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序(御制) 内容: 大朴既散有为遂作。 名利牵乎代。 巧智丧乎真。 爱恶攻其性情。 因缘竖其染习。 内则百虑无节。 外则六根竞诱。 天理灭而莫知。 道源迷而忘返。 沦溺苦海劫尽还初。 惟至人了万物之宗。 趣三界之表。 廓独立而不改。 遍诸有而常然。 故能开导群疑济拔流品。 六波罗蜜经者,众法之津梁。 度门之圆极也。 昔日月灯明如来为菩萨说。 历劫旷远真偈寂寥。 文殊师利往於耆阇会中。 尝与弥勒菩萨语及斯事。 成一切种智。 会无量义因。 唯佛能知唯佛能说。 教必有主其在兹乎。 是以释迦如来。 为法而出俟时而现。 三身不异故处代而常离。 万行无修故随方而自在。 运慈悲之力开护摄之门。 因其六尘示之六度。 导於法分令证法身。 结习纷纶乘理而悟。 是真般若之旨也。 故有慈氏善问大音赞言:天垂宝花雲集仙盖。 甘露流液光明烛幽。 使迷方浅深皆得自然之慧。 恒沙亿众能通般若之智。 尝试论之先儒有言:诚者自成而道自导也。 夫诚己於内,则不勉而中不思而得。 诚物於外,则不言而应不为而成。 其内者证法之身。 其外者大悲之力。 德产之致也密化育之功也。 大春风发吹万类咸滋。 旭日昇昼群阴尽释。 乾坤易简之道是则大同。 神明幽赞之情孰云区别。 殊涂一至其理固然。 朕虔奉丕图保又蒸庶。 思建皇极以昇大猷。 遐想灵踪期於协契。 而舍城妙说久秘梵文。 徒怀泻瓶未启遗夹。 微言不昧将或起予。 於是罽宾沙门般若受旨宣扬。 光宅寺沙门利言为之翻译。 时大德则有资圣寺道液。 醴泉寺超悟。 慈恩寺应真。 庄严寺圆照。 光宅寺道岸。 西明寺圆照。 章敬寺? 空西明寺良秀等法门领袖人中龙象。 证明正义辉润玄文。 知释迦之宝城。 识众尊之满字。 以贞元四年岁次戊辰十一月二十八日。 於西明寺译成上进。 凡一部十卷。 龙神翼卫如从金口之传。 梵众护持无异毫光之现。 朕斋心涤虑仰味宗源。 闻所未闻实为希有。 然以汲引之旨流布为先。 庶凭真筌永济浮俗。 聊因暇日三复斯经。 虽法海甚深而波流不让。 举其梗概照悟将来。 发布时间:2023-01-01 13:50:45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37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69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