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如何正确受持《金刚经》? 内容: 如何理解「受持」? 「受」:对佛法生信,然后应接纳它、领纳它,是指真能领会经义,而得受用者,比解字更进一层。 「持」:是忆持不忘。 忆持不忘就是修行,经常的修行,而不仅仅是相信就算了,相信就万事大吉了。 信是前提,持是实行。 持即拳拳服膺,一刻不放松之意,比受字又进一层。 读诵是受持的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 受持还有礼拜,还有印诵经典去流通,还有抄经等等。 「受持」非常重要,很多人诵经没有得到利益,是因为没有真正理解受持的内涵。 大部分人都停留在「信解」层面。 特别是很多人学佛,认为在禅堂打坐、听法师讲经、诵经等,就是学佛,离开禅堂就不是学佛,把学佛当成了一种爱好,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 真正的学佛,是要从内心完全接受《金刚经》所讲的缘起性空的法则,并形成悟性思维方式,由这种悟性思维来指导行为,这才是真正的受持。 抄经、礼拜等,只是受持的一种方式。 从某种意义来说,我们可以把受持理解为知行合一。 不是瞭解名相的含义就是悟到佛法了,瞭解名相只是起步,只是解或者知的部分。 我们还要有行,也就是进入到观照,进入到受持层面。 我们现在诵《金刚经》,什么是有口无心? 如何正确受持读诵? 大家要避免一个误区,以为边诵经边走神,是有口无心,边诵经边理解经文,就是口诵心行,就是受持。 不是这样理解的。 有口无心指的是仅仅停留在文字与音声上面,没有形成思维,这个叫有口无心。 你把这种文字以音声化成一种内心领受,改变思维,从而改变行为,才能进入受持的层面。 一边诵经一边瞭解它的意思,仍然没有走出解这一个步骤。 受是你用心去感受它,超越你的逻辑思维。 就像唱歌一样的,歌声直接进入你心灵深处产生共鸣。 我们在唱诵梵呗的时候,并不要求去思考它的内容,梵呗的音声像一个生命的音符,会调动心灵深处最珍贵的空性,你用整个全身心去感受它,而不是去用逻辑思维去解释它。 我们说专注当下应当做的事,你在解的时候,就不在当下。 当下诵就是诵,听就是听,专注当下,用全身心去感受它,而不去分辨它。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宝莲禅寺hk 发布时间:2022-12-31 10:07:54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37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69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