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见趣下路,当愿众生,其心谦下,长佛善根的意思 内容: 今天我们来学习《净行品》第五十三愿:见趣下路 当愿众生其心谦下 长佛善根这首偈的大意是: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遇到下坡路时,就会借境发愿,希望一切众生,令心常自谦下,远离憍慢,以此美德长养菩提善根,成就佛道! 见趣下路:下路,即下坡路。 修行者遇到下坡路时,正是善用其心,借境练心之时。 其心谦下:谦下,谦卑、谦逊,屈己待人。 《出曜经》言:谦恭卑下修德之本,轻人贵己殃祸之灾。 这是说要想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品德高尚的人,首先要具有谦卑低下的品质;如果一味地抬高自己、轻视他人,难免会招来灾祸。 《文殊佛刹经》中说,谦下有四种功德。 哪四种呢? 一者,远离恶趣二者,不被轻毁。 三者,恶友怨敌不能凌突。 四者,常为人天恭敬礼拜。 长佛善根:长养自身本具的能够成佛的善根。 长养和佛一样的善根,就不会再贡高我慢了。 如何才能长养同佛一样的无量善根呢? 《华严经》说:长佛善根,住诸佛愿,行诸佛业,心得自在。 这是告诉我们,要想长佛善根,就要发同诸佛一样的愿,行佛所行,言佛所言。 诸佛断尽了贪嗔痴慢疑等烦恼,具足智慧、慈悲、谦下等美德,我们常随佛学,自然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从谦卑低下做起。 不管和谁在一起,遇到什么事情,都要训练自己用佛的慈心、悲心去对待。 从内心深处去思惟利益他人,永远把他人放在首位,尊为最上。 通过学习这首偈我们懂得了,为人处事、修道立德都离不开谦下。 儒家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蕅益大师教诫后学:事上宜虔,接下宜谦,处同辈宜退让。 这些话都是在警觉世人,做人一定不可有高傲之气,要虚怀若谷,有蜜蜂采蜜的精神。 博采众人之长,不断地谦下自心、培养善根,才能趣向菩提佛果,成就佛道利益众生! 经中有偈说:智者在众中,不说自功德,若人所称赞,愧心无取着。 成就诸功德,虚己常谦下,如果树繁熟,枝条自低屈。 让我们一起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十句)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南无阿弥陀佛! 愿大家开心自在,吉祥如意! 原文标题:学习《净行品》五十六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如瑞法师 发布时间:2022-12-20 09:38:22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41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68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