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星云大师:金刚经讲话(节选) 内容: 金刚经讲话节选佛光山星云法师法会因由分第一善现启请分第二大乘正宗分第三妙行无住分第四如理实见分第五正信希有分第六无得无说分第七依法出生分第八一相无相分第九庄严净土分第十无为福胜分第十一尊重正教分第十二如法受持分第十三离相寂灭分第十四持经功德分第十五能净业障分第十六究竟无我分第十七一体同观分第十八法界通化分第十九离色离相分第二十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一合理相分第三十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法会因由分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 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 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译文《金刚般若》这部经是我阿难亲自听到佛陀这样说的:那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中,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众随侍左右。 有一天,已到了吃饭的时候了。 佛陀穿上袈裟,拿着饭钵,带领着弟子们走进舍卫城去乞食。 不分贫富不分贵贱,挨家挨户地托钵,乞食后,回到给孤独园中。 吃过饭后,佛陀将衣、钵收拾好,洗净了双足,铺好座位便盘腿静坐。 善现启请分第二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世尊!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 云何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 善哉! 须菩提! 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 愿乐欲闻。」译文这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站起来,偏袒着右肩,以右膝跪地,双手合拿,虔诚恭敬地向佛陀问道:「世间希有的佛陀! 佛陀善于爱护顾念诸菩萨,善于教导付嘱诸菩萨。 佛陀! 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已发起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如何才能安住? 如何才能降伏妄心?」佛陀嘉许说:「很好! 很好! 须菩提! 正如你所说,佛陀善于爱护顾念诸菩萨,善于教导付嘱诸菩萨。 你们现在细心静听,我为你们解说,如何安住菩提心,如何降伏妄想心,善男子、善女人,发了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应该如下所说,如此去安住菩提心,不令忘失;如此去降伏妄想心,令它不再生起。」「是的,佛陀! 我们大家都乐意听闻。」大乘正宗分第三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何以故? 须菩提!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译文佛陀告诉须菩提,「诸位菩萨摩诃萨,应当如此降伏妄心;对所有一切众生,不同生命形态的卵生、湿生、化生;有色身、无色身;有心思想念的、无心思想念的、不是有想不是无想的众生等,都要使他们进入无余涅槃的境界,了断一切苦报、烦恼,渡过生死苦海,到达不生不死之地。 如此灭度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其实并不见有一个众生为我所度。 这是什么缘故? 须菩提! 若菩萨妄执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对待别分,以为有个我能化度众生,又见有所谓的众生为我所度,这样就不能称为菩萨了。 妙行无住分第四「复次,须菩提!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须菩提! 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何以故? 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须菩提! 于意云何? 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 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否?」「不也,世尊!」「须菩提! 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须菩提! 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译文「再者,菩萨了知一切诸法其性本空,为因缘聚灭会合,所以于世间所有的万事万物,都应无所执着,以此无住法中,修行布施,利益众生。 也就是六根清净,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而去行布施。 这是什么缘故? 若菩萨修行无相布施,没有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物,当然布施后更不存求报的念头,这种三轮体空,无相而施的福德是不可思量。 「须菩提! 你认为东方的虚空可以思量得到吗?」「不可思量的,佛陀!」「须菩提! 那么南西北方四维上下的虚空,可以思量得到吗?」「不可思量的,佛陀!」「须菩提! 菩萨因体悟三轮体空,不执着事相而行布施,其所得的福德,也和十方虚空一样,是不可思量。 须菩提! 菩萨只要依着我的教法修行,自然能令妄心不起,真正安住于清净的菩提本心。」如理实见分第五「须菩提! 于意云何? 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 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何以故? 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译文「须菩提! 你认为可以从身相见到佛陀吗?」「不可以的,佛陀! 不可以从身相见到佛陀。 为什么? 因为佛陀所说的身相,指的是色身。 色身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是因缘生灭,虚妄不实的,并非真实永存之身。 佛陀的真实法身,等如虚空,无所不在。 但是法身无相,凡眼是无法亲见,只有明了五蕴假合的幻相,才能亲到佛陀不生不灭的法身。」佛陀告诉须菩提说:「不仅佛身如此,凡是世间所有诸相,都是生灭迁流的相,虚妄不实的。 若能了达世间虚妄的本质,就能见到佛陀的法身了。」正信希有分第六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 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 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何以故? 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何以故? 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 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 何以故? 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 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译文须菩须又问道:「佛陀! 后世的许多众生,听闻您今日所说的微妙言说、章句,能不能因此而生实信之心?」佛陀回答须菩提说:「不要这样怀疑;在我灭度后的第五个五百年,若有持守戒律、广修福德的人,能从这些言说章句,体悟无住的实相般若妙义,而生出难得的真实信心。 应当知道这些人,不止曾经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种植诸善根,其实他们已于多生劫来,奉事诸佛,种诸善根,现世闻说大乘无住的般若真理,乃至只是一念之间生起清净信心的人,须菩提! 如来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见的,这些善根众生,是会得到无限福德的。 「这是什么道理呢? 是因为这些善根众生,不再妄执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的对待分别,不会执着有为的生灭法相,也不会执着无为的空寂法相。 也没有不是诸法的执相。 如此则心无所住,而修无相之行,故获功德广大。 「这是什么缘故呢? 如果众生一念心,于相上有所取着,则会落于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的对待分别中。 同样地,若众生执着种种法相,即于我、人等四相有所取着。 若又执着无法相,则同样地也会落于我、人等四相的对待分别中。 「因为取法则滞于有,以为有实有的生灭法相可离;取非法则泥于空,以为又有空寂的非法相可证得,不能与空理相契,所以法相与非法相都不该执取。 因此,如来常说:「你们诸位比丘应当知晓,我所说的佛法,就如同那渡人到岸的舟楫,到达彼岸之后,即应弃舟登岸,不可背负不舍。 所以,未悟道时,须依法修持,悟道后就不该执着于法,至于那偏执于非法的妄心,更是应当舍去。」无得无说分第七「须菩提! 于意云何? 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 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何以故?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所以者何?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译文「须菩提! 你认为如来已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吗? 如来有所说法吗?」须菩提回答说:「就我所了解佛陀说法的义理,是没有一定的法可以叫做无上正等正觉,也没有固定的法,为如来所说。 什么缘故呢? 因为如来所说的法,都是为了众生修行及开悟众生而假设的方便之法,不可以执取,般若的实相,是无法以语言诠释的,执着实有的菩提可得,也不可执着没有菩提正觉,落于有和空,都是错误的。 「这是什么缘故呢? 因为没有一定的法名为菩提,一切贤圣,也都是依寂灭的无为法而修,因证悟的深浅不同,才产生有三贤十圣等阶位的差别。 发布时间:2022-12-24 11:30:38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40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68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