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文钞菁华录|念佛之人,举心动念常与佛合,则律、教、禅、净一道齐行矣 内容: 文钞菁华录熟读文钞,笃修净业八、释普通疑惑以下论戒律281. 至言持戒,且先守佛两句略戒。 其戒唯何? 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此两句,包罗一切戒法,了无有遗。 此系如来戒经中语。 文昌帝君引而用之于《阴骘文》,切勿谓原出于《阴骘文》也。 此两句,泛泛然视之,似无奇特。 若在举心动念处检点,则能全守无犯【凡起心动念,不许萌一念之不善,则诸戒均可圆持。 见续编复宋慧湛书。】,其人已深入于圣贤之域矣。 (三)复陈飞青书282. 律,不独指粗迹而已。 若不主敬存诚,即为犯律。 而因果又为律中纲骨,若人不知因果及瞒因昧果,皆为违律。 念佛之人,举心动念常与佛合,则律、教、禅、净,一道齐行矣。 (正)复谢诚明书283. 三皈五戒为入佛法之初门。 修余法门,皆须依此而入,况即生了脱之至简至易、至圆至顿之不思议净土法门耶? 不省三业,不持五戒,即无复得人身之分;况欲得莲华化生,具足相好光明之身耶? (正)复高邵麟书三284. 受戒一事,若男子出家为僧,必须入堂习仪,方知丛林规矩、为僧仪则。 则游方行脚,了无妨阻。 否则,十方丛林,莫由住止。 若在家女人,家资丰厚,身能自主。 诣寺受戒,亦非不可。 至于身家穷困,何必如此? 但于佛前恳切至诚,忏悔罪业。 一七日,自誓受戒。 至第七日,对佛唱言:“我弟子福贤,誓受五戒,为满分优婆夷【优婆夷,此云近事女,谓既受五戒,堪事佛故。 满分者,五戒全持也。 (男子受戒,名优婆塞,此云近事男。 编者敬注)】,尽形寿不杀生,尽形寿不偷盗,尽形寿不淫欲【若有夫女,则曰不邪淫。】,尽形寿不妄语,尽形寿不饮酒,如此三说,即为得戒。 但自志心受持,功德并无优劣。 切勿谓自誓受戒者为不如法,此系《梵网经》中如来圣训。 (正)与徐福贤书 发布时间:2022-08-13 19:27:33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3:07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61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