网矰缴夺众生命。 所谓牛羊獐鹿狐兔鸡猪。 鱼鳖等身分割支节。 成大积聚而以贩鬻如是杀害无量无边。 经於无量俱胝劫中。 如是衒卖以自活命。 复次慈氏菩萨摩诃萨。 修大乘者应发是心如是思惟。 我以贪瞋痴故。 造作如是身口意业。 诱诳损害一切众生。 现堕地狱饿鬼畜生受诸苦恼。 我今惭鬼深自悔责。 作何方便以酬报之。 如是思惟更无方便能偿斯愆。 唯有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更无有能偿此债者,我得无上正等觉已,於此流转旷野碛中。 广度众生置涅槃城安乐之处。 以一切智智如意宝珠。 用酬无始所有深愆。 慈氏当知此即菩萨摩诃萨第三不退转心也。 如上三心发起修行精勤不担此心三心於大乘中。 一心修行得不退转复次慈氏菩萨摩诃萨以此五种发菩提心修行大乘。 速能成就一切智智。 发布时间:2023-01-03 13:56:01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36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69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