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怎样孝养父母才如法? 内容: 父母对我们的恩德,现在人知道的不多。 我们也可以说学佛的同修比一般人知道要多一点,为什么? 现在社会教育已经不讲孝道,孝道、师道都不讲了。 常常听佛经,这佛经里面还是常常讲孝道、师道,常常劝我们修学,所以学佛的同修对于这方面比较有一点印象。 虽有印象,这印象不深刻,何以说不深刻? 你的修行没有进步,从这个地方看,就是看你所知道的不深刻。 假如你真正知道,你会勇猛精进,为什么? 出家了。 有很多人问我,出家怎样孝养父母? 你们想想看出家怎样孝养父母? 出家人修行证果就是孝养父母。 你没有修好,你没有开悟,你没有证果,你对你父母对不起,叫大不孝。 所以这个孝养里头,包括的范围就非常之广。 我们不但要养父母之身,父母的身体我们要照顾到,生活起居要照顾到,这是物质生活;除物质生活之外,最重要的是精神生活,要叫父母生活得很快乐。 物质上样样都照顾了,父母心里有忧虑,不快乐,这个不孝。 怎样能叫父母快乐? 那里面这个因素就很多。 我们举个最浅显的例子,兄弟要和睦,父母欢喜;兄弟不和,父母伤心、忧虑;兄弟和了,妯娌不和,父母又头痛。 换句话说,一家老少和睦,父母才欢喜、才开心,这是你家里没有问题了。 你不能一天到晚在家里,你总要踏进社会去工作。 你踏进社会去工作,譬如你在公司上班,你跟老板两个不合作,这父母又伤心。 你在公司里跟一些同事们不能和睦相处,这又麻烦了,父母一天到晚提心吊胆。 你才明了,不但家和,社会要和谐,国家要和谐,天下要太平,这父母高兴。 我们能做到吗? 能做到,尽心尽力向这个目标去做。 这个孝不是单纯我们父母照顾到就行,哪有那么简单! 除此之外,这是从事相上说,使父母在这一些事相上面忧虑没有了。 另外精神生活,你的道德是不是一天比一天增进? 你的学术技能是不是一天比一天进步? 不进则退。 退,父母就又牵挂,就又有忧虑。 这些统统都在孝道里头。 然后才知道这一个孝道包括我们生活的全部,不是某一部分,是全部。 全部,那一定是包括虚空法界、过去未来,这才是全部,真的! 中国这个孝字,这个字就造得好。 在我们中国这个造字,造字是有六个原则,叫六书,它这个属于会意,叫你看到这个符号,想它的意思,它上面是老,下面是子。 现在世间人讲,现在有所谓代沟,代沟是什么? 代沟就是不孝,孝没有了。 这个字没有代沟,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体,是一不是二。 上一代还有上一代、还有上一代,过去无始;下一代还有下一代,未来无终。 无始无终是一体,这才叫尽孝。 所以这个孝字真正做到圆满、做到究竟,给诸位说,只有一个人,成佛才能做到。 为什么? 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有破尽,那就是孝道还有一个缺陷,还不能圆满。 所以这个孝道做到圆圆满满是成佛。 所以我们出家了,在家学佛也是一样的,我们的道业一天比一天清净,烦恼一天比一天少,智慧一天比一天增长,这是尽孝。 何况俗语说:一子成佛,九祖升天。 这是不是真的? 真的。 什么个道理? 是因为他的儿孙当中有一个作佛的。 他儿孙作佛,他作不了佛,为什么? 作佛是要自己修的,佛的这个功德不能分给你,但是福德可以分给你,佛有福报。 一听说这是哪一尊佛的父母,那还得了,诸天鬼神都恭敬,他就得占这个便宜。 所以纵然堕落在恶道,这恶道里头阎罗王也恭敬他,不敢把他放在恶道,请他到天上去享福去。 这个天到哪一层天? 到忉利天。 忉利天再往上去,不行了。 上面去什么? 上面去要你修行的功夫,你没有功夫,你只有福报。 只有福报,最高的到忉利天,忉利天、四王天,再往上去一定要修定功,刚才讲的未到定,他虽然定没修得成功,他有定,就是心地比一般人比较上要清净,这才能往上面提升。 自己完全没有功夫,凭福报是到忉利天。 这我们俗话讲沾光。 是这么一回事情。 可见得我们世法里头人情关系,在六道里头都有,六道里头都有人情关系。 由此可知,我们处事待人接物,不能够尽心尽力,常常犯过错,全都是不孝,这一个范围包括的是非常非常的广大。 这一个字如果要用佛法的观点来看,那就是经典上所讲的「大总持法门」,总持就是纲领。 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说个什么? 就说一个孝字。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都不能出这一个字的范围,所有一切经教法门是这一个字圆满的相状。 把它摆在第一句叫大根大本,从这里下手,到最后还是圆满孝道,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始终不离孝道。 发布时间:2022-09-13 08:53:13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59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64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