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罗云忍辱经》白话文及注释 内容: 《罗云忍辱经》白话文阿难说:我是这样从佛那里听闻的。 有一天,佛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中。 那天,鹙露子(舍利弗)和罗云(罗睺罗)在一起。 他们在天蒙蒙亮的时候,身穿法服,手中拿着相应器具,入城乞食。 那时,有个轻薄的人,正逢那两位贤者。 他心念道:佛陀第一出家弟子和罗睺罗在乞食。 想到这里,即生起歹毒恶念。 他拾了地上沙土,放在舍利弗子的钵中。 不但如此,还敲击罗睺罗的头。 僧师舍利弗看见血从罗睺罗头上流下,弄脏了面容,说道:作为佛弟子,要留神啊,不要心怀恶毒,应以慈心怜愍众生。 世尊常说:能忍之人,心中最舒畅。 世间也只有智慧人能做到。 我听了佛法戒律后,终身不违犯。 我控制住自己的心,以忍为宝。 若是放纵内心去行恶,就好比自投火中。 愚昧人把傲慢的偏见,称之为才能。 他们不在乎播下的殃祸,会反过来害自己。 放纵自己心的,祸殃重于须弥山啊。 那人在寿终后,将面临罪恶的惩罚,即使十六分之一的恶报,也不会减少。 愚昧人对持戒出家人行恶,犹如拿着火炬逆风而行。 不舍弃痴狂和愚昧的,必被火烧身。 恶人自以为有智慧,如同比丘依靠沙门四道修行。 作为佛弟子,要常常降伏自己的心。 恶念一旦生起,即要灭除掉。 天神、帝王,被称之为勇者中的勇者,他们虽说多有能力,但也不如能忍恶之人。 能忍之人的能力,无上最胜。 罗睺罗见血从头上流下,淌在面容上,便近水洗去了血。 他自言自语道:我这片刻间的痛苦,如何比得了那罪人的长久受苦。 因为这人的罪恶,所以这地也成了罪恶之地。 悲哀啊,拿那罪人有什么办法呢? 我除此以外,没有怨恨心。 佛是我的尊者,教授我大慈心。 狂乱叛逆之人,志向凶残。 而沙门默默地忍受这些,以成就高尚品德。 如狼般残忍的恶人,受到愚昧人的敬仰。 而沙门守心容忍,却被狂乱愚昧人轻贱。 我难道因为那人的罪恶,也跟着一起作恶吗? 真理在无边地轮转着,状况岂会一直这样延续? 我想以佛至真的经法,去教诲愚痴迷惑之人。 却好比拿利剑割腐臭的尸体,尸体并不知道痛。 不是剑不锋利,而是死尸无知。 又好比空中降下甘露,喂肮脏的猪。 猪舍离而去,不是甘露不美味,是这臭虫不珍惜。 以佛法真理,去教训世间凶恶愚昧人,不也是这个道理吗? 师徒二人一起回去。 他们吃完饭,洗了钵,洗了手,漱完口后,一起来到佛所,向佛足叩首。 舍利弗退后坐着,将事情本末向佛陈述。 世尊说道:那人恶毒的心兴起了罪恶,罪恶兴起后又令他走向衰败。 那轻薄人命终后,灵魂到了半夜,将进入无择地狱中。 那地狱中的鬼,无不将毒痛追加在他身上。 如此历经八万四千年,罪人才能命终。 命终后,灵魂投生成大毒蛇。 毒蛇体内的剧毒,反过来侵害身躯。 罪人终而复始地承受着蛇身,恒吃沙土,直到一万年,才能离开蛇形。 罪人因为对持戒人心怀毒恨,所以遭报承受毒身。 又因为把沙土倒在钵里,所以世世代代吃沙土,直到死罪的报应结束,才能脱离这果报身。 罪人投生为人时,在母亲胎内就常有重病,家中财产因此日日损耗。 那孩儿出生后,性格顽固,智商愚钝,甚至连手脚都没有。 他的亲人感到惊恐怪异,就连整个宗室都是这样。 他们问道:这是什么妖怪? 它的到来是不祥之兆。 他们拿起孩子,丢在街上。 来往行人看到孩子后,无不感到惊讶。 他们或拿瓦石扔他,或拿刀杖打他的头,或踩踏孩子的脑袋。 孩子受了无穷的痛苦,直到十天、或一个月才死去。 孩子死后,灵魂随即又再次投生,却仍是没手没脚,顽固愚钝,如同先前。 如此这般,直至历经五百世,重罪才得以消灭。 罪人之后投生为人,常患头痛。 世尊又说:舍利弗。 人处世,正是因为不能忍,所以所生之处,不能值遇佛出世。 不忍之人,违背佛法,远离僧人,常在地狱、恶鬼、畜生中终而复始,因此总有劫数等着他受。 不忍之人,即使得缘于前世遗留的福报,出离为人,也是继承原先本性,恒常愚昧。 不忍之人,随着性子,凶残地害人。 他内心妒嫉圣人,谤毁至尊者。 不忍之人,为人丑陋,被人众恶憎。 不忍之人,出生贫穷,仕途得不到迁升,事实与心愿相背。 不忍之人,得不到天神、圣贤者的护佑相助。 他夜晚常作恶梦,妖魔鬼怪首尾相续。 不忍之人,祸患纵横飞来。 他所在之处,都不得安宁,常担心害怕。 这一切的因由,都是缘于不能忍,不能降伏自己的心,被恶心指使着所致啊。 修习忍恶之人,他所生之处,常得安宁,所有祸患消灭。 他期待着的事与志向相合。 忍恶之人,容颜红润有光泽,身体强壮少病,又得着财富、尊贵。 这一切都是得缘于忍辱、慈心恩惠、救济众人所致啊。 忍便是福。 修习忍的人,身体平安,亲人安宁,宗室家族和顺兴旺,未尝有不欢心之事。 智慧人深谋远虑,他们降伏自己的心,阻拦它作恶。 心会使人犯错,它破坏家庭,危害自身。 人又因为犯法,被判死刑。 从此,罪人在地狱中被烧煮,或投生饿鬼,又投生畜类。 这一切都是内心的过失所致啊。 世尊又说:宁愿被利剑刺穿腹部,截断肌肉,投身在火中。 也要留神,不要行恶。 宁愿头顶着须弥山,被压死。 宁愿跳入大海,被鱼鳖吞了。 也要留神,不要行恶。 若有人不明白这些道理,谨慎自己的舌头,不要妄言。 佛的光明之法,与俗世间相背。 世间视为珍惜的,却被真道轻贱。 清水和浊水,分道而流。 明智人和愚昧人,志向相异。 忠实人和说花言巧语的,互相为仇。 邪恶人,常嫉妒正直人。 所以嗜好欲望的,不喜好我们这些无欲无求的修行者。 宁愿吞下燃烧的火炭,也不要毁谤三尊。 忍是光明,它胜过日月光明。 龙和象的力量,虽然堪称威猛,但比起忍,也万万不如一。 七宝的光耀,虽然被世间珍贵,但也招来忧愁,以致遭遇灾难祸患。 忍是宝,它能自始至终使人获得安宁。 有人虽然布施十方,获得大福报,但也比不上忍的福报。 心中怀忍,身行慈善之人,世世代代没有怨敌。 他内心平静,终无毒害之心。 世间没有依靠,唯有忍可以依靠。 忍是安宁的屋宅,灾难怪异不生起。 忍是神力的铠甲,兵众不能加害。 忍是大船,可以载人渡过难处。 忍是良药,能够救济众生的性命。 能忍之人,有何心愿不能满足。 若有人向往成为飞行皇帝,主管四天下。 或成为第二天界帝释,以及上到第六天界,享受无极限的寿命,香洁的身体。 他所愿自然得成,犹如在家中拿东西,如愿当前。 他若想求学清净的沙门四道,便可得成,并一直存留在心中。 我今日能够得成佛,被诸天尊奉,独步于三界,都是忍力所致啊。 佛告诸位沙门:要背诵忍经,一刻也不要忘了。 要记着它,认识它,背诵它,宣讲它。 当宣扬忍的品德,以救济众生。 佛说完经后,诸位沙门皆大欢喜,礼佛而去。 《罗云忍辱经》注释沙门四道:又称为沙门四法,即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别人恨我,我不恨;别人揭我短处,我不揭他人短处。 发布时间:2022-12-17 09:02:10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43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68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