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方广佛华严经·善财童子》白话文 内容: 1、一青年的参访者金黄色的夕阳,从娑罗林的一角,斜照大塔寺的红墙碧瓦。 半天的紫霞,半轮淡月,在一缕缕的炊烟中,描出了美丽的图画。 盛极一时的大塔寺,这时候又回复了平时的一切,照样的敲着断断续续的晚钟。 山门外有一位十六、七岁的青年,悄悄的立着。 他的体格容貌,是那样的强毅、和蔼、英明! 一身洁白的衣服,越发显出他的真诚与纯洁,像清水池中的新艳的莲花! 他望着紫霞半月,眺望那大道的尽头。 天色快黑了,他还在望着,想着。 孟加拉国湾沿岸的福城,在两千年前,早已是船舶云集的通商海口了。 商业的繁荣,增进了居民的财富,福城人真是有福的。 城中的首富,是一位著名的出口商,大家称他为福德长者。 长者在晚年,得了一位爱子,今年已十六岁了。 孩子诞生的那一天,家里又添了几个库。 能相会卜的婆罗门,连忙说:「恭喜长者! 恭喜! 恭喜! 这是婴儿的福德,发财的吉兆,应该取名叫善财」。 善财童子的名字,就这样的被传开了。 善财长得壮健、活泼、真诚、聪明,长者欢喜得得了活宝似的。 不过有一件事常使长者耽心,就是他不爱听「发财」,简直有点厌恶。 他满意想做一位真理的商人,采集种种善法的财宝,供给那爱好真理的人们。 这实在太使老人家伤心了! 为了这,也曾流过许多眼泪,但有什么用呢? 好在他还年轻,想来加上几岁年纪,就会渐渐转变的。 善财在学塾里读书,也常去听哲人们宣讲,像大塔寺就是经常来去的。 这一次文殊菩萨来宣讲,使他发见了人生的真义。 世间充满了缺陷苦痛,为自我的占有而追求,这努力的代价是什么? 佛陀是伟大的! 声闻的独善行,还不够理想;值得赞美接受而实行的,唯有菩萨的普贤行。 这样,他在大会中站起来,立定成佛的大愿,决心学习菩萨的大行,救济众生的苦痛,一直到成佛,成佛去救济众生。 群众忙着欢送,善财也跟着欢送。 眼看宣讲团从大道走去,渐渐的远了,不见了。 信众们这才欢天喜地的,也有愁眉苦脸的,忙着赶回家去。 善财望着大道,开始感到了孤独彷徨。 学佛行菩萨道,这不该单是心中的理想,好听的辞句吧! 到底怎么行呢? 这早晚该回家了! 他们不是都走了吗? 算盘、戥子、账簿、金银、货物、吃喝、交游,父母的慈爱,奴婢的尊敬,大人先生们的好意,忙着为家庭的财富去经营享受。 不,聚敛做什么? 每年提出一分来布施,真是自他两利了! 论理,欲乐的享受,是刀头的蜜,不如闭门学道。 不知有没有享乐的菩萨道? 善财的思潮,浪也似的涌上心来。 身旁的一切,什么都忘了。 心里想:宣讲团去了,回家吧! 好自欺! 菩萨道到底怎么行呢? 他们走了,难道就算了吗? 为什么不请教文殊菩萨? 他不是还在不远的前面吗? 家庭,财富;文殊,成佛;我有两个手,却只有一颗心,到底要选择那一样呢! 大塔寺的晚钟,唤回了乱想中的善财。 善财抬头一看,哦! 金色的阳光,染成了华美的紫霞,世间的一切是美丽,是多么令人陶醉呀! 那边是一缕缕的炊烟,蒙蒙的暮色。 不,是的! 金色的光明,华美的紫霞,他们确是在炊烟幕色的黑影中颤动了。 明净的淡月,露出了笑脸。 前面是大道,文殊菩萨们是从此去的。 家呢,向后转。 大塔寺的晚钟声,使善财的心潮渐渐的安定了。 世间充满了黑暗,明月是唯一的安慰! 不再作家庭的囚人,财富的奴隶,踏上月色明净的大道,见文殊菩萨去。 在明净的月色中,走了三、四点钟,见前面林子里,透出一片光明来。 善财想,这一定是宣讲团的下落处了。 满心欢喜的走上去,果然见文殊菩萨在林下经行。 明净的月色,文殊的圆光,照得树叶也闪闪发光。 文殊菩萨见了善财,就说:「善财! 发菩提心是难得的! 从菩萨大行的学习中,去完成崇高的志愿,那是难得的难得! 你来了,好! 善财! 你要为大乘佛教的普贤行而努力,你将要和我一样的被人称美为永久的童年」! 文殊菩萨的安慰勉励,使善财充满了喜乐与光明,白天的烦扰疲累,什么都忘记了。 行过接足礼,这才合掌说:「圣者! 你是知道的,我是三界流转的苦恼者,与一切众生同样的受着世间的束缚。 我要解脱,更愿意众生得解脱。 圣者! 我要知道应该怎样学菩萨行,修菩萨行,怎样的去发动、充实、扩大、满足菩萨的普贤行。 圣者! 希望你能够教导我,使我明白大乘普贤行的一切」! 文殊菩萨在平正的大石上坐下来,这才对他说:「广大的普贤行,不完全是说明的。 长篇的理论,精密的方案,常是空虚而形式的。 这需要一面学,一面行,在身体力行中,才能得到真实的参学。 你想我给你说明一切吗? 不过,你要学普贤行,我可以教你一个基本方法,就是要从参求善知识着手。 要有广大的无厌足心,求之若渴,不断的去参访学习。 除了明眼的师友,什么都不能引你走入正道」。 那里有真善知识可以参访呢」? 善财感到很大的困难说:「圣者! 我不是说没有,是说我没有辨别的力量,不容易决定他是善、是恶。 并且,学行也该有个本末,应从紧要处行去,这还是诸圣者的指导吧」! 文殊菩萨点头说:「善财! 这倒也是真的。 你该牢牢的记着:求见善知识,是走上普贤行的不二门。 善知识的教诲,要切实去行。 此外,要从善知识的学力、德力、实行中,发见他的伟大,去尊敬修学,切不可吹求师友的过失。 参学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的不能不会,不在这上面着想,却从不相干的地方去议论或者不满老师! 这世间能有多少老师值得学呢? 总之,不可吹求善知识的过失,这是参访的第一义。 你现在既还不能辨认,我不妨给你介绍一位。 离此地不远的南方,不是胜乐国吗? 胜乐国的妙峰山中,有一位德云比丘! 你去参访修学,一定能满你的愿。 善财! 去吧! 这是半夜了,世间的一切,都昏昏的在黑暗中睡着,睡得像死去了一样。 去吧! 你该走你应走的路了! 善财! 我今天很欢喜,因为你将要与我一样,被人称美为永久的童年」! 善财听了,满心欢喜的流着热泪,礼别了文殊菩萨,开始他青年佛教的参访生涯。 2、老实念佛青年佛教的参访者──善财,接受文殊菩萨的教诲,要去参访青年佛教,从实习中深入青年佛教的各部门,认识它的各个侧面。 心里想,只要拿出不厌不倦的精神来,多多的去参访,不但可以满足自己的学程,就是佛教的真面目,也不难得一个圆满的了解。 善财这样想,所以听了文殊菩萨的指导,就立刻向胜乐国妙峰山来。 妙峰山是频阇夜山的一环,在千山万壑的起伏中,耸立起信智和合的妙峰。 妙峰山,其实是双峰,不过在双峰的高处,却合为一山。 所以山腰以下,壁立的岩石左右相向,形成天然的山门。 「双峰接引尘劳侣,一道升登解脱门」,这到了青年佛教的山门了。 善财在妙峰山中,到处去访问,总是不知德云比丘的下落。 一直到第七日,在高山顶上会见了他,他正在缓步经行。 善财恭恭敬敬的过去,行了礼,申述自己的来意,末了说:「文殊菩萨介绍我来这里,亲近大师,望大师不吝慈悲,多多的开示我」! 德云比丘照样的缓步经行,慢慢的说:「真难得! 你能为了菩萨的大行,千山万水到这里来! 我所知道的,只是我自己所实行的,就是信眼明净的普见念佛解脱门。 所以我要对你说的,就是你要老实念佛」。 「哦」! 善财口里答应,心里却有点希奇。 「善财! 你不要误会啦! 念是内心的明记不忘,既不在数珠上,也不在口头上。 像我这样的缓步经行,正念观察,便是念佛的榜样。 念佛,目的在见佛,这需要有信心,有智慧。 有了净信与明慧,才能在正念中明见佛陀的一切。 你知道吗? 信心是诚挚而纯洁的,唯有澄净,才能明彻,明彻才能现见佛陀的一切。 秽浊与动摇,智能是绝缘的,这你该是已经听见过的。 有人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 这确实是至理名言。 我自从深入了信智和合的正念,就再也不忘记念佛,念念常见一切佛。 诸佛的身相、神通,众会的庄严、佛光、佛寿,佛陀怎样的适应众生去成佛、说法,这形形色色的一切,都历历明见,如在眼前一样。 我所知道的就是这样」。 那时,善财在德云比丘的背后,照样的缓步经行,在明净的正念中,作面见佛陀的体验。 沉寂了许久,善财又请问说:「大师! 多谢你的开导! 我想菩萨行该是无边的,不单是念佛一门吧」? 「我也没有那么说。 一味念佛,那里就会成佛呢? 不过,菩萨初发心学佛,常是动摇而不定的。 要达到菩提心的坚固不退,唯有从忆念佛陀的伟大入手。 凡是能明见佛陀的,他的信念一定是坚定的,必然的能勇往直前去行菩萨行。 念佛是入佛的初门,我的本意是如此。 每一个大乘学者,都应该先从三学中去确立三原则,正信三宝,才能广行菩萨道。 从净定中做到不离见佛,确树菩提大愿像我所说的,是第一课。 此外,还要从明慧中去多闻正法,深入般若;从净戒中去入众无碍,养成入世的悲心。 你既然要普遍的深入,那么就请你穿起草鞋来,再向前参访去。 南方的海门国,有一位智慧如海的海云比丘,可说是现代唯一的佛学大家。 你向他请教,他一定能使你开发大乘的慧光,满足你的一切」。 善财听了这番宏论,加上内心的体证,真是感戴到极点。 为了进一步的参访,这才礼别了德云比丘,又向南方前进。 3、佛教的名学者海云比丘,在佛教中并不是生疏的。 他献身学问,专心的深入法句(文字),在佛教思想的研究发挥上,成绩卓著,不愧为一代的名学者。 某天上午,善财来参访他。 海云比丘开了窗明几净,面临大海的海藏楼,出来与善财相见。 善财叙过了久仰德学,专诚参访的来意以后,接着说:「我是发了菩提心的,想深入一切智海。 但觉得舍离了世间的生死,想不落小乘的蹊径,行菩提道,入如来地,这似乎颇不容易。 关于这些,久仰大师是特有见地的,今天专诚参礼,请求多多的开示」! 海云比丘微笑说:「我也不过是蠡测之见;但愿意把自己的知见,贡献我佛教的青年。 善财! 你真的发了菩提心吗」「是的! 大师」「好! 培植深厚的善根,才能发悲智的大心。 那我不妨把自己的学历告诉你」。 说着,把手向东一指说:「看哪! 这是汪洋的大海。 我在此海门国,十二年中不断的观察这大海,观察它的性质、形态、作用。 善财! 你会吗?」善财惭愧的说:「学人愚昧得很,没有理会观海的奥义,望大师明白开示!」「善财! 大乘法确是深隐的。 它不容许空谈,也不同情守文作解的经师。 所以,它是比喻的、象征的、神秘的,它是一幅昼,一首诗。 要理解它的真义,得拿出超脱的手眼来,从象征神秘的形式中,体会它平实的中道。」「哦! 那么大师莫非观察十二缘起的生死大海吗?」海云比丘点头说:「对,善财! 你是生有慧眼的。 我深刻的观察世间相,观察它的甚深广大;从现实的世间,向无限的时空去观测,只觉得它渐深渐广,深广得不可说。 这世间是丑恶的,但也有美善的妙宝。 世间海中有无量众生的意识流;业浪与爱水,形成色色不同的身相、寿命、族类,色色不同的意识形态。 属于世间的众生,住在世间:这其中也有伟大的君子、哲人、英雄。 烦恼大云不断的流注业雨,弥漫了整个世间。 这世间,不问它是什么,它确是无增无减的。 我这样广泛的观察,理解世间是十二缘起的因果,叩开了缘起法海的大门。 后来,我作进一步的观察,世间还有比海更广大,更渊深,更特殊的吗? 那时,只见海底涌出一茎妙宝莲华来,华、茎、叶、台、须,一切都是妙宝的,弥覆了整个大海。 天、龙、阿修罗(世主)他们,都恭敬的供养赞叹。 莲华上坐着一位万德庄严的如来」。 善财合掌赞叹说:「善哉! 善哉! 太不可思议了! 这又是什么意义?」「这自然是大有道理的。 缘起相海,是甚深难测的,但还有甚深更甚深,难测更难测的缘起空寂性呢! 性空是缘起内在的实性,唯有彻底的深观缘起海,才能洞见它。 你以为这是沉空滞寂吗? 不是的,凡是能广观世间相的,没有不同情世间;深入缘起性空的,没有不齐死生、等染净。 声闻行者不能广观缘起,却想深入,这自然是不堪潮流的冲荡,浅尝而沉没了。 广观世间相而深入的,才能不舍世间,又不为世间所拘,开放出大乘的行华。 菩萨是不离世间的,却不属世间;这像莲华生长于淤泥中,却净洁得可爱。 所以,只要多多的为众生着想,深深的体解性空,就不难从空出假,实行普贤的大行了。 表像菩萨净行的莲华,到底是怎样产生的」? 善财说:「怕是海底本来就有的!」「不! 这是反缘起的邪见,莲华是如来无上善根所起的。 如来是诸法的如义,通达性空如如,正见性空的如幻缘起,如梦如幻的清净业力,发生菩萨的行华。 大行的净业,不能离开空慧,所以是无诤法门所庄严,无为法门所印定的。 为一切世界一切众生而行无边的大行,这就是莲华的遍覆世间大海了。 不论从宗教的或者政治的观点去看,唯有这样的佛弟子,才能受世主们的敬信赞仰。 等到菩萨的因华成熟,自然就成为万德庄严的佛果了。」善财深切的理解说:「大师的深见,学人得益不浅! 现实的世间,拘恋不得确也远离不得。 不从缘起法海门中作深广的观察,不随波逐浪(凡夫),就是沉没(声闻)。 就是想截流径渡,总不免有心无力。」海云比丘说:「善财! 还有啦! 莲台上的如来,伸出右手来摩我的顶,给我说普眼解脱经。」「善哉! 善哉! 彻见遍一切一味的性空,引发大乘的行果,佛陀的一切知见,都流入大师的心海而顶戴受持了!」「是的! 我确是深刻而详备的领解了。 普眼经的妙用,可以约略说一点:普眼悟入的空性,是如来境界,与三世诸佛同一鼻孔出气。 悟了这,在实行上能引发菩萨的大行;在理论上能阐明诸佛的妙法。 它是遍入一切法门的,所以性空能总摄法门的一切。 它能净化国土;能摧破外道的邪论;能叫一切众生得快乐;能照着众生所行的,看他们根性的好尚,适应他们,开示他们。 这普眼解脱门,简直是深广无边。 我用了千二百年的时间,受持、读诵、忆念、观察,但也没有究尽。 明白点说:在性空的见地上,圆摄一切,就是资以为生的事业,也不离佛法。 总之,众生无边,众生的根性好尚无边,适应而融摄他们的佛法,自然也是无边。」「哦! 这不怕邪正杂乱吗? 像支那的孔、墨、老、庄,印度的婆罗门,或者数论、胜论,如果佛法去适应它、融摄它,广大是广大了,可不免有点不纯粹」。 「善财! 你所忧虑的是对的。 但这是神化了的俗人所能了解的吗? 这像小孩不肯吃药,把药和在糖果里一样。 既然是适应根性的,自然要分别个根本与枝末,常轨与变例:自然要从形式的底里,把握它的真义。 庸俗的佛教者,不但在支那是多少儒道化的,印度是尤其神化。 如能立足在悲慧的大本上,为实而行方便,那不但印度与支那,就是欧风、美雨,也未尝不光华灿烂,庄严着法界的一角」。 「这样,大师的佛法,是不限于佛说的了」。 「没有的事。 什么是佛说? 不违反佛教真义的一切微妙善语,无不是佛法。 所以本人每天的工作,是把从佛领受来的无量法门,一一的深入它;凡是与某一法门相顺的,就把它摄取过来,加以分门别类的研究。 不尽不实的,删修它,使成为明净的佛法。 演绎引申它的真义,在适应根性的要求下,不断的推陈出新。 善财! 我不但做这体会阐发的工作,并且每天为人演说,显示它的真义,使它发扬光大起来。 常常与人辩论,成立佛法的正义。 因此,世间众生来我这里问法的,我都能适应他,引导他深入普眼法门「善财! 你今天来了,该不会空费草鞋钱吗」! 「大师的开示,我是依教奉行的。 不离见佛与多闻正法,我总算明白了。 但关于入众无碍,还请你慈悲开示」! 海云比丘摆手说:「不行! 我只能宣说我所了解的。 入众,这实在是个难题,让我想想看。 有了,离此地六十由旬的南方海岸国,善住比丘在那边弘法,他倒是难入而能入的。 请吧! 你还是向他参访去」! 善财站起来告辞,海云比丘一直送下楼来,目送这位青年参访者的向前迈进。 4、入众无碍善财走了约合千二百华里的远道,才到了海岸国。 在路上,专心忆念海云大师的开示,作普遍而深刻的体察。 起初,打听海岸国的路向,一般人都说不知道。 好容易问着一位青年,才知海岸国就是楞伽(难往难入)道头,是海舶来往愣伽的渡头。 楞伽,是现在的锡兰。 在当时,远隔风涛万顷的海洋,说它难往难入,倒也并非过甚其辞。 自从善住比丘到这里来弘扬大法,引导众生渡过深广莫测的苦海,同登彼岸。 大众感戴他的恩德,特地改名为海岸国。 这是新近的事,难怪老前辈有些茫然了。 善财到了海岸国,逢人便问善住比丘的住处,大家都说:「大师是无所住的」。 善财想:大概善住大师是没有固定住址的,「水边林下,随遇而安」。 一天晚上,空中忽然光明普照。 善财抬头一看,只见一位仪态万方的比丘,在虚空中来往经行。 多少天、龙、夜叉们,围绕他,供养赞叹他。 这不是善住比丘是谁? 善财一眼看透了善住境界,不觉欢喜合掌的赞叹:「善哉! 善哉! 佛子是应该住于无住的,这真是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了」! 他又向善住比丘说:「大师! 我是善财,我是发了菩提心而想进修菩萨行的。 海云大师叫我来这里,敬请大师的慈训。 大师! 菩萨要怎样,才能不离三宝? 不离大愿久行去利济众生? 像净化世界,圆见佛陀,不住生死而愿意为众生受生死,这要怎样才能做到」? 善住比丘在空中,望着善财说:「是的,你是善财。 你不是窥见了善住境界吗? 可惜你只得一半,不然你的疑问是多余了。 你看我! 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一语一默,一动一静,一来一去,一行一止,什么都如法如律。 你该知道,唯有清净律仪,才能与大众无碍相处,教化利济他们」。 善财说:「那么,大师! 声闻行者的戒律,该是入众无碍的不二门了」。 「这倒也不见得。 他们只是拘泥小节,不能体大思精,不能深入缘起的空性,所以触处成碍。 他们的大众无碍,只限于出家僧团,不能与一切众生打成一片。 不能适应时空的演变,不能下顺众生,是一碍。 不能心无所住,不是着在涅槃上,就是在违顺忧喜中过活,不能上契正法,又是一碍。 障碍重重,那里说得上清净无碍? 你看我,来往经行,一切都不离性空。 你没听说过吗? 以无所得,得无所碍。 我在律仪门中彻见性空,所以得到了究竟无碍解脱门。 不但洞见性空,于心无碍;更能知一切众生,与一切众生无碍。 无碍的慧光,能知一切众生的心行;知他们的死生;知他们过去的经历,未来的前途,现在的事业;知他们的语言差别;知他们的根性。 我能无碍的知道他,所以能无碍的适应他。 应答辨的答辨,应教化的教化,应到那里去的就去那里,从没有不合时机的。 应作的就作,应止的就止,做到自他无碍,佛法常住,这不是无住中住立一切吗? 做到从心所欲的恰好,这不是神通妙用吗? 菩萨在无可住中安身立命,发生无作神通。 神通是般若的妙用天然,来去出入,无不是神通妙用。 我有了无作神通,所以念念不离虚空。 在自利方面,到一切世界去供佛听法。 在利他方面,一切众生来见我的,我都使他们住在这无碍解脱门中,决定成佛。 你不要以为困难,因为我能见他们的优胜与劣点,苦痛与快乐;我就先参加到他们里面去,形式上与他们同化。 这样的走入大众中去,结果是他们受我的感化,反而同我一样了。 我只能知道这无碍法门,上顺诸佛的正法,下顺众生的机感。 至于大菩萨们的大悲戒,波罗蜜戒等,非我所知,我怎么能说? 你还是另访高明吧! 达里鼻茶国的弥伽先生,是我的好友,你去看看他的作风看」! 空中的光明,忽然消逝,善住比丘也不知所在了。 善财静立了许久,不得已又要前进了。 5、语言学者达里鼻茶国,是达里鼻茶民族组成的。 在善财南参时,正值国力隆盛的时代,文化经济都有长足的进步。 特别是首都自在城,富乐繁荣到极点。 为了政治经济等原因,不同种族的人,都到自在城来。 南印的语言,本来复杂得很;在当时,梵语还不大流行。 所以彼此相见,常常弄得面红耳赤,互不相知。 善住比丘介绍的弥伽先生,便是适应时代的一位语言学者。 他懂得天语(梵语)、鬼语(上座部就是用这种语言的)等一切族类的语言,在自在城里教授语言学。 他是以梵语为本而综贯一切方言的,所以他不用梵文学者的摩多体文,唱道四十二字母的字轮。 他在语言的传授中,表扬大乘佛教。 他的语言学社,在市中心区,附设在一家市肆的后进。 他按时讲解,不收学费,来学的着实不少。 善财离了海岸国,一直到达里鼻茶来,访问到附设语言学社的市肆中。 弥伽先生正在讲座上宣讲,善财就杂在大众中听。 临了,上前去礼足,简单的报告了学历,就提出些问题来。 问题中,除了平等清净菩提心的保持,不感劳厌的大悲力的生长而外,特别侧重在一切法的总持上。 简单说,菩萨要到世间去教化众生,那就不能不注意──破除自己的愚痴僻见,无碍辩才,记忆力,一切族类的语言,决了诸法的实义等问题。 弥伽先生听善财说是发了菩提心的,就立刻站起来,离开讲座,五体投地的向善财敬礼,把名贵的香华,散在善财的身上,并且一迭连声的称赞他。 善财见他如此,连忙还礼。 弥伽先生在大众中不断的赞叹:「如有能发菩提心的,那就是续佛慧命,不断佛种了! 严净国土,成熟众生,这都从菩提心来。 了达一切法,信解业力,实行,大愿,从离欲到智能明净到解脱,这在发了菩提心的人,必然要成就,可说等于成就。 所以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就是初发心不久,也为一切贤圣与世主们的护持称叹。 这因为不但他自己的德学可敬,他现在或将来,必能使一切众生舍离恶趣,使人类远离众难,解决贫穷,享受天人的快乐。 使他们亲近善知识,听法,发菩提心,成为超人的菩萨。 善财! 菩萨为一切众生所作的事业,是难得的,难遇难见的,他是众生的父母,是众生的拯救者依止者。 已发菩提心的人,应怎样的自尊自强,感觉自己责任的重大! 一般人遇见菩萨,应怎样的尊敬他,重视他」? 弥伽先生的一番赞叹,大大的加强了善财的菩提心与大悲力。 他又说:「善财! 说到普入一切法的总持,你可以留心观察」! 只见他把口一张,吐出种种的光明,光明中来了一切世界的众生。 善财心想:「弥伽先生的号召力,着实不小」! 弥伽见有缘的众生来了,就给他们分别解说轮字庄严经,这是他的精心杰作。 轮字经中,探讨一切语言的根本音,分为从阿到荼的四十二字(字母),此外无非四十二字的支流。 根本字的结合,孳生一切的语言文字,所以叫字轮。 因字的结合而有语言,因语言的诠表而有名,因名而有所诠的义。 众生因长久而复杂的嬗变,成为种种惯习的名义,觉得彼此间格格不通。 如果直探根本音韵而洞察他变化的法则,那就不难触类旁通的持简驭繁,获得增强记忆、辨才、通晓各种方言的能力。 同时,一般众生因语言的不同,影响他思想生活的不同而引起隔碍固执,循名执实的倒见,也不难一扫而空,转入大同平等无碍的大乘。 当时大众听了,都直接间接的不退菩提,成为大乘佛教行者。 弥伽这才重升讲座,对善财说:「我成就了妙音解脱门,能分别一切众生的语言,你方才看见的就是。 我把语言作佛事看,在语言中化众生。 语言境界,可说是深广如海。 大菩萨们能从语言学的深入中,了解众生的种种想(表像力);经比较联合抽象的种种施设;制为种种的名号;名号的结合,成为种种语言。 语言中有种种显了或深密的含义,在句义的解说上,句法组成的次第上,都深入彻底。 这些,我也不能彻了。 我看,你应当贯彻初衷,再到诸方参学去」! 善财礼谢说;「圣者的意见,我诚意的接受。 此后,我一定要深入文字语言的底里,也一定要贯彻参访无厌的本衷」! 善财在弥伽先生那里,得到了举荐的善知识,才辞别了出来。 6、自净其心是真佛教弥伽先生介绍善财去见解脱长者,善财却不急急的去寻求解脱。 一路上游方观化,思惟善知识的教授,大大开发了无碍的慧光。 这样不住的游行了十二年,才在住林国会见了解脱长者。 一见面,善财心里充满了难得的欣幸,有说不出的快慰。 行了礼,说:「圣者! 我是发了菩提心的。 我渴仰佛陀的圆满庄严,想悟解佛陀的正法,与一切菩萨同心同德,我是专为此事而来的。 听说长者能用种种的方便,阐述自己所得的法门,使听众们的内心,也能破除迷倒,拔出犹疑的毒箭,照明阴闇的稠林;把内心洗得洁白清净,弃舍谄曲心,断绝生死心,在无明的执着处、染爱的系缚处,把自心解脱过来,转向佛境,住在大慈大悲中修习菩萨行。 这净治内心的烦恼稠林,安住慈悲的解脱,愿圣者慈悲教导我」! 解脱长者笑了说:「此是住林国,我就是解脱。 这一切本地风光,还不够明白吗? 哦! 你是专求佛境的,我可以从此引导你,你看着吧」! 那时,解脱长者就入起定来。 变了,变了,只见解脱长者成为微妙的清净身,身上表现了佛国的一切。 见化主如来,在种种世界,示现了在兜率天、兜率宫殁、住胎、诞生、在宫中、出家、往菩提场、破魔、成佛、请转*轮、转*轮、般涅槃、分舍利、起塔庙等佛事。 所化的众生,有种种的族类、欲望、事业、语言、根性、烦恼习气。 所化的地点,有微小的,也有广大无限的。 如来用了种种的神通、言辞、音声、辨才,作大师子吼,为众生说法。 这形形色色的一切,在解脱长者的身上,清净无碍,却又毫不杂乱。 善财都看得明白,听得清楚。 解脱长者出了定,回复他的本来面目,对善财说:「我所契入的,叫如来无碍庄严解脱门。 我体验了我外无佛,万佛皆备于我。 我在定中,要见佛,就随意能见十方十佛刹微尘数的佛国众会。 关于这,我好好的参究过一番。 十方如来到这里来吗? 我去吗? 不,如来并不来此间,我也并不往那边去。 这样,我彻悟了能见的心,所见的佛,都是如梦、如影像、如幻、如空谷的回响,一切都是虚妄无实的缘起,本来解脱。 我更了解,一切是无自性的缘起,没有常恒的、坚固的,有什么样的因缘,就有什么样的成果。 像心中充满了杂染的烦恼,就现起杂染的一切;净化了自心的烦恼稠林,就显现不思议的佛境。 这杂染与清净,也就在此中得了个消息」。 善财听了说:「圣者! 我想:心是真实的、常住的、清净的,它就是佛。 只为了杂染的翳障,佛才转为众生。 一旦净除了虚妄不实的烦恼,众生心就是佛,与一切佛无碍。 所以要成佛,该从净除自心的烦恼着手。 圣者! 我这样理解,该不会错误吧」? 解脱长者说:「自净其心,是真(诸)佛教,结论倒差不多,可是见解上还有很大的距离。 最好,请你把心见、佛见放下来。 我说:心是梦幻非实的,佛也是梦幻而非实的。 诸佛从心想生,你以为心想是什么? 如来说得明白:心起想则痴,无想是泥洹。 是法无坚固,(诸佛)常立在于念。 以解见空者,一切无想念。 你要知道:无想念的真解脱,本来如此,没有佛可见可求,没有众生可化。 但愚痴的众生会不得,菩萨要解脱,也要众生解脱,这才巧用幻化无实的想心,觉悟幻化非实的众生。 直入无想无念的解脱还不难,菩萨偏要不碍解脱,从自己幻心的巧用中,修行佛法,严净佛刹,教化众生,立愿成佛。 要入这样的不思议解脱,才真是难得。 但这也还是由于自心具有高深的智慧,了达一切法的实相。 善财! 要得自净其心的不思议解脱,不但是深观性空,应该行善事去扶助自心的脆弱;用法水润泽自心的枯藁;用诚信、勇进、正念、不乱、智能去净化自心,强化自心,使自心光明化;用佛陀的自在、平等、无畏力,发展自心。 多多造作清净的因缘,成就福德智能的如来庄严。 我的解脱观是这样,诸大菩萨当然还有深妙的。 从这里向南方去,到阎浮提畔的摩利伽罗国,那里有海幢比丘在弘扬佛教,你去问他去」。 善财接受了解脱长者的教导,生起无限的感激。 善知识是我的慈母,他使我舍离一切的无益;是我的慈父,使我出生一切的善法! 善财悲泣流泪,辞别了南行。 7、理想的人生摩利伽罗国在南阎浮提的南端,就是现在南印的马都拉,也有译作摩利矩吒的。 善财来了以后,就各处去访问海幢比丘。 知道他的人,都称赞他,说他从海样的大悲方便中,竖起众生仰望的高幢。 善财求见的心,格外真切了! 往来寻访,在一个经行的广场上遇见他,但他并没有经行,却在身心寂然的坐禅。 善财在旁边细细的观察,见他在寂然不动的三昧中,流出利益众生的凡夫、圣人,表现了现实人生的崇高目标。 见他的两足,流出无数的长者、居士、婆罗门;从事农、工、商、学的事业,生产一切衣服、饮食、珍宝、庄严品,总之增加生活福乐的资具。 救护贫穷者,安慰苦恼者,使他们消除衣食的忧愁,充满欢喜心,走上菩提大道。 他的双膝,流出了无数的刹帝利、婆罗门:从事政治、教育,用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的四摄,训导众生,叫他们离恶行善。 他的腰间,流出无数的仙人(宗教师):说清净梵行的戒学,说诸法无自性的智学,说世间言论规则的论理学,使众生们生长善根。 他的两肋,流出无数的龙王、龙女:他们富有艺术的天才,白云、绮霞,点缀了虚空,把佛陀的道场,布置得美丽庄严。 他的胸卍字,流出无数的阿修罗王:他是著名的魔术家,因他的幻力,地震、海啸、山崩,使众生们感觉自己的脆弱渺小,因此放弃憍慢心、怒害心,不再斗诤而和乐共存了。 无常与苦难的警觉,众生们不但灭除罪恶,还厌怖生死而出离它。 有的还要自度度人,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去成佛。 他的背上,流出无数出世的声闻、缘觉:适应背佛的小乘根性,说无我,说无常,说不净,慈悲,缘起,说无所有;但那过于独善而僻居寂静处的,也为他说立愿饶益一切众生。 他的肩上,流出无数的夜叉、罗刹:看起来,他们是恐怖的,其实是世间的保护者。 他们守护善人、贤人、圣人;守护佛陀与道场;守护世间的可怜者,使他们离却怖畏、疾病、苦恼、过恶、灾横。 他的腹部,流出无数的紧那罗王、干闼婆王:他们是著名的乐师,歌奏出百千的妙乐。 乐音中,赞叹诸法的实性、佛陀、发菩提心、修菩萨行。 他们把佛陀化世与古人守护佛教的史迹,佛陀的妙法,都一一的歌舞出来。 他的口中,流出无数的转轮王:他开发宝藏,救济一切贫乏者,所以民众不偷盗;解放宫中的釆女,使男女得所,所以不邪淫;发扬仁慈的思想,仁民爱物,所以不断生命;教导民众不说诳;不挑拨离间;不恶口骂詈;也不说无益而动人邪思的巧言;教他们节贪欲;除忿怒;发扬因缘的真义,破除世俗的邪见。 用这样的十善,去教化他的臣民。 他的两目,流出无数的日天:把生命、喜乐、热烈的光明,照破恶趣的苦痛,世间的黑暗层,众生的愚昧,心中阴闇的稠林,使世界美化、净化又光明化。 他的眉间,流出无数的帝释(天主):他警觉一切天神,你们别错会了! 天国不是永生,是无常的幻灭。 这唯有福德力,智慧力,正直的爱乐力,深彻的意志力,正念力,菩提心力,才是唯一的依怙者。 他也赞叹三宝,制止修罗残酷的战争,魔王的捣乱。 他的额上,流出无数的梵天(世界的创造者):他为了世界的罪恶苦痛而焦虑,诚恳的请佛说法。 他的头上流出无数的菩萨: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方便、愿、力、智波罗蜜。 他的顶上,流出无数的如来:适应种种不同的众生,说种种法门。 像这样流出的一切,遍满了一切世界,作成办一切众生的事业。 善财观察这不思议的利益众生方便,专志一心的观察,不断而深刻的体会。 一直过了六月又六日,海幢比丘才慢慢的出定。 霎时间,利益众生的事业也不见了。 善财欢喜的赞叹:「大师! 这境界是多么深广无量! 他使一切众生出三途,离八难。 他敞开了人天的大道,享受人天的欲乐禅乐,增长世间的有为乐。 他使众生超出有海;叫他们发菩提心,修福智的资粮行,生长大悲力、大愿力,一直到成佛。 大师! 这不是我所能赞叹的,这叫什么法门呢」? 「这叫普庄严清净解脱门。 这三昧境界,实在是广大无量! 一切世界,一切佛,一切众生,这一切的一切,如果能深入此中,什么都通达无碍。 不过善财! 你也不要估价得太高了! 菩萨的伟大还多着呢! 离此不远的南方,休舍优婆夷在海潮区的普庄严园布教,你可以到那边去,请问他怎样学菩萨行,怎样修菩萨道。 我想,你一定要大有所得。 去! 再见吧」! 善财听了,欢喜踊跃的告辞南行。 8、悲海情潮海潮处,在摩利伽罗之南,是个滨海的区域,隔着保克海峡,与楞伽岛相望。 为了了解佛教,实行佛教,善财又不辞跋涉到这里来。 热辣辣而多少带点凉意的海风,不断的吹着,掀天撼地的狂潮在怒吼。 「洪波鼓冥壑,无有断绝时」! 狂潮不已的冲动,吞没了一切,也摄受了一切。 风声与潮音的交响,世间是雄伟而和谐! 善财在这里,独往独来的洞观一切,没入这一切中;他没入一切的底里,体验一切的秘密。 优婆夷是佛教的在家女弟子;休舍(希望)是无限的情潮:大乘佛教的圣者,到底希望些什么? 这确是值得参究的问题。 善财这样一边想,一边走,渐渐的到达了普庄严园。 园在一带平坦广阔的高地上,四周绕着众宝垣墙。 善财从空敞的园门进去,只见一行行的宝树,妙华盛开;氛氲的香气,从微风中送过来。 微风掠过树枝,发出悠扬美妙的音乐。 林子里到处是池沼,满满的八功德水,又芬香,又清澈,连池底的金沙与错落的宝珠,都明白可见。 戏水的凫、雁、孔雀、鸳鸯,悠然自得的在池中游戏;有时,也偶然的唱一曲「定水湛然满,浴此无垢人」的雅歌。 池侧有七宝阶道,上去有栏杆;栏杆外,宝树间张起了宝网与宝帐,这是澡浴者的休息处。 此外,种宝莲华的陂池,也着实不少。 园中有不少堂阁,都非常的富丽堂皇,尤其是庄严幢宫──休舍优婆夷的住宅。 海藏宝平铺的地面上,立着琉璃柱,盖上阎浮檀金的黄瓦。 宫中射出摩尼的光明,光中充满了妙香;香、光庄严了普庄严园的一切。 善财抬起头来,见虚空中来去的云霞,是香、华,是璎珞、宝鬘,两旁像礼敬的天子、天女,中间是远来听法的菩萨。 善财走进了庄严幢宫,见无量的宝华座,陈列在宝光妙香与悠扬的音乐中。 中间,休舍优婆夷坐在真金座上。 她戴着珠网冠、金钏、师子宝的耳珰,绀青色的长发,散散的垂在背后。 身上披了摩尼的璎珞宝网。 这里,聚集了无量大众,都是从各方来亲近她的。 善财上前去行礼,照例的敍述自己的来意:「圣者! 我已发了无上菩提心,可还不知应该怎样学菩萨行,怎样修菩萨道。 听说圣者能善巧的教诲,特地过来亲近,希望你肯指示我」! 休舍优婆夷望着善财说:「你就是善财吗? 前几天文殊菩萨来这里,他还提起你呢! 善财! 我得了离忧安隐幢解脱门,我达观世间的一切。 凡是来这里见我色相的,听我音声的,纪念我的,或者与我同居共住的,给我服事的,都不会空过。 他们一切的病苦除灭了,烦恼远离了,进入无碍的清净。 我增长他们的善根,引他们走入功德之门。 你想! 那些不种善根的,不近善友的,不蒙佛力护念的,他们能来这里亲近我吗? 善财! 我告诉你:我这里,十方诸佛经常来说法;我常常见佛闻法,与一切菩萨共住。 我澡浴三宝的光明,得不思议的解脱。 我不知什么是值得忧虑怖畏的! 这宫中的大众,与我同行同住的;其它只要加入普庄严园的,都是不退大菩提的圣者」。 善财见闻了这一切离忧法门,不觉坦然安乐说:「圣者! 这是何等微妙不思议呀! 圣者! 你有这样功德,从发菩提心到现在,有几久了」? 「这不成问题」。 休舍优婆夷直率的说:「我记得,从燃灯佛推上起,我在三十六恒沙佛的法会中闻法修学;再向前,我也记不得这许多。 总之,菩萨上求下化的慈悲大愿,是无量的;从大慈悲愿门去修行,也不能用时间记算它;因修行而产生的三昧力,总持力,智力,通力,辩才力,感得的清净身,都不可限量。 发心所引起的一切,是那样无量,你想能有最初发心的限量吗」? 善财说:「圣者! 是的! 我的疑问,确乎是多余的。 这像大海的波浪,是无限不已的波动,追问它最初的波动,岂不太傻了! 圣者! 我相信你是快要成佛的;你自然知道,还要经过几久,就要证得无上菩提呢」? 这一问,休舍优婆夷与在座的大众都笑了。 善财! 「这还是不成问题! 不论是众生识海的爱浪,菩萨智海的愿浪,同样是无限而不已的冲动。 向前推,既不能得发心的始量,向后望,能有成佛的终量吗? 你莫把菩萨发心的心量局狭了? 发心的愿望,是教化一切众生,严净一切国土。 为了满足这样的大愿,所以要遍往一切佛国,供养一切佛,参加一切法会,护持一切佛教;所以要知一切世界的成坏;要知一切众生的心,根性,往业与现行:要灭尽一切众生的烦恼,习气。 菩萨无限而不已的愿望,为了一切的一切。 所以,如果一切世界的严净完成,一切众生的解脱完成,我的愿望或者可以满足了。 但是,你想我愿望的一切,这一切有限有量吗? 从事无限世间的净化,无量众生的解放,我的心整个在这点上,不舍世间的众生,直到无尽的永远。 我希望如此,你说我考虑成佛的日子吗? 为一切众生而大愿不已,精进不已,我从世界与众生中,获得无上的安慰。 这是离忧安隐幢的真谛,那些急求自证者,是怎样的热恼忧怖啊! 善财! 海潮处的佛教,是力的,狂热的,你可以多多去参访! 在离此不远的南方,那罗素有毘目瞿沙仙人,伊沙那聚落有胜热婆罗门,他们的作风与我不同,但同样代表佛教的真谛。 好在相去不远,天气还早,你今天就过去吧」! 善财接受了她的指示,依依不舍的告辞出来。 9、冲破时空的限碍善财从普庄严园出来,看看天色还早,就直向那罗素(不懒惰)地方来。 转过一个山坡,见山坳里茂林修竹,华香鸟语,好一个清凉自在的世界! 樵夫们指点说:「毘目瞿沙师徒门,在那右边的栴檀林里」。 善财就穿过竹园,向栴檀林来。 只见毘目瞿沙仙人,三十上下年纪,头上结了丫髻,穿着树皮衣,坐在青绿的草座上。 他的学徒们,有着鹿皮衣的,有着树皮衣的,也有编草为衣的。 一个个头挽环髻,在他的身前身后,坐着走着。 善财恭敬的过去参礼毘目仙人望着他的徒众说:「难得! 难得! 这位遍参诸方的童子,已发了菩提心。 他要予一切众生以无畏,要深入佛海;光耀智能的朗月,照明世间的黑暗,消灭他的毒热」。 仙众们听了,非常的钦佩善财,大家把香华散在他身上,向他致敬说:「可爱的童子! 可敬的童子! 我们敬祝你前途的光明。 你必然要救护一切众生! 你是福德山,智能山,也是明净的智日。 我们相信,福德与智慧,必将因你而普及到世间」! 毘目瞿沙在旁说:「是的! 你们的敬赞是对的。 凡是发心的圣者,他必然要圆净佛道」。 善财在礼拜的时候,受到仙众们的敬赞,也没有否认,只是感觉自己责任的无限。 他用微笑敬答仙众们的好意,用诚敬谦和向毘目瞿沙请教。 毘目瞿沙说;「我得了无胜幢解脱门,你要了解它,请把右手伸出来」! 仙人用右手紧握善财的右手,刹那间,善财自觉力量充满了身心。 觉得自己已到了十方十佛刹微尘数的世界,见佛刹、众会、佛陀的庄严;见佛陀适应众生而说法,一字一句都受持不忘。 善财又自觉在这一一世界的一一佛会中,或是一日夜,或是半月一月,百年千年,或是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劫,在那里见佛、闻法、修学。 善财深入了无胜幢解脱,不再为悠久的时间,广大的空间所胁制,获得普摄诸方与三世无尽的慧光。 他金刚一样的坚固不拔,粉碎一切的障碍。 智慧的一切明净(普庄严),引出无限的精进,体现净化一切又融摄一切的如空的佛智。 仙人把手一放,善财立刻见自己还是旧样的善财,还在那罗素的林中。 仙人笑问道:「善财! 你还记得吗」? 善财礼谢说:「这是圣者的慈悲,是圣者胜过一切,一切不能胜过的大力」! 「善财! 我所证知的,就是这突破时空限碍的精勤。 你的前程无限,你该不断的前进」! 善财参过那罗素,又向伊沙那聚落来。 10、烽火连天善财在路上,听说伊沙那(长直)的形势不大安定,现在正陷在狂热的骚动中。 一住直前的长期苦干,从路人的表情看起来,着实有点忧虑。 善财呢,为了菩萨行的修学,顾不得它是否在骚动,为什么骚动,决意向伊沙那来。 问起胜热婆罗门,知道他就在不远的前方。 善财翻过了东南大山,只见胜热在不顾一切苦痛中修行。 假如说苦干,这是苦干的榜样了。 满山满谷的大火,前方后方,南方北方,延长扩大起来,成为严密而猛烈的火网。 大火中白刃相接,筑成剑树与刀山的高峰。 胜热与他的同行者,踏上高峻的刀山,跳入火网去。 刀山与火网,似乎是他们的安慰。 善财一见,不觉有点战栗,远远的赞叹下拜。 胜热见了善财,不息的挥手狂呼:「童子! 来! 你说;菩萨有隔岸观火的吗? 来! 你要学菩萨行,修菩萨道,这不难;你能踏上刀山,向大火直跳,我保证能满足你的一切。 站得远远的敬礼,这有什么相干? 你是菩萨,是童子,那么来! 快来! 快来」! 这时,善财不免狐疑而踌躇了。 人身难得,见佛闻法得善知识的指导,是难而又难。 登刀山,入火聚,这不会丧失生命吗? 没有这人身,凭什么修行度众生! 这怕是魔化的恶知识,是反佛教者,他将引导我走上毁灭,走入恶道,障碍我的修学。 善财这么一想,不觉浑身战抖,准备立刻退下来。 「善财! 善财! 你千万不要那样想」! 善财一怔,抬头见云霞缭绕的虚空中,十千梵天在呼唤他。 「善财! 这是圣者的金刚般若光;他坚强而勇猛的精进,从没有后退。 他要消灭世间的一切贪欲、邪见,解脱老死的怖畏。 你认为人身难得:这自然是难得的。 但生命是无限的无限;在生命洪流中,这渺小的一生,算得什么! 你太为这一生打算了! 你不要狐疑,我们,你该是知道的。 我们自以为是自在者,是世间的创造者,应该支配世间,是世间的最优胜者。 但是胜热婆罗门的苦行,刀山火光震动了我们,使我们忧虑惊惶,寝食不安,拜倒在胜热的跟前。 他呵责我们:你们凭什么创造世界,支配世界? 他灭除我们的邪见狂慢,教我们在大慈悲的广大心中,发菩提心。 你想:他是魔化的恶知识吗」? 梵天还在劝导,魔王也在虚空中出现了。 「善财! 你不该怀疑善知识! 你可以想我们,障碍他人的解脱自在;凡是要超出我统治的,我就千方百计的障碍他。 威胁引诱,唱道和平正义而又为自我的权益而战。 总之,隶属我的,就是善,是自在,解脱,就是真理。 但是,婆罗门的苦行,刀兵的火光,使我们的一切,就是崇高的宫殿,尊贵的王冠,也黯淡无色而摇动了。 我们开始醒悟,不再乐着统治世间的自由,到婆罗门那里去请教。 从此,我们不再障碍他人的进步为善,发菩提心。 这样的善知识,你是可以毁谤的吗」? 他化自在天与化乐天,也在空中高呼:「我们利用他人而得的自在,物质的欲乐,是怎样的虚伪! 唯有胜热婆罗门战火的光明,使我们走上真自由,真喜乐」。 兜率天也在月光下出来了:「善财哪! 圣者的功德不可思议! 我们落在自我的解脱中,狗咬枯骨,自以为少欲知足;受了虚诳知足的蒙蔽,不再为无限的光明而努力。 胜热的苦行,拯救了我们,击破我们的懈怠。 我们走出自己的殿堂来,不再想须臾苟且。 我们从胜热那里,了解少欲知足的真谛,获得无限的欢喜」。 东方的空中,三十三天与他的眷属也向善财说:「善财! 我们敢凭自己的经验向你作见证。 我们生在天朝,从来天国的荣华,使我们憍慢放逸,沉迷在金粉的欲乐中。 连释迦佛的教授,也大半遗忘,很少能把它放在心上。 阿修罗不断的侵略,不得已高唱和平,文饰自己的懦弱。 我们快要从天上落在地上,亏了胜热婆罗门的苦行──刀、火,才恍然警觉。 我们不敢乐着天国的五欲,接受他的指导。 一切在无常演变中,过去的光荣,瞬息的过去,未来的需要现在来创造。 我们舍离自我的欲乐、憍慢、放逸,在不断的恐怖中,坚固我们的菩提心」。 三十三天在劝告善财时,把许多曼陀罗华,华雨缤纷的散在胜热的身上。 虚空中,隐隐的神鬼都现出身来。 海国的龙王,好作空中袭击的迦楼罗,醉心音乐与跳舞的干闼婆、紧那罗,一个个的忠告善财。 天色忽然黯淡了,庞大的丑类,身长八万四千由旬的阿修罗,从东洋大海站起来,一手摸着太阳,发出呀呀的怪声:「善财! 他是否魔化的恶知识,我把自己的一切告诉你,你可以自己考虑。 我们住在东洋,虽然与天朝有着姻戚的关系,但猜疑憍慢,无限的贪欲,促我们经常向天国进攻,想掠夺占有天宫的一切。 有时,损兵折将,战战兢兢的躲在藕丝孔里;有时,美女成为天宫的舞女。 但野心不死的我们,还是不断的向天朝骚扰。 自从胜热婆罗门的苦行,扇起熊熊的战火,火光震动了我们的老家。 大海狂啸了,大地震动了,我们自负的力量,什么也不再存在,我们觉悟而忏悔了! 舍离了憍慢、放逸、谄诈、虚诳,从胜热婆罗门的教诲中,获得佛陀利他的十力」。 那时,山谷中,树林中,虚空中,一群群的夜叉、罗刹、鸠盘茶,他们都现身说法:「善财! 刀山,大火,是反佛教的吗? 你想:我们从前,假借天帝的意旨,吸人的血,吃人的肉,不要说脂膏,有时连枯骨也要吃。 世间咒诅我们,怨恨我们,我们反引以为憍傲。 胜热的刀锋战火,消灭了我们的鬼性,我们高呼圣者慈悲! 我们是愿意忏悔的。 我们生起慈愍心,对众生不再敢恼害。 忏悔过去的一切,成为佛化的新人」。 空中又有天人在歌唱,他们礼敬胜热婆罗门,欢喜中流着热泪:「圣者! 过去我们过的是什么生活? 阿鼻等八大地狱中,受赤火的焚烧;八寒地狱中,受狂风、大雪、坚冰的酷虐。 我们是饿鬼,贫穷困苦,一切都不是我们所能享受的。 我们是畜生,无条件的忍受他们的宰割。 唯有圣者刀山火网的光明,解放我们,使我们的痛苦休息。 我们真诚的感戴你,信仰你,服从你。 现在,我们是从地狱的底层生在天上,享受天堂的幸福。 我们知道你的恩德,愿意永远的瞻仰赞叹你! 从你修学佛法,发大菩提心」。 香华堆满了刀山火焰,歌音充满了虚空。 胜热婆罗门照样的登刀山,入火坑,善财却惭愧无地而忏悔了。 他向圣者作礼说:「圣者! 我是童子,我是幼稚愚痴。 我怀疑你,心中诽谤你,这一切的错误,愿圣者容许我的悔过」! 胜热说:「是的,善财! 你真是童子,幼稚愚痴。 你应随顺善知识的教诲,一切无疑。 应当忏悔。 佛法中,有罪当忏悔,忏悔则安乐」。 善财听了,从欢喜中涌出无畏的精进,大踏步的走上刀山,投入火网中去。 一到中间,接触了火光,不觉说:「奇哉! 奇哉! 刀山与火聚,竟是这样的安乐」! 胜热说:「这是你自己所证得的。 在不碍性空的般若中,为解脱众生的苦痛,上刀山,入火聚,才是菩萨的快乐自在,这是我的无尽轮解脱门。 大菩萨的大精进,还多得很,我也不明白,你该再向南方前进。 师子奋迅城的慈行童女,你可以参访去」! 善财感激善知识的开示,热泪横流的别了出来。 回望伊沙那的火光,似乎比方才更旺盛了。 11、佛化的美术教育者伊沙那的教学,使善财不再固执的偏着在佛陀,众会与清净的国土上。 他刺破了分别的想网,知道众生是无我的。 一切音声色相,不过是空谷回响,镜中人影,本来无碍,用不着取这个,舍那个。 善财的智能,显然是更深刻而无碍了! 到了师子奋迅城,问起慈行童女,这才晓得她是师子幢王的女儿。 善财想:王宫,尤其是深宫中的公主,这比不得平常百姓家,可以自由去访问,这怎么办呢? 想了好久,也还是毫无办法。 后来想,不如到王宫左右去看看,说不定会碰出点机会来。 于是善财沿王宫路走去,只见男女老幼,一路上拥挤非凡。 善财问起路人,大家说:「我们是进宫去听慈行童女说法的,你难道不想去吗」? 善财听了,真是喜出望外,万料不到师子幢王的王宫,能让老百姓自由出入,能作为教育民众的所在,这是多么平等,多么无碍呀! 善财杂在大众中走,无暇去参观广大精美的全部王宫,一直向说法的讲堂来。 讲堂的建筑,华贵富丽而且很特别。 地面铺着平正的玻璃,琉璃柱,金刚石的墙壁,阎浮檀金的栏杆、窗子,嵌满了光明闪铄的摩尼珠。 墙壁上挂着各式各样的宝镜,也是有嵌的。 顶上张起无数宝网,网上挂着金铃。 善财进了讲堂,见慈行公主坐在宝座上。 她的皮色像真金,配上绀紫色的眼睛,绀青色的头发,确是一位标准的印度美人。 她操着流利的梵语,深入浅出的为大众演说。 善财上前去顶礼,请问菩萨道的修法。 慈行说:「善财! 你问菩萨道吗? 千闻不如一见,你先看看我这殿堂的庄严看」! 善财听了,便注意到讲堂的一切。 只见一一壁中,一一柱中,一一镜中,一一摩尼中,一一金铃中,都现出种种的图像来。 如来最初发心;他在修菩萨行;怎样满足他的大愿;菩提树下成佛;大转*轮:树下北首而卧的是入涅槃:这一切佛因佛果的图像,水中月影一样的隐约而明晰。 如果要修学菩萨道,这便是榜样了。 善财细细的观察了一番,又向慈行行礼。 她说:「我所弘扬的,是佛化的美术教育,也就是般若的庄严解脱门。 善财! 你不要以为希奇,这并不是我创作。 从前我在三十六恒沙佛那里修学,他们都用不同的方法,引我深入这个法门。 我修学充满法喜的正法,是这个;我也弘扬它,使众生得到乐趣充满的佛法。 为了这,他们都叫我慈(与人乐)行。 我深入这美化的般若中,获得普门陀罗尼,一切都总持不失。 我所能说的,就是这样」。 善财听了,礼谢公主的开示,欢欢喜喜的退出王宫来,起身到三眼国去。 发布时间:2022-12-18 09:14:08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42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68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