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华严经》的这个偈颂是整个佛法的大意和核心所在 内容: 《华严经》有一个偈颂,这个偈颂可以说是整个佛法的大意和核心所在,是我们大乘佛法修学的重点。 这个偈颂总共有四句,是这样的:『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 众生心垢净,菩提月现前。』这个偈颂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说:菩萨就像天上的月亮一样,常游于虚空之中,来去自在,总是不留任何的痕迹。 我们众生怎么样才能够跟诸佛菩萨产生感应道交呢? 只要我们众生的心海清净,只要我们众生内心没有烦恼,内心没有妄想的现前,那么菩提月光就会影现在我们的心地上。 假使我们众生的心地不清净,品德是污秽不堪的。 那不但不能显露自性的光明,如来藏也不会现前,更谈不上跟菩萨的感应道交。 这是这个偈颂的大意所在。 我们大家知道,大乘佛法特别强调,我们众生心跟佛心,本无二心,是完全同一个心。 本来无二无别,是心具足一切法,十法界不离现前一念之心。 十法界不出一心之所造成。 是故佛法说:『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麤。』如果我们的心随的是颠倒妄想之境缘,那我们显现的就是六凡法界。 如果我们的心随的是不颠倒、清净之缘,那我们的心就能够有四圣法界的生起。 由是观之。 不管是四圣法界,还是六凡法界,都是我们内心清净和尘垢的显现。 六凡的显现,那是因为我们众生内心妄想的缘故,所以就显现六道善恶罪福等等的相状。 四圣境界的生起,那是因为我们内心清净的缘故。 我们内心清净,所以就能够显现我们威德庄严光明之德相。 《观经》裡面特别提到,『心佛众生,是三无差别』。 中峰禅师也讲到:『我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禅宗的六祖慧能大师特别提到:『吾人现前一念心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而能生万法。』这个就是我们的心。 当我们内心清净的时候,当我们众生内心忆佛念佛想佛的时候,我们的内心自然而然就具备佛的智慧德相,自然而然就具备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具备佛力庄严一切功德。 因为我们凡夫的心跟佛的心,从体性上来说是平等无二的,没有任何的差别。 我们大家的心,就是一颗夜明珠。 佛是一颗没有染上尘埃的夜明珠,而我们众生就是一颗染满尘埃的夜明珠。 裡面有太多的妄想,太多的烦恼,太多的那种乌云,遮盖住我们清净的本性。 这个是我们不能显现我们清净光明一面的原因所在。 希望大家听了今天这个开示,听了我对这个偈颂的解释,我们大家应该能够反省。 把我们的心收回来,把心带回家,真正如理观照我们的内心,把握住我们当下的举心动念,把握住每一个念头的生起。 真正在我们的心地上下功夫。 所谓『心安即是家』,『心净则国土净』。 感恩大家,阿弥陀佛! 原文标题: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meifotemple 发布时间:2023-01-02 08:51:38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37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69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