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念佛不在形式 内容: 有一位在家居士去拜访广钦老和尚。 老和尚问他说:“你有没有在修行啊? ”居士回答:“有啊! 我每天早上拜佛一个钟头,晚上也拜一个钟头,每天要拜佛好几百拜,念佛好几百声。 ”广钦老和尚为了破他的执著,就告诉他:“你在跟佛祖算账啊! ”修行用功不只是一种形式,而是要以放下、不执著的角度来实行。 就像我们必须了解,吃素不代表修行,而只是修行的助缘而已。 如果吃素是修行,牛也吃草,甚至它吃得远比人类更清净,那么,它也在修行吗? 修行,是在修我们的心。 但错误的方法,不当的精进,就不是在用功了,反而成了一种执著。 我们任何一个人,要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也是这个心,要造业下地狱也是这个心,苦、乐、善、恶、主观、客观、烦恼、菩提、有为、无为皆是这个心。 如果我们慈悲喜舍,就是佛菩萨;相反的,造业、执著,就成了畜牲种、地狱客。 所以,学佛要进步,就必须从心地上下功夫。 心,也可以是个模糊、不确定的名词。 加一个善就是善心;加一个恶就是恶心:加上菩提就是菩提心;加上烦恼,又成了烦恼心。 另外,在楞严经中,心所指的是如来藏;在唯识里是八识;在我们世间是指灵魂;以心理学的看法即成潜意识。 心,加上不同的名词,就成不同的心。 我们也常听到人们如此说:“善、恶在一念间。 ”依佛法的究竟义来说,一切万法唯心所造。 因此,修行不在外表与事相上而已;一定要开发自己本性内在的般若智慧,远离分别执著,也才谈得上“修行”。 智慧菩提一些得到,不一定会长久;一些失去,未必不会再拥有。 重要的是:让心,在阳光下学会舞蹈;让灵魂,在痛苦中学会微笑。 向前走,潇洒心情,收获淡定。 人生并不在于获取,更在于放得下。 放下一粒种子,收获一棵大树;放下一处烦恼,收获一个惊喜;放下一种偏见,收获一种幸福;放下一种执著,收获一种自在. 发布时间:2023-01-03 11:44:44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36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69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