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说大方等顶王经 内容: 佛说大方等顶王经一名维摩诘子问经闻如是一时佛游于维耶离奈氏树园。 与大比丘众俱。 比丘八百菩萨一万。 一切大圣神通以达。 悉得总持辩才无碍。 摄三世慧至三达智。 空无相愿不中取证。 行于大慈奉无盖哀。 不计吾我以度彼岸。 通于三世无去来今。 晓一切法如幻化梦影向野马芭蕉水泡聚沫。 解于三处本无所有。 从缘对生有利无利。 若誉若谤得名失誉。 若苦若乐以过世间之所有法。 因权方便周旋三涂。 以超欲界色界无色界。 解畅道义救度一切。 诸天来侍咨受深法。 开发愚心悉入道明。 尔时世尊明旦着衣持钵。 入维耶离城分卫。 至维摩诘舍。 时维摩诘有子名曰善思。 明旦沐浴以香涂身。 体着新衣手执莲华。 与妻室俱上楼阁观作妓相娱。 宿命德本之所感应。 遥见佛来与圣众俱入城分卫。 现大瑞变以偈语妻。 所说雅颂歌佛功德。 闻斯和雅音同时今俱作众妓在其处速彻楼阁上大雄来不疑护世演光辉必以足右指蹈于城门阃百鸟诸禽兽发哀悲和声从古未曾闻如是诸妙向大雄来不疑欲导利众生今举右足指以安着门阃我今日睹佛犹宝璎珞身众妓不鼓鸣微妙可悦心三千圣无疑威德净庄严必以右足指蹈于城门阃譬如有大钵着池河水至则闻调和音周遍其土地人中天无疑大圣演尊光佛开导世间定来入城门神通化众生犹树华茂盛若干色芬葩流布极美香大龙无所疑誓愿建立本今以右足指安于城门阃普照于虚空周遍于天地日明为以蔽永不复现光一切尊无疑现威大晃耀今以右足指安于城门阃犹如诸天人住于虚空中众庶佛后从如天侍梵王愍伤世无疑尊人圣导师今以右足指安于城门阃今日观城人各慈向不恨展转相示谈如父母子孙德光无沉吟福威自庄严今以右足指安于城门阃察男女大小各执若干花叉手而自归欢悦遥散花大导无犹豫德花严饰身今以右足指安于城门阃诸天人间华遍布于虚空散华而烧香其香可意悦大勇无疑结欲入维耶离因化悦大众最胜故到此尔时善思妻室。 闻说是言心中抱恐。 衣毛为竖身内和凉。 住于兰边心自念言。 是何等神。 为天龙鬼魅反足手。 真陀罗摩休勒人非人耶。 口宣人语在其处所。 不动不摇不敢移转。 时佛往诣善思童子所居里中。 在于舍边立在门前。 善思童子见佛世尊。 即欲下楼阁往自奉迎。 心中喜悦不能自胜。 已投楼下承佛圣旨。 住于虚空以偈叹佛。 圣慧尊且住人中雄愍待用哀众生故唯受斯水浆于是世尊。 为善思说偈言。 以住真本际世俗所不达彼际无所有是为本际相善思童子。 以偈问佛。 云何住本际真本际化导无明之猗际何谓立虚无时佛复以偈。 告善思曰。 其际真本际是际则如来如审住本际了了住如是如际真本际斯则如来际犹了真本际童子住亦然善思童子。 复以偈白佛言。 无际际何际何所是际相以何权方便名曰为本际于是世尊。 睹见善思心欲畅了解道无处。 告于善思童子。 以偈报曰。 无际不可待乃曰真本际其际相虚空虚空亦无相善思为佛。 说偈问言。 甚哉真正处其处玄无上使一切众生住如今导师时善思童子前白佛言。 世尊。 垂愍受斯莲华。 佛便受之。 善思童子口身发言。 以是功德致无上正真之道。 成最正觉。 为诸众生班宣经典。 令不得至凡夫之法不至道法。 尔时贤者舍利弗。 亦在会中谓善思童子。 于善思心所趣云何。 所成正觉法何所像。 欲为众生而班宣之。 善思以诵答说偈言。 佛志无所得诸声闻亦然当成斯正觉为众生班宣彼无所向说亦复无所致大智当解斯本净明如是过去诸正觉护世无上尊亦不得诸法导世因灭度计求无法界亦无众生界是则为本际世俗所不畅假号曰世界人猗相名号亦无诸所想更无有异业尔时邠耨文陀尼子。 为善思童子说是偈言。 童子卿云何而欲学斯法是处深难逮明者所迷惑仁生来久如智慧独勇猛与声闻谈语卒对慧无畏处处能分别所住像紫金立王路巍巍犹虚空月盛时善思童子。 以偈答言。 唯仁问所生所生无所生诸法无所起谁当复生者其法无所生自然无所有是曰本清净无法无所得诸法本清净未曾能得是以斯无明慢佛故说是法在于仙人野第一转此轮多存声闻业系志在虚空宣畅法音向为众多辩才以权来圣慧宣说如审谛有生乃终没斯愚之行无处在颠倒业如邠耨所说以生有老死是为方俗言其法无言辞托假造言教尔时贤者邠耨文陀尼子前白佛言。 至未曾有。 世尊。 今是善思童子。 深入智慧巍巍乃尔。 所宣独步众所不逮。 佛言。 如是如是。 如邠耨言而无有异也。 时佛告菩萨善思童子。 卿何以故。 欲逮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乎。 善思答曰。 圣尊所明故复相问。 用最大圣故被弘誓。 大圣至仁因宣是语。 我身寂然不有所为。 以被弘誓悉无挂碍。 无所开化尔乃名曰斯深上句。 众生无人亦然。 其不或斯是等能度。 至贤详序深妙上句。 晓了斯本真际本末。 其以无数无有若干。 解达深妙无上章句。 以用法故化此众生。 其行各异诲无众生。 设无众生彼一切空。 无智智慧众生本净。 以达本净无有各异。 以解斯义是世明智。 唯然圣尊。 我蒙解斯。 自成正觉为众说法。 贤者阿难前白佛言。 至未曾有是善思童子。 辩才乃深入如是乎。 乃能宣斯应顺妙章无所著句。 天上世间凡庶众人阿须轮闻必当恐怖不肯受学。 谁当信乐此深妙法。 往昔宿世曾闻学是深远之行。 尔乃信受。 于时阿难以偈叹曰。 犹如须弥顶远现微妙好今此善思德在众妙如是若如众山王坚住于大海今处斯众中快宣此妙句善思所咨嗟说名不有无亦光于本际世俗所不观其辞无所畏莫不敬叹者唯善思说之云何知本末善思以偈报曰。 吾以弃身命被无挂碍铠志不贪正觉尔乃曰博闻猗欲故堕落合集极殃祸谁不堕灾者唯见世导师是诸佛境界护世所持济其身无所厄住于佛尊道虚空及人身二俱不可得如法不可得法怀无所畏晓虚空佛身真实无处所若成是忍辱永悉无所畏其虚空至地自然无所有是自然善思达悉无处所其虚空至地善思不可得无生无自然虚寂无所有虚空无有高亦复无有下以解了是法彼悉无所畏尔时佛告善思童子。 仁者。 体性无所畏乎。 白佛不也。 世尊佛复重问。 卿审不畏乎。 白曰不也。 佛言。 善哉善哉。 仁乃无畏不怀恐惧。 时佛颂曰。 从有而生畏假现无所有若能解是忍尔乃近佛道因人想有畏众生本永无若能解如是于斯无所住其不得正觉无觉亦如斯若余无所获此傥无所畏若能晓了斯不住有无际善思解如是是为由佛道佛告善思。 若有菩萨疾欲永安逮无上正真之道。 为最正觉者。 便当消除有常想安想苦想众生之想人寿命想。 分别解了无所著行悉无所猗。 作是慕业逮成无上正真之道也。 佛往宿世行菩萨业时。 作是行道以便怀来慧。 无能得法乃曰佛道。 时佛颂曰。 解常想犹幻计常致生死常无常虚无求业无所有众生有安想了不安自然是想为颠倒用想有人故若解了法者无有各各异则不怀望想无命无有人道明不得由无道亦复然是乃曰本净法无所有故若有明达者晓有悉本净善思当解斯是为道正道不行于道乘佛乘所救济若有人诤斯便不畅道法不行于慧业不为道所护用不顺此行佛法深难解诸法无所法本悉无形貌所有亦虚无三界永不安计诸乐众苦犹如行虚空若能思是行斯乃心解脱有身云吾我彼法亦虚无其不有吾我所知无所有斯等不想命不得究本末虚无想真实少明为迷惑吾我及寿命本净无所有愚冥之所行计本净而有佛道无思议不念是所有若闻深妙法不能受奉持未曾有班宣如是经法者法不可逮得所说亦无获坐于佛树下因是成道慧若不致道慧则亦无所知佛道及慧场亦无有言说凡夫怀望想慕佛所演法斯则真实教佛所宣深妙其意觉甚深是为魔所行若有得闻是佛所说经典不解经义味诸法所救护菩萨甚勤苦不求道安隐于斯无道觉是二事无像意当倚慕斯有是佛所说是何此云何着于颠倒业若有过苦恼甚着于深妙各称举大音快佛无思议佛复告善思。 学是法者当习深典。 勿得志存杂句多辞无益之义。 不成正真无极大慧深远之法。 乃曰优奥。 是乃应法斯曰无得。 众生堕邪不能行斯。 不用三昧可解利义。 慧无境界无慧亦然。 当了斯际非智所行。 佛往宿世闻是深法。 以解寂净心无所著。 若闻斯典得悦豫喜。 曾于无数佛所造行立功勋德。 受着心怀讽诵奉行。 以化他人宣布十方。 佛复告善思童子。 菩萨当修如是弘誓。 世人所在常抱恐畏。 勤学至真不当怀惧也。 畏难退却当作是解。 宣布奉行乃入道慧。 善思前白佛言。 唯然信乐也。 世俗所不信独笃无穷。 志旷如空永无所慕。 佛复语善思。 若菩萨大士志深妙法。 斯诸正士以是方便顺如佛教。 则于道法无所诤讼。 以不诤讼一切诸法则无恐怖。 皆不可断。 一切诸法了之本无。 志无所慕便入道慧。 若有闻说一切法有不以为怖。 若说言无不以为懅。 于有无法不以增损。 闻诸法应诸法不应。 诸法精进诸法懈怠。 解是一切十方诸法。 慧所归趣若无所趣。 若复不解诸法有念诸法无念不以恐怖。 诸法有为诸法无为。 诸法有界诸法无界。 诸法忻喜诸法无喜不以恐怖。 一切诸法亦不有为亦不无为。 一切诸法本有所有本无所有。 诸法寂然诸法愦乱不以恐怖。 诸法颠倒无有颠倒。 诸法虚无真实无为不以恐怖。 诸法一切有戒无戒。 有明无明有名无名。 有兴无兴有畏无畏。 有生无生有死无死不以恐怖。 诸法有道诸法无道。 诸法有度若不灭度。 诸法是非不以恐怖。 所以者何。 诸法皆空虚无不真。 犹如幻化泡沫芭蕉影向野马。 梦中所见本无从来去无所至。 犹如虚空忽现云雾尘烟灰等。 托现虚空不能为垢。 忽然便灭虚空自然亦无所净。 有道无道世俗慧明。 普解自然乃无所著了无所了。 乃应道慧无上正真。 无所恐畏心不怀懅。 佛于是颂曰。 诸法无所有自然虚不真其自然虚无是相便灭度诸法无所诤斯亦无所有以了诸法无达不有自然所诤讼诸法是亦无所有以晓法虚无则解不诤讼诸法无所有本净永无形本净不可得亦无所忘失断一切诸法故曰为明智斯谓永毁坏亦现无所坏诸法无所灭计亦无起立亦多无所坏法亦不可得诸法本虚无亦不可得见设使无所得方便现所有诸法无所有因缘从对生所有无所有班宣于经典诸法能相应示现无所诤不诤为自然究竟无有形诸法无所应无作不灭度如是不可得常离于诸数诸法不可得亦无有过去甚哉永无实乃曰本真际诸法皆悦豫亦不可悦喜若法不可得彼亦无言说诸法无放逸二俱无所有自然无可取是为深妙相诸法不可知无我而自然以解无志求至于自然号无为无所乐彼亦无所有用有无明业因号曰无为若念于诸法究竟不可见此则真实言故名曰意念不念于诸法无住无所归了斯无众生是号法中法一切法犹幻其幻无所有以法无明故因宣说生死诸法无形貌是其自然义若无有诸法解脱无解脱假号曰境界自然无境界愚冥所倚着故名曰部界佛复告善思。 色痛想行识空本无所有。 眼耳鼻口身心空本无所有地水火风空本亦无形。 因缘合成犹如五事成其屋宅。 何谓为五。 一曰材木。 二曰瓦草。 三曰土堑。 四曰人功。 五曰泥水。 以是五事乃成为屋。 本各别时都无屋名。 因缘合成身亦如是。 五阴缘对便有四大。 因名曰身地水火风各缘来合。 犹屋四柱四壁皆因缘会。 合成散坏皆无处所。 犹如梦中见屋宅城郭树木华实。 流水田地犁牛诸种下其五谷各随时生。 人主用意获之自给。 心神无明不达一切三界皆空。 因倚望求便生意识。 十二牵连往来周旋。 轮转无际劳于神识。 沉迷五趣无懈息时。 不解本空如梦所见。 觉不知处何所归趣。 至成正觉乃了五趣。 本无处所独步无畏。 佛于是颂曰。 色痛想识空眼耳鼻口意本寂无所有地水风火异了界得自在班宣无部章所言上佛土其境灭度想诸法各有形本亦无合会不晓知空寂其本无有身无得不可逮从缘对合成无获不可致又现望得生在彼不修戒亦复不犯禁无行无有戒是为诸法相诸法无所有因无明而生以有无明法便造明达智诸法假有名是名无所有假号无有法乃名曰灭度所起无所生因现有五阴其阴无所见因号有所现所有无处所因变示有法法离生死业长无生死难如幻师化形愚冥谓有人所有无所有明者不为迷法生无所生慧者无是计诸法皆悉空愚者不解此法适有所生便当有终没其生及病死舍是无所畏诸法一切空法亦无所归善思当了斯是佛所演法正觉无所作则为不可逮若不得道处乃见三界事若望想佛道则不求正觉若行志存道永不造无想诸生死自然不观自然法自然无所有是为无为想究竟无所生所说不可得以行无明业因示无为法以怀来众义诸法则自然彼悉无所生便无诤讼事彼无不奉行所宣深妙法用一切起生菩萨行愍哀尔时善思以偈答世尊曰。 佛兴出现世皆用愍我等身以为疑网宣布是法义佛出无思议为具足兴变以坏魔罗网说除六十二以绝生死元因坐佛树下永无有沉吟宣消众想着解畅虚伪业能仁灭诸见勇猛为世俗断我众狐疑尔时世尊告善思童子。 菩萨所行未曾虚妄。 多所救护以恩加济无有诤讼。 除去众瑕一切无秽。 愍伤众生行深远义不怀望想。 世无坚固消去贪欲。 以无贪欲蠲弃众结。 常行等心加于众生志不虚妄。 大慈之行法不可得。 修大义吼不舍精进。 心行至真不失勤业。 无有娆害奉行忍辱而不诤讼。 无所睹见夙夜尊行。 善思一心弃于懈怠成就道行。 定意正受其心寂静。 修于善慧一切诸法永无所得。 行无所畏心不怯羸。 显发道心行无挂碍。 成就如来十种之力。 当以何行至殊特业。 尊其至慧奉无等伦。 游于十方诸佛世界。 行无挂碍度脱一切。 时佛颂曰。 行无虚妄业是诸菩萨辞以奉于脱门不畏诸碍行无行谓正行是菩萨之业若能解是行则无所贪求以法救摄之诸菩萨所宣其无所得义是行为无上言吾行道法则住于颠倒以住颠倒业便得有所畏假使有诤讼不见诤所在明者作是达行于无上乘是乘无所畏大乘最无极畏与无所畏是亦无放逸一切无所有众行中最胜设了悉虚静彼行无上道斯行甚微妙救护一切法所济亦深远消除众望想所行邈玄妙二俱无处所若能知本际不倚念于法法永无众垢亦不离垢去是法本清净反宣舍于欲而示现邪逆爱欲不坚固不转文字业斯句为无上不着犹如幻此则无言教以弃反倒行便无诤讼意一切众生行是实不可得若能晓了斯此行乃善教众生以无明故曰名黎庶众生法亦尔是道则无上其念及众生是永不可得此为第一慈叹慈乃无极是曰世大施斯乃为大士常慕乐放舍乃曰慧道心正使不得法诸法虚无实示菩萨明达是曰好布施解法不可得便无所恐畏无尊是之法乃曰为布施法貌不可获佛法不可思是戒无所犯诸法无所著佛土不可议此不见诸界于戒不望想诸菩萨所叹能忍诸众生一切不可得佛所教训诲是法第一忍佛复告善思。 色空不可得。 痛想行识空亦不可得。 所谓空者色则为空无复异空。 痛想行识空无复异空。 四大五阴十八诸种三界本空。 十二因缘无则为空无复异空。 现世度世有为无为。 四大皆空无复异空。 色如聚沫痛痒如泡。 思想如芭蕉。 生死如梦。 识如幻。 三界犹化。 五趣如影所以如影从缘对生。 三界本末欲界色界及无色界心意所为。 犹如画师治素壁板。 因缘合成犹如飞鸟飞行空中。 菩萨如是行无望想旋到十方。 犹日宫殿行于虚空不污众冥。 菩萨如是独步三界心无所著。 去淫怒痴三毒窈冥。 犹如莲华生于泥中不与其合。 菩萨如是在于生死成最正觉。 心净如空永无所著度脱一切。 佛时颂曰。 其心不可得则无有诤讼若不得众生是为第一忍菩萨离懈怠其志无所行永无所勤修乃曰最精进其身及心意所遣直无邪菩萨无所说是第一精进若有懈怠者菩萨化立之无心无所行住第一精进其心不可得内外无所著若心不可逮是则为定意心常自勤修自然无所有无思无正受乃曰逮三昧所以言定意以能作是行安住名自然是第一定意不知慧所在何所自然法自然及与慧二俱无所有是法不可得斯识行正法不以识知法自然无所有若有了此行菩萨意坚强行第一之义世所无所趣众会无等伦为众而宣法斯等虽游居无众生望想佛复告善思。 一切诸法犹如幻化。 幻化本空悉无所有。 迷惑愚俗自计己身及与他人。 悉有所有故沈五趣。 敢能晓了是悉无所畏。 诸法本末无有内外。 以了如是心不怯弱。 不难三界三界悉空。 若有菩萨晓是本无。 独步三世而无所难。 达于生死犹如虚空无形本亦无名。 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形无名。 用无明故驰逸三界转轮无际。 犹如五事住于虚空不能为垢。 自然之故心本清净。 权未即解便有三毒五阴六衰客尘所蔽。 虽有是非不污本净心亘开达。 畅三世空便入大道。 佛时颂曰。 众生犹如幻其幻无所有所宣如是者永无所复畏己身与他人二俱虚无寂以能晓了是则永无所畏其内及外法不计有所在无以怯弱心不难于世俗诸法无所碍犹如旋虚空所至如虚空是法为自然若能晓了斯菩萨无所畏分别一切法解了众生行彼不得众生其法皆如是以剖判诸界其界无所有是曰入道行斯曰无上道以致此至业知众生心行诸界及众生二俱无所有以念彼如是皆了一切法其内及外事无合会望想以为不除法乃曰真本际斯法无思议乃曰为佛法此悉无所有悉亦无所成所行能如是计数无有人以无为之慧乃曰为佛慧是乘为大众普安于一切永不畏此世世亦无所有其在于世界普世一切界菩萨无所行求于无上慧是法为深远佛法不可思若法无可获是则近佛道其佛及经法此一切悉无若行如是者则得近佛道以行如是者俗人无与侣其心无所著彼乃近佛道佛复告善思。 若有菩萨大士闻是深经。 若读持讽诵心不恐怖。 善被弘誓心如金刚。 疾近佛树坐于道场。 近佛境界得亲至真无碍脱门。 观于无为无合会处。 到于十方诸佛世界。 建习大慈无盖道哀。 成十八不共诸佛之法。 三世最尊慧喻日月。 德无等侣慧过虚空。 道明巍巍不可为喻。 逮无边圣无见顶相。 若有闻是无限雅典。 以斯深卷为人班宣而信乐者。 往过去世曾见诸佛亦不可计。 又不轻慢戏笑之者。 佛以豫见观其人本早信此经如来久睹。 若不信乐习斯经典。 闻之调戏则外异学诸魔官属放逸之人也。 信是法者是佛弟子佛则是师为亲成就下其须发而作沙门。 其不信者则外邪业。 九十六种反逆道法。 佛时颂曰。 见佛坐树下行于真道场其不信佛道是慧不可得其无挂碍法究竟不可得了法无处所是曰为解脱意入于圣慧一切法之王诸法及道慧非佛之所宣有为及无为愚所发望想诸菩萨无想诸佛大圣明普观于斯世世悉不可得所用晓了世是亦无处所佛圣及众生于是无望想其无思想者善哉慈无上假使众生界法界亦复然是乃名之曰菩萨无所著以睹于悲哀其哀无形貌其哀以无貌非愚所了行五事在虚空不有无处所一切俗如是是乃无上哀其无上正法乃曰为佛法此无所贪世是为自然法护世之所照其色无所有以是无色法乃曰无见顶虚空无有边普平不可获是为佛正法名曰无能观其慧不可逮是无上大道慧以不可得斯无有坚固此际及彼岸所见若不见深解不行斯是非妄想求念是智慧法斯法则平等违此佛教法则非善亲友无勤若勤度乃曰到虚妄其不行平等则非善亲友以发兴斯法若复灭斯法此等诸比丘不善思佛教以能断众苦本净无所有如是说法者则班宣佛教佛复告善思。 若说诸行皆从习致。 用三界习故修道习。 有计吾我故行大慈修无盖哀。 倚于三界行三脱门。 慕四大故行无常苦空非身。 以生老病死求四无畏。 用十二因缘了十二部经。 以十八种行十八不共诸佛之法。 用十方众犯十恶故。 行十善求十种力。 用三弊故致三达智。 着六情故行六度无极六通独步。 应病与药使济危厄。 佛犹良医经法如药。 用疾病故而有医药。 无病则无药一切本空。 无形无名亦无假号。 心等如空无比无侣。 忽然无际尔乃应道。 佛时颂曰。 其无所住法于中习所行班宣修消除去佛法大远若于斯寂法造虚妄思想以虚妄之法不亲近灭度其宣于诤讼斯为之灭度善思当了是斯无正见行若有修行道宣布反逆事朋友乱颠倒是为学者业佛所演讲说菩萨大名称当来诸就学故劝化行道若有奉持是佛所化深妙用一切众生以为供养佛若有明智者受持是真法斯等将来世用正法存立其不行是法心立存思想自谓则应慧不用余致道佛说是经时。 善思童子。 寻时逮得无所从生法忍。 忻然大悦涌在虚空。 去地四丈九尺。 时佛忻笑。 五色光明巍巍甚妙。 青黄赤白红紫之色从佛口出。 照于十方无量佛土。 还绕佛三匝从顶上入。 六反振动是三千大千世界。 上虚空中天雨细捣栴檀香。 木蜜众香。 雨天好华晃耀人目。 箜篌乐器不鼓自鸣。 庄严虚空周匝十方靡不校饰。 此三千大千世界。 罗列诸宝交露[王*屈]琦妙帐。 高阁树木流水浴池。 五音俱发和雅悲哀。 闻见此变莫不悦豫得未曾有。 贤者阿难即从坐起。 偏露右臂更整衣服。 长跪叉手前白佛言。 以何缘笑。 既笑当有意。 以偈叹佛。 圣尊未曾妄大明不虚忻慈愍世雄说何缘而忻笑天处虚空中供养人中上各口而歌咏快哉宣经典如高灯电光若干色微妙斯耀亦如斯光光照远近如诸佛之法授与正道决还绕身三匝忽没于顶上圣尊笑辉耀若干种光色出佛口入顶唯说此瑞意尔时世尊。 为贤者阿难。 说颂曰。 善思族姓子造立德无量当成如来觉逮致天人尊佛语阿难。 是善思童子。 当值不可计会亿垓兆佛。 世世随侍未曾远之。 常用至心供养诸佛。 衣被饭食床榻卧具病瘦医药。 佛灭度后供养舍利。 兴众宝塔高四万里。 以持舍利着众宝塔奉事供养。 以好名香众华衣服众妙若干种宝伎乐幢幡栴檀杂香。 以解脱华及众缯彩。 以用供事诸如来至真等正觉。 最后末世当得佛道。 号无垢光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佛世尊。 尔时大圣。 即说颂曰。 若以众杂宝充满十方界以用施诸佛护世众如来若闻是经典德多过彼施住力讲说法护世照三界尔时舍利弗闻佛所说。 欢喜心悦得未曾有。 念佛至圣德踰须弥慧超三世。 道不可比如空无侣。 探古知今所睹无限。 智明旷然无以为喻。 救厄通明犹空无际一切蒙慈。 时舍利弗。 念佛恩德恭恪说偈。 而叹颂曰。 是经甚微妙护世之所宣不说其名号云何知其称古来未曾闻班宣于斯法彼不得住处甚哉说法快假使有漏法及与无漏法计亦无所得甚哉快说法若令有为界及与无为界斯二无所积是经归如斯护世宣妙法道行正真教睹不得处所此经义如是所说诸佛法于斯无所叹吾我不可得甚哉快说经设使十方世自然无所有护世之所宣未及此经趣唯愍世宣之人中最愿演班宣是经名今所未称号佛告舍利弗。 是经名顶王当共传号。 大智。 当了所以名顶王。 如须弥顶皆见四天下。 解是经慧得四无畏无上大道。 无生老病死度三界厄。 若世人好喜是法。 十方靡不蒙济。 故名顶王。 常奉持斯。 若有持此佛所宣经。 当为世护诸天人民百万亿众。 兴无数德无上正真。 不为缘觉及与声闻。 若宣是法必得成就无极世护。 以得闻法深难究畅处处演义。 解了是法深奥无上当得成佛。 以能奉持于一切法无复狐疑。 若受斯经所宣至化所喻顶王。 不但当得第一法忍。 第二第三具三忍法。 其法不可得道无处所。 无所光显乃布大道。 于一切法此人无欲现在无求。 若持是经佛所班宣顶王言辞。 讽诵化人福不可量。 若有女人受持斯经。 以行智慧疾得殊胜。 舍女恶态知一切一。 以知众一便持是法。 班宣斯经入诸行业。 明了一切诸所归趣。 以入此法说多所照。 知若干品所行精进。 无数众人悉受道教。 本空无法所可班宣。 皆无处所悉不可得。 所以者何。 本末空故。 从古以来义不可逮一切法然。 奉持是门法无可得。 则不有无是本净法乃名执持。 其慕斯光无量普明。 当以随时讲是顶王。 广求法界志斯光目。 不得境界乃曰执持。 诸法甚深法不可得。 若不可得则不有无。 辩才具足志存佛道。 觉亦若斯以畅经义。 无卷无形如龙化生。 先兴其云然后乃雨。 心无从来因缘合成。 斯慧无形是无思议。 若欲宣布无央数法当学斯经。 解一切空无所著法。 思惟经典不知从来。 所说甚善。 斯法无生如经所传。 其光玄照犹如日明。 光无从来去无所至。 经典如是。 照诸所有令无所有。 若有比丘执持辩才清净无断。 当以至心学是顶王。 因法光明所耀无量谛广布法。 疾得逮入无碍辩才。 以学顶王饶益世俗。 其不学此不知法味。 无玄妙典顶王无上。 若不奉是远佛法教。 诸比丘众若比丘尼。 若不从是法典训诲不归义趣。 其不求是不至正真。 若有比丘比丘尼求归是法。 为一切世而作法因。 一切诸法悉不可喻。 犹如有人住忉利天处天宫殿悉见天下。 学斯经者。 普超众生济度一切。 若住须弥顶在于其上观察天下。 斯经如是。 解畅诸法睹一切无。 开导众生。 犹如有人执大炬火入于冥室消除窈冥。 斯经如是。 以法光明普照诸法。 习持是典未曾遭冥。 犹如日光出照天下靡不周遍。 斯经如是。 以道法明咸耀三界。 一切众生示以道慧。 犹如月殿游行虚空而不休废。 斯经如是。 照十方界一切蒙荷。 是则法印印一切法。 建立此印为诸菩萨。 又计其印。 犹如虚空悉无所有不可令有。 虚空及印是二无望。 佛与正法亦复如是。 班宣是经亦无所说。 犹如国王所爱敬子。 欲立太子任以国财。 王告大臣。 以是洪业付其太子。 又斯圣财天下国土。 一切万民委任系后诸臣奉命。 今斯经法亦复如是。 善思童子。 从佛启受当以授与无数菩萨使入上法。 佛以建立是经法要诸菩萨故也。 炽盛德本若以手执福不可量。 其持是经所宣顶王。 不当疑是不成正觉。 欲逮辩才于一切法而无所著。 当学斯经所宣顶王。 所云世法是则正道。 所以者何。 俗人信道若入此经或复不信。 用闻经恩会久成道。 若受是经广为人说皆谓至贤。 普世诸人莫能虚欺。 解诸佛法饶益众生世护无上。 若说是经诸天亿千住于虚空。 而嗟叹言善哉正觉所宣。 甚哉难及难及。 乃说妙典是举道英慧英。 所益不可思议。 若四句诵为人讲说。 若复精学无央数经。 以是深法不可思议。 广为人说。 其人蒙慈。 为与佛谈爱乐圣典。 以为宣传斯顶王法。 训诲经典无上道要。 是乃名曰不可思议。 佛告阿难。 若有奉受如是像法纯淑经卷持讽诵读。 若有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 能从启受持讽诵读。 其德无量功不可限。 莫能称载得崖底者。 犹如虚空不可得际。 如是阿难。 若受是经虽不能多。 受四句颂讽诵宣布为他人说。 福不可计德无崖底。 无边无际不可为喻。 佛尔时颂曰。 虚空尚可度众想可穷说斯功德福祐不可竟尽极奉十方世界诸无上护世若有受持是为供斯诸佛若睹诸神通举十方世界不如闻此经普奉是诸佛其于十方世弃捐第十业以斯奉事佛闻不如供养若供诸灭度及当来正觉于今十方土现在天人尊一切有为业归大仁师子若持是经卷正觉所宣说若以衣食养斯非精智慧其有持是业此慧供无上一切十方世满中众珍宝以施诸正觉是福不殊特其有学是经顶王所班宣斯供养诸佛是所宣第一我所宣经典不着诸佛道其心倚于是欲供养如来其不倚世俗是第一奉事都无举无下是乃曰供养其佛正觉法一切不可得如来所班宣是第一礼敬其定光诸佛所供养奉事见诸菩萨法是第一供养是供养第一如奉佛世尊从其授决已当得致正觉欲住于佛道正觉众生尊习是清净法则供养导师以如是供养得道无所至愍众生奉法皆趣一切慧十方诸佛法护世所敷演是皆归趣正是第一供养已得入佛界佛慧不可议便能师子吼亦如我今日因其师子吼在诸法勇猛济脱亿载众灭度无有漏佛复告善思。 受斯经典宣布十方。 一切受持奉行正法。 无极大慧开示同学。 令得习行六度无极救于三界。 若族姓子及族姓女。 受是经典为他人说德不可量。 犹如虚空不可限度。 佛说如是。 善思童子一切圣众。 诸天龙神诸阿须伦世间人民。 闻佛所说莫不欢喜。 作礼而去。 发布时间:2022-11-28 17:53:31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49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66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