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关于龙藏本《佛说十善业道经》中一处经文的校勘说明 内容: 《十善业道经》是大乘律部的一部经典,是由三藏法师实叉难陀翻译的。 三藏法师实叉难陀的翻经,其文字相是非常华美的,如八十卷《华严经》等等,《十善业道经》也不例外,其结构严谨,文句优美,读来朗朗上口。 是初心学法、学文不可多得的范本。 佛在经中开示:“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 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 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空即是色)。 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 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色即是空)。 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 ”又示:“今大海中所有众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种种想念,作身、语、意诸不善业,是故随业各自受报。 汝今常应如是修学,亦令众生了达因果,修习善业。 汝当于此正见不动,勿复堕在断、常见中! 于诸福田欢喜、敬养,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养。 ”修习《金刚经》等般若典的初心行人,应当读诵思维。 《十善业道经》的龙藏本经题为《佛说十善业道经》,高丽大藏经本的经题为《十善业道经》。 这两种大藏经本有15处个别字的细小差异。 除了一处差异外,其它差异处其义不变。 此处差异龙藏本经文为:“言善法者。 谓人天身。 声闻菩提。 独觉菩提。 无上菩提。 皆依此法以为根本。 不得成就。 故名善法。 此法即是十善业道。 ”丽本经文为:“言善法者。 谓人天身。 声闻菩提。 独觉菩提。 无上菩提。 皆依此法以为根本。 而得成就。 故名善法。 此法即是十善业道。 ”龙藏本为“不得成就”,丽藏本为“而得成就”。 此处出现了一正一反的两种藏经表述。 有说法认为龙藏本的“不得成就”是正确的,丽本的“而得成就”不正确。 并出示自己对龙藏本此处经文的标点理解:“言善法者,谓人天身。 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不得成就,故名善法。 此法即是十善业道。 ”解释说,只修善法,只能成就人天身,不能成就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 当然,善法包括世间善法与出世间善法,修世间善法是不能成就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的。 本经所指的善法是十善业道。 但从这个解释看是没有问题的。 若结合原经文看,似乎偏离较远。 且看其出示的标点理解。 “言善法者,谓人天身。 ”此句是给善法下了个定义,且不究其文法合不合理,就其文字义是“善法是人天身”,这样定义就说不通了。 若解释为“只修十善业道仅能成就人天身”,也是可以的。 再看后一句“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不得成就,故名善法。 ”什么叫“根本”呢? 根本即是根是本,是根基、基础之义。 如果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以十善业道为根基、为基础起修而不能成就的话,那就颠倒了。 何况佛在经尾以譬喻说总结:“龙王,当知此十善业,乃至能令十力、无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圆满。 是故汝等应勤修学! 龙王,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药草、卉木、丛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长。 此十善道亦复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一切佛法,咸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 ”若作“不得成就”解,这前后经文就矛盾了。 龙藏本此处经文是“传承”了永乐北藏本的刻板错误,当按丽本校勘为:“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 此法即是十善业道。 ” 发布时间:2022-09-16 14:23:05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58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64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