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方广菩萨十地经 内容: 大方广菩萨十地经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菩萨万人。 其名曰智幢菩萨。 法幢菩萨。 月幢菩萨。 日幢菩萨。 无量幢菩萨。 跋陀波罗等。 十六正士。 文殊师利等。 六十同意。 弥勒菩萨等。 贤劫一切菩提萨埵。 尔时无尽智菩提萨埵。 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 以种种宝华散于佛上。 白佛言。 世尊。 欲有所问唯愿世尊。 开示解说。 尔时世尊告无尽智菩萨。 善哉善哉。 善男子。 若有疑难恣汝所问。 如来当为随问解说令汝欢喜。 尔时无尽智菩提萨埵白佛言。 世尊。 菩提心。 世尊。 谓菩提心云何当知。 菩提萨埵成就菩提心。 何等为菩提心。 亦无菩提心。 萨埵亦不可得。 亦不离菩提名曰菩提心。 菩提者。 亦不可说不可见无有对。 萨埵亦不可得。 云何于此诸法当得开解。 世尊告曰。 善男子。 菩提者。 是皆言说俗数施设。 善男子。 菩提者非言说非俗数非施设。 善男子。 如菩提非言说。 萨埵及心至一切法。 亦复如是。 当作是知。 若如是心是名菩提心。 菩提亦不过去当来今现在。 所谓萨埵及心亦不过去当来今现在。 若如是知者。 菩提萨埵不可得。 彼处都无所得。 于一切法得无所得。 是名得菩提心。 如阿罗汉阿罗汉果亦不可得。 彼都无所得。 但是俗数言说有耳。 于一切法无所得。 是名得菩提心。 亦非初业菩提萨埵度义。 义名为菩提萨埵。 亦非彼心非施设心。 非众生非施设众生非声闻非施设声闻。 非辟支佛非施设辟支佛。 非菩提萨埵非施设菩提萨埵。 非有为非施设有为法。 非无为非施设无为法。 可得已得当得。 但如说法随顺故。 说一切善根等起。 当知初发心。 彼因檀波罗蜜。 犹如大地所持。 当知第二心起。 彼因尸波罗蜜。 犹如师子兽王勇猛。 当知第三心起。 彼因羼提波罗蜜。 犹如那罗延勇猛大力便。 当知第四心起。 摧伏一切诸结怨敌。 彼因毗梨耶波罗蜜。 种种善根功德华开。 当知第五心起譬如天帝释大会拘毗陀罗树。 彼因禅那波罗蜜。 犹如日轮无量光曜。 当知第六心起。 悉能除灭一切闇冥。 彼因般若波罗蜜。 本愿功德普现庄严。 当知第七心起。 如商人主将诸商人能度旷野。 彼因方便波罗蜜。 净除一切过恶所欲如意。 当知第八心起。 满足明净犹如秋月周满所愿。 当知第九心起。 一切所作皆悉休息。 譬如贫人得无尽宝藏。 犹如虚空离垢明净。 当知第十心起。 究竟一切功德彼岸。 智慧辩才无尽一切法主犹转轮王。 如是善男子。 其成就此十种心者。 是名为菩提萨埵。 摩诃萨埵。 第一萨埵。 最上萨埵。 离罪萨埵。 最尊萨埵。 然善男子。 菩提萨埵及心。 于第一义都不可得。 又善男子。 菩提萨埵初心起。 有法宝等起三摩提摄取心而生。 菩提萨埵第二心起。 有不动三摩提摄取心而生。 彼第三心起。 名善住三摩提摄取心而生。 彼第四心起。 名不退转三摩提摄取心而生。 彼第五心起。 名集华三摩提摄取心而生。 彼第六心起。 名日光三摩提摄取心而生。 彼第七心起。 名义满足三摩提摄取心而生。 彼第八心起。 名慧炬三摩提摄取心而生。 彼第九心起。 名佛见在前三摩提摄取心而生。 彼第十心起。 名首楞严三摩提摄取心而生。 又善男子。 初地菩提萨埵先睹嘉瑞。 三千大千佛土亿百千珍奇宝藏。 悉现境界。 第二地先睹嘉瑞。 三千大千佛土平如水掌。 悉现境界。 第三地先睹嘉瑞。 勇健坚强手执兵仗。 悉现境界。 第四地先睹嘉瑞。 曼陀罗风从四方来。 吹种种华普散大地。 悉现境界。 第五地先睹嘉瑞。 一切女人严具庄饰。 瞻匐华鬘。 解脱华鬘。 忧钵罗华鬘。 婆利师华鬘。 庄严其首。 悉现境界。 第六地先睹嘉瑞。 众宝浴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 有四阶道底布金沙。 澄靖清彻自见己身游戏其中。 悉现境界。 第七地先睹嘉瑞。 见左右面有大地狱楚毒峻崄。 自见己身超出此难。 悉现境界。 第八地先睹嘉瑞。 自见两肩有师子兽王。 首冠缯帛其身雄壮。 一切毒害诸恶兽等无不摧伏。 悉现境界。 第九地先睹嘉瑞。 转轮圣王大臣刹利百千眷属。 以法化导一切众生。 手执缯盖众宝百千庄严其首。 悉现境界。 第十地先睹嘉瑞。 自见作佛。 身黄金色圆光一寻。 亿百千梵围绕说法。 善男子。 是为菩提萨埵十地前相。 当作是知。 悉从十地三摩提之所出生。 又善男子。 菩提萨埵初发意地得最胜处陀罗尼。 第二地得难伏陀罗尼。 第三地得善住陀罗尼。 第四地得难当陀罗尼。 第五地得功德华普集庄严陀罗尼。 第六地得智光明陀罗尼。 第七地得胜趣陀罗尼。 第八地得八万四千陀罗尼。 澄靖司陀罗尼为首。 第九地得六十那由他陀罗尼。 无尽陀罗尼为首。 第十地得恒河沙陀罗尼。 出生无量陀罗尼为首。 是为菩提萨埵十地陀罗尼。 当作是知。 又善男子。 菩提萨埵初发意地具足檀波罗蜜。 第二地具足尸波罗蜜。 第三地具足羼提波罗蜜。 第四地具足毗梨耶波罗蜜。 第五地具足禅那波罗蜜。 第六地具足般若波罗蜜。 第七地具足方便波罗蜜。 第八地具足愿波罗蜜。 第九地具足力波罗蜜。 第十地具足智波罗蜜。 如是诸波罗蜜。 于诸地中皆悉成就。 又善男子。 有十种檀波罗蜜。 何等为十。 信根为首檀波罗蜜。 三摩提为首檀波罗蜜。 大慈为首檀波罗蜜。 大悲为首檀波罗蜜。 深心希望为首檀波罗蜜。 一切智为首檀波罗蜜。 安立众生为首檀波罗蜜。 四摄为首檀波罗蜜。 护持正法为首檀波罗蜜。 乐求佛法为首檀波罗蜜。 复有十种尸罗波罗蜜。 何等为十种。 离八难为首尸罗波罗蜜。 建立佛法为首尸罗波罗蜜。 超越声闻辟支佛地为首尸罗波罗蜜。 净身业为首尸罗波罗蜜。 净口业为首尸罗波罗蜜。 净意业为首尸波罗蜜。 庄严心为首尸波罗蜜。 人世界清净为首尸波罗蜜。 一切愿求满足为首尸波罗蜜。 不害为首尸波罗蜜。 复有十种羼提波罗蜜。 何等为十。 忍力为首羼提波罗蜜。 成熟众生为首羼提波罗蜜。 意解为首羼提波罗蜜。 深法忍为首羼提波罗蜜。 断烦恼为首羼提波罗蜜。 离嗔恚为首羼提波罗蜜。 不计身为首羼提波罗蜜。 不计命为首羼提波罗蜜。 断诸无智为首羼提波罗蜜。 观诸法平等为首羼提波罗蜜。 复有十种毗梨耶波罗蜜。 何等为十。 精进根为首毗梨耶波罗蜜。 精进力为首毗梨耶波罗蜜。 等方便为首毗梨耶波罗蜜。 念处为首毗梨耶波罗蜜。 代一切众生身所作为首毗梨耶波罗蜜。 随顺一切众生口意转为首毗梨耶波罗蜜。 不退还为首毗梨耶波罗蜜。 极精勤为首毗梨耶波罗蜜。 伏一切烦恼怨家为首毗梨耶波罗蜜。 一切智智为首毗梨耶波罗蜜。 复有十种禅波罗蜜。 何等为十。 定根为首禅波罗蜜。 定力为首禅波罗蜜。 等定为首禅波罗蜜。 诸禅解脱为首禅波罗蜜。 善法为首禅波罗蜜。 是处为首禅波罗蜜。 不乱为首禅波罗蜜。 非处为首禅波罗蜜。 害一切结使为首禅波罗蜜。 定身满足为首禅波罗蜜。 复有十种般若波罗蜜。 何等为十。 慧根为首般若波罗蜜。 慧力为首般若波罗蜜。 正见为首般若波罗蜜正念为首般若波罗蜜。 阴巧便为首般若波罗蜜。 观界入为首般若波罗蜜。 圣谛为首般若波罗蜜。 无障碍为首般若波罗蜜。 除一切妄见为首般若波罗蜜。 无生法忍为首般若波罗蜜。 复有十种方便智波罗蜜。 何等为十。 众生希望方便行为首方便波罗蜜。 安立众生为首方便波罗蜜。 大悲为首方便波罗蜜。 化众生不劳惓为首方便波罗蜜。 超越声闻辟支佛地为首方便波罗蜜。 入诸波罗蜜为首方便波罗蜜。 如实观诸法为首方便波罗蜜。 不思议力为首方便波罗蜜。 不退转为首方便波罗蜜。 降伏众魔为首方便波罗蜜。 何等为波罗蜜义。 行增进满足义。 是谓波罗蜜义。 胜妙智满足。 是波罗蜜义。 不著有为无为法义。 是波罗蜜义。 觉生死过义。 是波罗蜜义。 觉悟不觉悟者义。 是波罗蜜义。 开示一切无尽法藏义。 是波罗蜜义。 无间碍解脱具足义。 是波罗蜜义。 觉知布施平等义。 是波罗蜜义。 觉知戒忍精进一心智慧平等义。 是波罗蜜义。 决定巧便义。 是波罗蜜义。 知一切众生法性义。 是波罗蜜义。 无生法忍满足义。 是波罗蜜义。 不退地满足义。 是波罗蜜义。 严净佛土义。 是波罗蜜义。 成熟众生义。 是波罗蜜义。 觉场具足义。 是波罗蜜义。 降伏众魔义。 是波罗蜜义。 一切佛法满足义。 是波罗蜜义。 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满足义。 是波罗蜜义。 摄取一切化生义。 是波罗蜜义。 三转十二行法轮义。 是波罗蜜义。 尔时会中有天名师子幢无碍光耀。 白佛言。 世尊。 甚奇甚特。 是名一切具足。 是名究竟一切佛法功德。 世尊答曰。 如是如是诸天。 其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法正忆念者。 当知是阿惟越致菩提萨埵。 何以故。 天子。 是善男子善女人善根成熟故。 令耳根得闻是经。 一切善根成熟故。 得闻此经已。 终不离真实观。 不离诸佛世尊。 不离诸佛法。 不离转法轮。 不离海印陀罗尼。 不离无尽陀罗尼。 不离遍入众生行陀罗尼。 不离无尽光日幢陀罗尼。 不离月无垢相陀罗尼。 不离无垢等起相陀罗尼。 若菩萨得是陀罗尼者。 悉能一时变身为佛。 周满十方教化众生。 然于诸法亦不死亦不去。 而度脱众生。 众生亦不可得。 说法教化诸文字等亦不可得。 示现死生亦不生。 知诸法平等无去无来。 亦不作非不作故。 说是法时。 三千菩提萨埵得无生法忍。 复次天子。 若有读诵持是法者。 终不离息一切缠陀罗尼。 不离金刚坚强破散一切烦恼山陀罗尼。 终不离说无言普入诸波罗蜜陀罗尼。 终不离能说异名句诸语陀罗尼。 不离虚空离垢出生无尽印陀罗尼。 不离成就无量佛身一切生尽陀罗尼。 说是法时。 无量众生皆得法忍。 无量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佛说是时。 无尽智菩萨。 师子幢无碍光耀天子。 及诸大声闻天人阿修罗。 为佛作礼皆大欢喜。 发布时间:2022-11-30 15:17:27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48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66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