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为何这世上的人,痛苦比幸福多? 内容: 有漏皆苦《俱舍论》中讲过很多有漏无漏的差别,一切有部、经部以及唯识宗等等宗派,都有自己不同的划分界限。 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来说,所谓“有漏”,就是不清净的事物,包括所有的执著以及执著的对境。 譬如说,在眼识看到一个对境的时候,就会产生执著。 其中执著的对象或对境,是眼识所看到的物质。 眼识与物质,也即执著与执著对境,它们分别被称为能取和所取。 而“无漏”,则是清净的事物,包括没有执著以及执著对境的,所有能取、所取消失的境界,这也是一地以上菩萨入定的境界;除了佛的境界以及一地以上菩萨入定的境界之外,其他所有具备能取、所取的境界,都叫做有漏。 从这个角度而言,则无论是不清净的娑婆世界,还是佛陀的清净刹土,只要是有执著以及执著对境的,都属于有漏,都是痛苦的。 佛经里面所讲的痛苦,包括苦苦、变苦、行苦三种。 极乐世界没有变苦,更没有苦苦,但却有行苦。 所谓行苦,是指刹那刹那变化无常的法。 极乐世界的外器世界和内有情世界都是无常的法。 这里所说的无常,并不意味着极乐世界有一天会消失,而是从刹那的角度来说的,因为极乐世界也在刹那刹那地变化,从这个细微的层面而言,极乐世界也是有痛苦的。 极乐世界有没有痛苦,对实际修行都没有太大的影响,我们只需要从见解上作一些了解便已足够。 出离心了知有漏皆苦,是为了修出离心。 如果没有出离心,则平时所做的念经、磕头、烧香、打坐,乃至布施、持戒、忍辱等所有的努力,都只能成为世间法。 世间法所能获得的最上乘的果位,就是不堕三恶道,获得人天的福报。 除此之外,跟解脱没有任何关系。 世间的善根再多,也不能让我们超越轮回。 我们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解脱,而不是获得人天的福报。 要建立起一条解脱道,其中第一个必不可少的基础,就是出离心。 所有以解脱为方向的修行,都建立在出离心的基础之上。 如果没有基础,就不可能有后面的解脱法门,所以,出离心非常重要。 四法印中宣说有漏皆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生起完整的出离心。 首先我们必须要知道,佛陀所说的痛苦,包括内在和外在两种。 所谓外在,是指物质世界;而内在,则是指精神上的痛苦感受。 虽然外在的物质,包括山河大地等等,其本身不会有什么痛苦,但它们却是痛苦的来源,所以也叫做痛苦。 三种苦除了内外的区分以外,大家都知道,痛苦还有三种分类,那就是苦苦、变苦和行苦。 如果没有分清这三种痛苦,就不太容易理解有漏皆苦的真实含义。 因为有漏法的范围是很广的,如果仅仅把精神上的感受理解为痛苦,就狭隘地理解了痛苦的内涵,所以我们就要把痛苦分成三种。 第一种苦苦。 佛经当中关于苦苦的定义,就是存在之时能感觉到痛苦;一旦消失,就会感到幸福的感觉。 比如说,当我们生病的时候,就会觉得痛苦;只要身体康复,就会感到幸福,所以,病痛就属于苦苦。 无论是人,还是动物,所有的生命公认为是痛苦,都不愿意接受的,很明显的痛苦感受,就是苦苦。 苦苦主要是在三恶趣,在人道与天道也有苦苦,比如,人间的生、老、病、死等八种根本痛苦,就属于苦苦的范畴。 第二种变苦。 佛经当中关于变苦的定义,就是存在之时感觉不到是痛苦,但在它停止的时候,就会感觉到痛苦的感受。 变苦主要是在人道和天道。 此处所说的天道,主要是指欲界的天道。 比方,对一个从小到大都很顺利、很幸福的人来说,已经养成了过好日子的习惯,一下子遇到痛苦,就会很不适应。 所以释迦牟尼佛认为,前面的幸福,也是一种痛苦。 佛陀告诉我们,只要是有漏的,即便是快乐的感受,也属于痛苦。 从苦苦的角度而言,变苦就是快乐,比如,健康与生病比较起来,健康就是快乐,但从变苦的角度来说,它就是痛苦,因为一旦失去了健康,就会感觉到痛苦。 凡夫所认为的幸福快乐,也是一种临时性的短暂无常之法,由于会导致以后的痛苦,因而也是一种痛苦。 第三种行苦。 此处所说的“行”,与“诸行无常”当中的“行”是一个意思,即指所有因缘而生、有因有果的法。 所有的“行”,都是痛苦的。 佛经当中关于行苦的定义是:无论它存在还是消失,都不会觉得痛苦,但却会引发其他的痛苦,因而称之为行苦。 行苦主要存在于色界和无色界。 色界和无色界的众生,不会有很明显的生、老、病、死之类的痛苦,以及健康、长寿之类的快乐。 这种境遇,与它们的前世有关,因为投生到色界和无色界的因,就是一种禅定,而禅定本身,是很细微、很平静的,所以在投生色界和无色界的时候,也不会有粗大的感受。 虽然色界和无色界没有痛苦快乐,但却是无常的,所以,这两界的众生只会有行苦,而不会有苦苦和变苦。 总而言之,从三种痛苦的角度来看,三界六道都是充斥着痛苦的。 佛教既说有漏皆苦,同时又承认暂时的幸福,痛苦是绝对的,幸福却是相对的。 通过观修有漏皆苦或轮回痛苦,就会生起出离心。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慈诚罗珠堪布 发布时间:2019-09-28 15:16:54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7:47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6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