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舍居家时,当愿众生,出家无碍,心得解脱的意思 内容: 我们已经学习了《净行品》菩萨在家时所发的十一种愿,从今天开始依次学习菩萨出家时所发的十五愿。 先看第十二愿:舍居家时 当愿众生出家无碍 心得解脱此偈的大意是说:当菩萨辞亲割爱舍离俗家的时候,就应当善巧发愿:愿一切众生,出家没有障碍。 不仅身出世俗家,也能令心出离烦恼无明的家,得到真正的解脱。 舍居家时:居家,即在家人的生活。 舍家,指出家。 什么是出家呢? 《显扬圣教论》中说:出家者,谓持出家威仪相貌,弃舍俗境,受持禁戒,如法乞求,清净自活。 《毗婆沙论》有讲:家者是烦恼因缘,夫出家者为灭垢累,故宜远离也。 意思是说,有家就有种种的烦恼与痛苦。 出家就是为了灭除烦恼的垢秽与负累,因此出了家就要远离俗家。 出家无碍:碍,本义是妨碍、阻挡。 无碍,就是没有阻碍和障缘。 出家无碍,意思是辞别家亲眷属、舍弃世务而专心修行佛法,无有障碍。 出家功德不可思议,很多经论中都有赞叹出家的功德和利益。 如《大缘经》记载:以一日夜出家故,二十劫不堕三恶道。 《难陀出家经》说: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于一大劫中布施儿女所获功德,不如有人发出家心,向寂静地一步所获功德。 发心出家的功德尚且如此殊胜,更何况真正剃发出家呢! 因此,有出家偈说:流转三界中,恩爱不能脱。 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 从这首偈颂可以看出,众生在三界中生死流转,因为相互恩爱缠绕的缘故而无法出离解脱。 只有舍弃恩爱缠缚,出家修行清净的无为法,才能真正地报答一切父母有情的恩德! 我们要知道,菩萨由于宿世所植的善根,以及今生遇到三宝等胜缘,才能发心出家,修行清净梵行的。 《毗尼作持续释》云:明障碍出家有大损害,损义兼二,一自损,二损他,故云障出大损也。 谓好心出家,续贤圣种,为众生眼。 世若无僧,三宝绝断。 滔滔苦海,孰架慈航。 茫茫业径,谁指迷道。 这是告诉我们,障碍他人出家有两大损害,一是自损,二是损他,因此说损害极大。 好心出家的人,能够令贤圣种延续不断,做众生的眼目。 世间如果没有僧宝,三宝就会断绝。 那么,滔滔苦海中,谁又能够驾驭大悲之船来普度众生呢? 茫茫的业力之路,谁又能够为众生指点迷津呢? 因此,《准出家功德经》说:若能放人出家受戒,功德无量。 譬如四天下满中罗汉百年供养,不如有人为涅槃故,于一日一夜出家受戒功德。 心得解脱:意思是解脱烦恼惑业,脱离三界的苦果,心得自在。 出家是解脱的因。 当我们走出居家的束缚,种下解脱的因时,或是看到别人舍俗出家时,我们要能够不忘众生的解脱安乐,至诚发愿:愿一切众生出家无碍,走解脱道,心得解脱,得到究竟的自在安乐。 可谓:一句弥陀勤修梵行舍俗出家心归大乘最后,让我们一起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十句)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南无阿弥陀佛! 愿大家开心自在、吉祥如意! 注:劫,梵语劫波,通指不能以年月日时计算的极长的时节。 又分为大劫、中劫、小劫三种。 小劫:人寿自十岁起,每过百年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 再从八万四千岁起,每过百年减一岁,减至十岁。 这样一增一减,为一小劫。 中劫:合二十小劫,为一中劫。 大劫:合四个中劫,一成、一住、一坏、一空,为一大劫。 原文标题:学习《净行品》十五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如瑞法师 发布时间:2022-12-19 10:52:53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42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68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