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增广文钞|念念克治自己习气,心心忆念弥陀洪名 内容: 印光法师文钞熟读文钞,笃修净业正念一起邪念自消决不许其稍住顷刻必使心中净无瑕秽如净琉璃内含宝月杭州弥陀寺启建莲社缘起疏一切众生一念心性与佛全同,而其居心行事与佛全异者,其故何也? 良以迷本具之性德,逐妄合尘。 以性具无著之戒、定、慧,反作逐境染污之贪、瞋、痴,遂造随事争执之杀、盗、淫。 由是之故,轮回六道,受诸极苦。 久经长劫,莫之能出。 大觉世尊愍之,兴无缘慈,运同体悲。 示生世间,成等正觉。 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 其间教随机异,法以缘殊。 大、小、偏、圆,权、实、顿、渐,各就机宜,令得利益。 于中求其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不断惑业,得预海会,即此一生,定出轮回者,无如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之殊胜超绝也。 以故《华严》《法华》等诸大乘经,文殊普贤等诸大菩萨,马鸣龙树等诸大祖师,悉皆极力赞扬,普劝往生。 迨至大教东流,远公大师隐居庐山,创开莲社,宏通此法。 最初结社之时,高僧钜儒之预会者,凡百二十三人。 若终公之世,三十余年之内,其入莲社而念佛名,蒙接引而得往生者,则多难胜数也。 自兹厥后,代有高人,宏扬莲宗,导利含识。 宋初永明大师,住持净慈(净慈初名永明)。 圆修万善,偏赞净土。 恐学者不知自力佛力之所以然,作四料拣,以为指南。 俾上中下根,若凡若圣,皆有遵循。 若非弥陀化身,何克臻此? 后有省常法师,当太宗真宗之际,住持昭庆。 慕庐山之遗风,结净行之莲社。 而王文正公旦,首先归依,为之倡导。 凡宰辅伯牧、学士大夫称弟子而入社者,有百二十余人,其沙门则有数千,而士庶则不胜记焉。 明季莲池大师参禅大悟之后,力修净业,重兴云栖。 以契理契机莫过净土,遂著《弥陀经疏钞》发其甚深旨趣。 净土宗风,为之丕振。 而一生悲敬双修,事理不二。 以故戒杀放生、济孤利冥之懿范,数百年来中外景仰。 清雍正间,省庵法师住持梵天,宏阐净土,不遗余力。 其《劝发菩提心文》堪与日月争光,虚空等寿。 由此诸祖心光所映,杭州人士多皆信向。 又以山水佳胜,高人蔚生。 而人以类聚,故法门知识,亦多莅止。 因兹法化之盛,较各处为优。 地灵人杰,法以缘兴,信非虚语。 迨光绪初年,玉峰法师创建弥陀寺,为净土道场。 凿山镌经,宏扬净土。 虽其道德不敢与永明诸祖相比,而其誓愿宏深,语言痛切,不愧为净土向导,法门知识。 继往开来,厥功实非浅鲜。 自后国家多故,住持非人,遂致一败涂地。 近数年来,各界眼界大开,凡有志于学圣贤者,无不研究佛学,修持净业。 某某等诸居士,不忍令此道场长时湮没,公推智慧法师为住持,以期提倡莲宗,普利一切。 智师以己立立人、自利利他为心,仰效前修,特开莲社,每月六斋日举行一次。 有信心者,同来念佛。 念毕少顷,恭请智师,或余知识,或通法居士,升座讲演净土·法门中切要理事。 俾诸人克治习气,增长信心,诚盛举也。 (光)与智师志同道合,乃委其叙述缘起,以为一切大众劝。 宋时长芦赜禅师景仰庐山莲社,启莲华胜会,而普贤、普慧二菩萨,梦中祈其书名。 故知此会,是名最胜法施之会。 凡入会者,各宜勉旃。 又近世之人,多务虚名,不修实行。 口虽念佛,心与佛违。 譬如药忌并服,何能愈病? 必须念念克治自己习气,心心忆念弥陀洪名。 凡有与佛不合之念头起,则自责曰:“汝念佛求生西方之人,何可起此念乎? ”正念一起,邪念自消,决不许其稍住顷刻。 必使心中净无瑕秽,如净琉璃,内含宝月。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信愿持名,决定求生,方为真正修净土人。 若有一念求来生人天福报之心,即修持精纯,亦名违背佛教。 虽种善根,而了生脱死,当在驴年。 可不哀哉! 此段虽于缘起无涉,实为修持要义,故拉杂书之。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二 发布时间:2022-09-13 09:33:19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59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64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