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新的唯识论 内容: 新的唯识论一 新的唯识论发端山中十日西湖别,堤上桃花红欲然:乃吾清明日从净梵院赴弥勒院,在湖中泛一叶扁舟,舟次偶然流露于吟咏者。 夫桃花之红,莫知其始,山外之湖,湖上之堤,物皆位之有素。 且吾非一朝一夕之吾,居乎山,游乎湖,玩春色之明媚,弄波影而荡漾,今岂初度? 然人境交接,会逢其适,不自禁新气象之环感,新意思之勃生也! 夫唯识论亦何新之有? 然为欧美人及中国人思想学术之新交易、新倾向上种种需求所推荡催动,崭然濯然发露其精光于现代思潮之顶点;若桃花忽焉红遍堤上,湖山全景因是一新,能不谓之新唯识论乎? 玆略述新义如下:甲、为新近思想学术所需求故  近代科学之进步,不徒器物着非常之成绩;且神教既全失其依据,而哲学中之所包容者,亦渐次一一裂为科学,仅存形而上学为哲学留一余地。 复经认识论之反究,怀疑到形而上学之终不可知,辄知之亦非有如何效果,直置于不成问题不须解决之列,于是哲学亦降为科学原理之总和,附庸科学而已。 然最近人间世之脊脊大乱,或归罪科学;或谓非科学之罪,罪由误用科学。 然误用之故安在? 如何而得不误用科学? 既非科学所能答,则科学亦几乎全为无意义无目的无价值之事。 近人若罗素者,殆将谓科学亦依据迷信发生,全去迷信,科学自身且难可成立。 科学其尚有何种希望乎? 夫神教与哲学,次第为科学所穷,卒之科学亦挈襟露肘,穷无以达。 正犹专制君主,立宪君主,皆为民主政治所催陷;而民主仍无以治平,致心海茫茫,莫知奚届! 然则吾人处此,其拨诸玄远学理专以目前人众生活之效用为事,若詹姆士辈实际主义者之所为乎? 则人众生活能存在否,亦早为所疑,夫又安能依之为质信乎? 然则其认形而上学,有可然当是,但不得执为就是诚然,若罗素之新实在论乎? 则有可然当是之实在云者,特予人以自由探试之希望,非能指示皇惑中流无所措其手足者以方针也! 然则其拨弃推理概念之方法,谓本体唯可由直觉而得若柏格森之所论乎? 然异生于我法二执俱生而有,故凭直觉亦非可保信之方法也。 夫在思想学术之趋势上,既欲求一如何能善用科学,而不为科学迷误之真自由法;继之又有非将一切根本问题,得一究竟解决不可之倾向,展转逼近到真的唯识论边,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概。 而唯识论遂为新近思想学术上最要之需求也! 乙、用新近之思想学术以阐明故  夫唯识学之书亦多矣,种种说法,各适其宜。 第对于新近思想学术界中所待解决之疑难,虽大理从同,但人心趋向之形势既殊,顺应之方法随变。 而捍格者尤在乎名句文义之时代迁化,今昔差异,故非用现代人心中所流行之活文学,以为表显唯识学真精神之新工具,则虽有唯识论可供思想学术界之需求,令得绝处逢生,再造文明,然不能应化于现代之思想学术潮流,而使其真精神之活现乎人间世,则犹未足为适应现代思潮之新的唯识论也。 盖新的唯识论,即真的唯识论之应化身也。 从真起应,全应是真,虽真应一宗,而时义之大,贵在应化。 此诚鸿伟之业,吾亦聊尽其粗疏棉薄之力,为智者之前驱而已。 丙、非割据之西洋唯心论故  然与唯物论对立之唯心论,互相非斥,在西洋之思想学术界中,盖由来久矣。 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而卒不能有所成就者,则有近代之主观唯心论,与客观唯心论是也。 虽然,此皆未明今是之所谓心者。 割据心之变现行相之一片一段,而不能明证心真,将曰唯心,心之本真愈晦;则晦昧之空即缘之而自蔽,如梦、如幻、如影之前尘虚妄想相转纷杂凌乱而莫得其明净。 今是之唯识论者,乃适反其所趣,将使妙心圆显,德用齐彰,如理如量,无取无舍,不与彼几经破碎崩溃之西洋唯心论同途共道。 故今玆之唯识论出现,非唯物论与唯心论之循环往复,而实为世界思潮总汇中所别开出之一时雨之新化。 丁、非武断之古代悬想论故  古代之思想家,根据其理性中之所要求者,常用种种悬想凭虚构造,而武断为人生唯一之实在如何若何,宇宙唯一之实在如何若何,人生宇宙究竟之唯一实在如何若何。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耶和华肇造万有,主宰群生,绝对无外,无始无终。 神我与冥性合,生觉、生我慢、生五唯、生五大、生十一根,所生诸法归还自性,则神我离冥性而自在。 此皆古人之所驰骛,但有名言,都无实义。 今此绝对排除一切虚掷之悬想,妄执之武断;抉当前之心境,成系统之理论。 重现证,贵实验,而又有其现证实验之方法。 一念相应,全体圆湛,活活泼泼,无所留碍。 而一切言句文语,皆若空中鸟迹,无堪执捉。 转得山河大地归自己,转得自己归山河大地,夫而后乃能转科学而不为科学转;圆成大用,与科学始终相成相用,故为新的唯识论也。 尝为之论曰:唯识宗学,实为大乘之始。 自海西科学之功盛,以其所宗依者在乎唯物论也,遂畏闻大乘唯识之名;抑若一言大乘唯识,即挟神权幻术俱至。 不知大乘唯识论之成立,先尝经过小乘之有论、空论等,及大乘之空宗,将邪僻唯神论之常见,与邪僻唯物论之断见,同日催荡清理,乃开大乘唯识中道。 故竺干当日大乘唯识论之所缘起,正以胜论之多元或二元论等,天神泛神及数论之神我论等,顺世论之四大极微唯物论等,小乘之有论、空论等,大乘之空宗等,探究玄奥,观慧微密,皆极一时之盛。 迫于人智之要求所不能自己,大乘唯识论乃应运兴起。 且彼时虽有小乘之正论,徒高超世表而不能普救群生,与今日虽有科学所宗依之近真唯物论,徒严饰地球而不能获人道之安乐,亦恰相同。 故唯识宗学,不但与唯物科学关通綦切,正可因唯物科学大发达之时阐明唯识宗学,抑亟须阐明唯识宗学以救唯物科学之穷耳。 夫然,亦可见新的唯识论之所以为新的唯识论矣。 唯者何义? 识者何指? 识何以可唯? 唯何以为识? 唯者,是非余义,是不违义,是无外义,是无别义,是不离义。 识者,指识自身,指其相应,指其所变,指其分理,指其实性。 识非可唯,识之体相亦无得故;唯必为识,现实之法皆在识故。 二 宇宙的人生的唯识论客曰:今现见有天地人物,非现实之法乎? 切近言之,则吾人必有生命之存在与个性之存在;广远言之,则宇宙必有自然之存在与本体之存在。 此能抹煞为非现实之法乎? 或虽现实而唯是识乎? 故知谓现实诸法唯是识者,其义不然。 论曰:客以天地人物为现实者,岂非因现见是有乎? 客曰:然! 论曰:设能证明现见中实无天地人物,则天地人物岂非非现实之法乎? 客曰:现见中分明有天地人物,又岂能证明其实无? 论曰:客今认现见中有现实之天地人物,非同现见此掌中之橘乎? 客曰:以近例远,以小例大,其为现见之现实则无异。 论曰:客今现见之橘,非即圞然而黄之形色乎? 客曰:然! 论曰:若圞然黄者即为橘,则镜中圞然而黄之影,与画中圞然而黄之像,亦为橘乎? 客曰:不然! 现实之橘有香,有味,有触,故异镜影、画像。 论曰:但今现见者,唯是圞然而黄之形色,彼香、味、触皆现所不能见,可知现见者与镜影、画像相同。 而橘固非现见中之所有;现见中既无橘,可知橘非现实之法;橘既如是,天地人物不如是乎? 客曰:然则认现可见、闻、嗅、尝、觉、的色、声、香、味、触、所依持之个体为橘如何? 论曰:客所谓个体者,亦能证明而出之欤? 现见者形色,现闻者音声,乃至现觉者坚脆、干湿、冷热、轻动等触尘。 且是等皆随现行之见、嗅、尝、触,秒秒转变,忽忽转变,弹指非故,无可追执。 而客所谓之个体者,果安在哉! 客曰:在此一处现有可见、嗅、尝、觉之色、香、味、触和集续存,可持可取,可藏可弃,是即吾所谓之个体。 论曰:处体空无,一数假现。 由见、嗅、尝、觉之色、香、味、触和合续连乃有此一个,非由有此一个乃有见、嗅、尝、觉之色、香、味、触、和合续连。 故持取藏弃者,亦祗是见、嗅、尝、触之色、香、味、触和合续连耳,非有他也。 正犹结合多人前灭后生相续成为一个军团,岂离开结合相续之多人能别有一个实体存在哉! 客曰:我今但认色、香、味、触之和续相,以为现有之实,则又何如? 论曰:既唯和合续连之相,则一朝解散,即消灭无所存在。 且除色、香、味、触本无他有,岂能认之为实有哉! 客曰:如此,则现可见、闻、嗅、尝、觉之色、声、香、味、触,必为实有;此既实有,亦非唯识,以此即是物故,即是物之所集生故。 论曰:客将谓现见中真有见、闻、嗅、尝、觉之色、声、香、味、触可得乎? 即如今见圞然而黄:圞然之形,依附黄色而现,为黄色之分位,非现见之所见,现见唯是黄色耳! 但今离却圞形,亦无黄色可指,以无形限则无边际,无边际故亦无方所,天与地平,山与泽齐。 圞形既可寄种种色而现,黄色亦可带种种形而显。 如画中景,无洼突而似有洼突;如镜中影,无远近而似有远近;此皆现见所无,乃由意识在现见中营构增益而起,而现见中仅存泯同虚空之黄色耳。 客曰:此空空之黄色,其必为现见中之现实乎? 论曰:黄色一名,涵义周遍,通摄宇宙一切黄色。 即今灼然明见,自有分齐。 就橘言之,见此一方面而不见彼一方面,见表面一层而不见里面多层。 若少分见可名为见,则多分不见岂不益可名为不见乎? 故知黄色亦非现见中有;盖黄色之有,乃由先有一黄色之心,与种种非色非黄色之心相仗托而彰显。 实唯诸心相感相应,转似现所见法而已。 而在离言内证之现实中,唯是平等真觉,实无一相一名之可安立。 现所见色如是,现所闻、嗅、尝、觉之声、香、味、触亦复如是。 一橘如是,无数天地人物亦复如是。 故知现实诸法,定皆唯识。 客曰:此在物象虽则如是。 若吾人者,有生命、有情性、有意思,能自主、能自动、能自觉者也,岂亦无性命之实乎? 论曰:生命者,即是由先业将心行支配作一期人生之分限力;此一期人生之分限力完了时,又有他种强硕之业代起,再支配心行作他种生命,此便为生命之相续不断。 情性者,即执持生命元为自己,由自己之见所发挥之力。 意思,即是根据生命情性所需要之识别造作。 所谓自我,个性,人格,意志,性命,灵魂等等,皆可知矣。 然有与身俱生自然成者:一、为情性审持生命根元为自我等,常相续而无间断者。 二、为意思认取物质精神,或综合或析别之相为自我等,虽相续而有间断者。 二皆任运而起,由无始来虚妄熏习内因力生,非修正观久久克治,难可除灭。 若一般人之性命及意志,非单用理论所能空却也。 复有因言语传受分别谬误成者:一、为闻谬说质、力、理、气等认取为自我等。 二、为闻谬说个性、主体等认取为自我等。 二皆计度而起,兼由群俗中习惯力助生,从名理中究竟研穷,即能彻悟不迷。 若天神教所说灵魂,理论征诘,即知无有。 此皆自无实体,乃由心心所所变诸法和续转似之幻相,故皆唯识。 客曰:人亦依宇宙自然律生存之一,而此宇宙之自然律及宇宙原始要终之实体乃存在不存在、真实不真实、是有不是有、一切分判之总根本。 此若空无,则一切分判将全失依据,是唯识不是唯识亦应无可说。 故宇宙自然律及宇宙实体,必应离识而实有。 论曰:客云宇宙自然律者,非指万有生化流转之理势欤? 客曰:然! 论曰:诸物及人之万有,既为唯识所转变,况依万有所现起生化流转之理势? 譬如已知水之非有,而却认由水而起之流动相为实有;又如人类不存,而却认社会国家为实在,宁非谬甚! 故自然律离识实有,无有是处。 客曰:幻必有真,假必有实,宇宙万有则尽幻矣假矣,而岂无本元的究极的实体哉? 既有实体,即非唯识。 论曰:宇宙实体,孰知其有? 无所证知而认为有,则成独断,无可置论。 且彼实体,究为何状? 若都无状,应即是无! 无,则即是都无实体;若有可状,其状安在? 若在万有,既为万有之一,何得为万有之实体? 若不在万有,则成非有,如何复得执为实体? 故执宇宙本体离识实有,无有是处。 客曰:然则现前种种物类,生存变化自成仪则,各各个实流行转动,岂无根极? 且彼无边空间,无尽时间,复因何有? 论曰:此因一切有情众生无始虚妄熏习内因力故,意根任运常时相续观生化元阿赖耶识,分别物类执为法体;或由意识缘取识心变现诸相,任运种种分别贪着,若客此所问者是也。 而在现世或缘虚妄言说谬误分别,于诸法相法性妄生计度,若天神教所说上帝造宇宙等是也。 此皆诸识所缘,唯识所现,心外实无,识内似有,故知一切唯识。 客曰:然在人世及佛经中,各说人类、兽类、动物、生物、及凡夫、圣人、异生、诸佛等;又说固体、液体、气体、元子、电子、精子等,及地、水、火、风、空、时等,若云唯识,此依何说? 论曰:此诸名相,皆由明了分别之识,转动变似能取见及所取相之二分。 又因无始物我分别熏习之力,依此能取见及所取相之二分,转似种种众生及世间相。 依识所变,随识所缘,假施设为人类、兽类、乃至地、水、火、风、空等。 如人睡梦,以睡梦力,梦心转现种种境相,似有自他、物我之类,不知者妄执为离梦心外之所实有。 此则但随妄情假为施设,都无实事。 若知由睡梦心转变而现似,不同妄情之所计而随顺说之者,此则虽有其事,究非其实。 人等地等乃依梦心假立,唯如幻有,梦心乃人等地等所依体,亦真实有。 识为一切众生一切世界之所依故,一切众生一切世界为识之所变故,是故众生世界皆唯是识。 如有颂云: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 发布时间:2022-12-23 09:10:41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40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68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