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为什么说受持《金刚经》四句偈的福德胜过七宝布施呢? 内容: 为什么说受持《金刚经》四句偈的福德胜过七宝布施呢?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何以故? 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如果有人受持《金刚经》,经常能一心专注、接受、行持,乃至给其他人讲解,哪怕只有四句偈的法义,他的福德已经超胜于前面讲的以七宝满三千大千世界布施的福德。 我们讲过了,丹田大师就一辈子专持《金刚经》而成就金刚不坏身。 《狮吼经》也说:以七宝遍满三千大千世界供养和布施的功德,与在浊世之时为他人宣说四句偈的功德相比较,说法的功德更大。 为什么受持《金刚经》为他人说有如此大的功德呢? 佛陀自问自答说:须菩提,这是因为一切诸佛以及诸佛他们成佛所依靠的无上正等正觉法,都是从这部经中产生的。 这就把《金刚经》的地位赞叹到极处,一切诸佛和他们成佛的法都是从这部《金刚经》而出来的,也就是说这部《金刚经》出生一切诸佛,也出生他们成佛的修行方法。 这就把本经的地位赞叹到极处。 因为布施七宝只能给他人带来暂时的快乐,不能拔众生生死轮回的大苦,而为他人说四句偈,能让人心开意解,能一历耳根,永为道种。 就算没有理解也能种下一个解脱的种子,都能熏习一个般若的习气,后生之中其智慧就更加增长,法要一听就懂得。 所以黄庭坚说:书到今生读已迟。 这世间小孩子要读书还是要有一个宿世熏习的喜欢读书的种子。 同样,若要解脱,我们多熏习般若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并且以七宝布施,这个能施之人不能通达我空法空,往往都是心随境转,不得解脱,虽然能感得广大的福德,但并不能因此而超出轮回。 如果是受持乃至于四句偈,日久功深,能把宿世的般若种子智慧光明都透发出来,就能心开意解,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同时也可见,推广正法功德无量,自己学得不是很深入,广泛地去帮助弘扬正法,这样也能让自己成就无量的福德,开显智慧。 受持乃至四句偈,受持是什么意思呢? 在五根五力(信、进、念、定、慧)之中,信力就是受,是真正信受;念力就是持。 以四句偈能自悟自行是侧重于自利求解脱道;为他人演说是利他,自己见性又帮助他人见性。 见性的福德是最殊胜的,一切福德都比不上见性的福德,所以受持四句偈的福德要胜过七宝满三千修布施所感得的福德。 《金刚经论》有首偈子说:法施具足二庄严,财施非因故非胜。 因之法施离取著,取著不名为受持。 法布施的功德胜过以七宝满三千财施的功德,因为法布施已经具足了福德、智慧两种庄严。 我们以七宝满三千来作布施,只是财施,所以说财施非因故非胜。 它非无漏解脱之因,故不殊胜。 我们就能够明白,受持《金刚经》乃至四句偈的福德都要胜过七宝布施。 有人读了《金刚经》会问:《金刚经》里四句偈到底是哪四句呢? 罗什法师译的经文里就是两首偈子: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前面还有一个: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有些世间的学者搞不懂,乱说一气。 其实这四句偈是活句不是死句,你不可以执著于就是哪四句。 弥勒菩萨的开示最透彻:若论四句偈,应当不离身。 不离身就是不离法身,若见法身,就是真正地受持四句偈;若不见法身,就是迷了四句偈。 那什么是受持四句偈见法身呢? 就是能在一切时在一切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这才是真正懂得念无字的《金刚经》,才是真正地受持四句偈。 发布时间:2022-12-31 11:16:40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37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69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