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对话西藏佛学院高僧吉美堪布:“念经发愿,世界和平,脱离苦海” 内容: 来源:长三角品牌研究院本文由长三角品牌研究院特邀品牌观察员供稿他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藏族人对佛学的追求几乎相伴一生心灵的圆满也大抵如此对话西藏佛学院高僧/活佛吉美堪布享受生活是一种方式,但是不能让自己的专栏变成美食only. 于是,连线西藏。 对话了本次善缘之人--吉美堪布。 他在当地是知名佛学院教授。 我说要专访,他同意了。 吉美堪布(KAN三声)隶属藏传佛教噶举派,是当地官方认证的五大门派之一。 堪布相当于国内佛学博士后到教授的水平。 吉美堪布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藏族人,从小出家,对于佛学的学习可说是伴随一生。 五部大论,密宗文本,都是基础学科。 一年学完《摄类学》《入中论》《文殊菩萨颂》《佛子行三十七颂>等佛典。 意在科学发达的社会,帮助人们减少浮躁,迷茫。 在纯净的地方,修养身心,把生活节奏放到最舒适和最慢,在他看来,造福大众,是一种人身供养。 “疫情是人创造的,人的基本病源于口。 马累了是因为跑太多,人病了是因为吃不合理。 ”虽然藏音十足,但是道理,是不掩人的。 他说西藏因为海拔较高,的确从本次疫情上是最后才被传染的。 地理环境虽然是一部分原因,但是当地的藏药也起了很关键的作用。 他说当地的藏民一般就是随身备两样。 “甘露丸”和“九黑药丸”。 这两种都是百年传承的藏地特产。 是龙树菩萨当年研究后的精华,为子孙造福的产物。 他说现在的世念,最大的痛点还是心的问题。 因为所有东西需要人创造,如果心斜了,结果和过程一定是变质的。 “人在做,天在看。 ”这句几乎耳熟能详的话,从远远的西藏传来,忽然觉得熟悉又陌生。 “信仰是不能少的,悲从心来,只有真的把贪,痴,嗔,漫控制好,人生才能进步和安静。 ”“本心要减少痛苦污染,最需要的就是修炼,禅修。 把身口意达到舒适了,心灵才会像天空一样不被污染。 ”我问他,现在的年轻人讲究乘着青春去朝拜,你觉得年轻去合适吗? 他说,西藏是加持过的地方,气候,环境,正能量都会不同。 年轻人早点来,会从中间体会满足感,这样及早提高幸福指数和信仰的力量,或者也是一种推荐。 特别是他看到真有年轻人通过7-8个月,磕长头去朝拜,为的就是,物质以外的快乐。 所有好的环境,都是眼过之处,有真善美,这样彼此舒服,谦让,向善沟通,才能让内心得到要的幸福和快乐。 我问他如果出个旅游路线,怎么推荐? 他说普通路线可以灵芝-拉萨-大昭寺小昭寺-布达拉宫。 如果时间更久建议去羊措-阿里-冈仁波齐。 冈仁波齐,是宇宙的中心,藏族当地人都要一生去一次,是释迦摩尼佛之所在,是七脉相通的地方。 去了,会感觉什么叫心灵上的真正圆满。 吃的方面,无污染的藏粑,人参果,奶茶就是当地的特属。 入乡随俗就好。 “念经发愿,世界和平,脱离苦海”,倘若如此成长,心和思想必定不可同日而语。 在藏经和那个遥远的地方,我去过,呆过,感受过。 人生漫漫,都在渡劫,都在渡己。 希望有一日,大家皆可静心屏气,学有所长。 致谢吉美堪布。 来源:腾讯新闻 发布时间:2022-11-29 16:37:18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48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66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