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文钞菁华录|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内容: 文钞菁华录熟读文钞,笃修净业十、标应读典籍327. 梦东云:“真为生死,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此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 此一段开示,精切之极,当熟读之。 而《梦东语录》通皆词理周到,的为净宗指南。 再进而求之,则蕅益老人《弥陀要解》,实为千古绝无而仅有之良导。 倘能于此二书,死心依从。 则即无暇研究一切经论,但常阅《净土三经》及《十要》等,仰信佛祖诚言,的生真信,发切愿,以至诚恭敬,持佛名号。 虽在暗室屋漏,如对佛天。 克己复礼,慎独存诚。 不效近世通人,了无拘束,肆无忌惮之派。 光虽生死凡夫,敢为阁下保任,即生便可俯谢娑婆,高预海会,亲为弥陀弟子,大士良朋矣。 (正)复尤弘如书328. 《历史统纪》一书,无论信佛谤佛者,皆肯看。 以其是史鉴中事【余劝其遍阅二十四史,择其因果报应之显著者,录为一书。 见续编历史感应统纪序】,较之一切善书,为得实益,为最切要。 (续)复念佛居士书329. 欲知禅净之所以然,非博览禅净诸书不可。 即能博览,倘无择法智眼,亦成望洋兴叹,渺不知其归者。 是宜专阅净土著述。 然净土著述甚多,未入门人,犹难得其纲要。 求其引人入胜,将禅净界限、佛力自力分析明白,了无疑滞,语言显浅,意义平实,为研古德著述之初步向导者,其《印光文钞》乎。 祈息心研究,当自知之。 (正)复何槐生书编者敬按:今为便利阅读《文钞》计,撷其至精至要之言,编此《菁华录》一书。 有志净业者,如无暇详阅《文钞》,但将此《菁华录》息心研究,而净土文义,洞若观火矣。 330. 了然大师从初出家,即志宗乘。 苦参力究,得其旨归。 嗣后云游诸方,研穷经论,始知净土·法门,实为诸佛诸祖,究竟自利利人之甚深法海,遂生真信,而力修持。 间有发挥禅净理致,语语确切,发人深省,乃名之为禅净双勖。 虽仍提倡禅宗,实则注重净土。 可令参禅未得悟证者,得其即生了办之道。 (三)禅净双勖序编者敬按:了公上人近年所著《入香光室》及《般若净土中道实相菩提论》二书,以事理圆修之妙法,彻底显明净土之要义。 故能感佛作证,舍利频降也。 331. 《金刚经》乃令人遍行六度万行,普度一切众生之规矩准绳也。 遍与一代时教一切法门而为纲要。 盖是即相离相,何得谓与净土不相融通乎? 夫度生之法,唯净土最为第一。 欲生净土,当净其心。 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以不住相之清净心念佛,则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其往生西方,证无生忍,乃决定不易之理事也。 又何疑乎? (正)金刚经线说序332. 当以念佛为主,阅经为助。 若《法华》《楞严》《华严》《涅槃》《金刚》《圆觉》,或专主一经,或此六经,一一轮阅,皆无不可。 (正)复永嘉某居士书五333. 有此诸书,净土众义,可以备知。 纵不遍阅群经,有何所欠? 倘不知净土·法门,纵令深入经藏,彻悟自心,欲了生死,尚不知经几何大劫,方能满其所愿? 阿伽陀药【梵语阿伽陀,此云普治,普治一切诸病也。】,万病总治,此而不知,可痛惜哉。 知而不修及修而不专心致志,更为可痛惜也已矣。 (正)与徐福贤书 发布时间:2022-09-01 05:00:14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3:02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63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