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说大乘金刚经论 内容: 佛说大乘金刚经论后赵天竺僧佛图澄译开示初机论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灵鹫山中。 清净台上与诸菩萨声闻。 天龙八部围绕听佛说法。 时有无量初发心比丘比丘尼。 优婆塞优婆夷各作是念。 佛说大法我意不通愿佛方便浅处开示。 令我等辈悟佛知见皆得道果。 若欲请问不得近前。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知诸四众心之所念。 即作方便从座而起前白佛言。 世尊。 大慈愿设方便开示初机。 直指众生见性成佛。 乃为末世初进佛门求道众生。 得正知见不遭邪惑。 不假多功皆得道果。 佛言善哉善哉。 金刚心论第二:文殊师利有大方便。 请问如来开示三根。 及于末世初入门者。 修行正路。 从汝所问当为汝说。 时诸大众默然而听。 佛告文殊师利菩萨。 有陀罗尼名金刚心。 能令众生一见一闻便得道果。 善男子云何名金刚心。 此心人人本有。 个个不无。 是诸众生自知自觉本等之心。 何以故。 一切善恶皆出自心。 自心修善令身安乐。 自心造恶令身受苦。 心是身主身是心用。 所以者何。 佛由心成。 道由心学。 德由心积。 功由心修。 福由心作。 祸由心为。 心能作天堂。 心能作地狱。 心能作佛。 心能作众生。 是故心正成佛。 心邪成魔。 心慈是天人。 心恶是罗刹。 心是一切罪福种子。 若有人悟自心。 把得定。 作得主。 不造诸恶。 常修诸善。 依佛行持。 立佛行愿。 佛说是人。 不久成佛。 若有善男子。 善女人。 求佛道者。 不明自心。 名未成佛。 若人明自心。 达自性。 依佛修行。 决定成佛。 胜如颂读金刚经三十万遍。 功德无比。 何以故。 一切诸佛及诸佛。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皆从自心流出。 无穷无尽不坏不杂。 故名金刚心。 悟此心者。 名悟佛心。 是故佛与众生。 心性一般。 只因修与不修。 信与不信。 所以有成佛者。 有众生也。 金刚经论第三:文殊师利菩萨问佛。 云何名金刚经。 世尊曰。 金刚喻自性。 经者喻自心。 若人明自心。 见自性。 是人自己身中有经。 六根门头。 常放光明。 照天照地。 具足恒沙功德。 出生四果、四相、十圣、三宝。 乃至如来三十二相。 八十种好。 一切功德皆从自己心地修成。 不从外得。 何以故。 若是明心见性之人。 常闻自己心佛。 时时说法。 时时度众生。 时时现神通。 时时作佛事。 得此理者。 名持金刚经。 名得金刚不坏身也。 四句偈论第四:文殊师利菩萨问佛。 金刚经中佛常赞叹受持四句偈等。 为人演说。 所得福德。 胜将七宝堆满东西南北。 四维上下虚空布施之福。 又胜初日分。 中日分。 后日分。 乃至百千万劫以来。 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之福。 未审云何是四句偈。 佛言。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本来不生本来不灭。 只因迷误而致升沉。 何以故。 众生长迷不觉。 所以永劫堕落。 诸佛常觉不迷。 所以永成佛道。 若有男女求佛道者。 进道功程。 权分四级。 号四句偈。 一曰空身。 二曰空心。 三曰空性。 四曰空法。 云何空身。 身是父母所生。 亦具父母息气。 九孔常流种种不净。 四大假合。 终须败坏。 有知男女知身是幻。 未死之前。 当死一般。 借此幻身。 学佛修行。 名悟身空一句偈也。 复观自心。 非生非灭最圣最灵。 遇境似有。 境灭还无。 令悟真心。 常觉不昧。 不随妄想流转。 但依真性主行。 名悟心空二句偈也。 复观自性寂然不动。 感而遂通。 变化无穷。 威灵莫测。 明明了了。 自觉自知。 灵灵寂寂。 无为常为。 名悟性空三句偈也。 复观如来所说经法。 皆是方便。 引导法门。 如水洗尘。 似病与药。 令证心空法了。 病退药除。 名悟法空四句偈也。 此四句偈乃是超凡入圣。 进道门路。 三世如来从此成佛。 十方菩萨。 依此进功。 所以者何。 悟得初句意。 依义修行。 便证预流须陀洹果。 悟二句意。 依义修行。 便证一来斯陀含果。 悟三句意。 依义修行。 便证不来阿那含果。 悟四句意。 依义修行。 便证无诤阿罗汉果。 此四句偈。 大开诸佛道门。 受持读诵。 为人演说。 能令闻者。 悟佛知见。 成佛无疑。 是故得福胜前七宝身命布施。 所得福德。 百千亿分不及其一。 十种功德论第五:佛告文殊师利。 前佛后佛一体。 皆在各人自己。 明心见性。 修而成之。 然则佛性人人本有。 不投佛修终不成佛。 何以故。 为无佛功。 有求佛者。 一用斋戒为佛基址。 二投明师。 指示功程。 三识心性。 了了分明。 四用作福。 助初发根苗。 五用结缘。 增自善本。 六明因果。 不妄主为。 七破邪魔。 远离外道。 八用通理。 不著有为。 九用精进。 习佛行德。 十用通达。 法法精明。 若人具此十种功德。 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发布时间:2022-11-24 21:21:04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50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66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