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什么样的典籍可以称为“经”? 内容: 前段时间网上有部《平安经》引起了轩然大波,抛开事件本身不谈,在中国人的语境中,确实常能听到经字,比如儒家有四书五经,道家有《道德经》、《南华经》,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最熟悉的当属佛经。 弘扬佛法要讲经,广结法缘要印经,学习佛法要听经,日常功课要诵经,调和心性要抄经,以至于提及寺院、佛法、出家师父,总会自然联想到佛经。 那么,依照佛法,究竟什么样的典籍可以被称之为经呢? 经之字义首先要理解经字在佛法中含义。 梵语修多罗(新译作素怛览),译为契经,因其内容能够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 具体来说,《杂阿毘昙心论》卷第八云:修多罗者,凡有五义:一曰出生,出生诸义故;二曰泉涌,义味无尽故;三曰显示,显示诸义故;四曰绳墨,辨诸邪正故;五曰结鬘,贯穿诸法故。 如是五义,是修多罗义。 出生义所谓出生义,是指如来正教的义理深远,历久弥新,能够随时移世易而展转出生无尽的智慧。 泉涌义所谓泉涌义,是指如来正教一字一句含义无穷,随着研读之人智慧增长,能够体会到的经中义理也好似泉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涌出。 显示义所谓显示义,是指如来正教若事若理、若性若相、若因若果皆能完满显示以化导众生,毫无保留与隐覆。 绳墨义所谓绳墨义,是指如来正教好像木工所使用的的辨别曲直的绳墨工具一样,可以用来鉴别是非邪正。 结鬘义谓结鬘义,是指如来正教能够像线穿花而成花鬘一样地贯穿诸法,摄持众生。 这五种含义可以作为一种衡量标准,凡是佛经皆有如此功德力用。 经之说者既称佛经,当然主要是由佛所宣说的,所以才常在经题中冠以佛说二字,如《佛说阿弥陀经》、《佛说无量寿经》等。 但在某些情况下,经也可能不是佛金口亲宣的,按照《大智度论》的解释,经可通于五人说:佛、弟子、天人、仙人、化人。 佛说如来出现于世,为度众生,广说种种经典,这类世尊金口所宣的,称为佛说。 弟子说声闻、缘觉、菩萨这些三乘圣人,是佛的诸大弟子,于佛在世时,承佛加被,各运神通,随机演教,化度众生,称为弟子说。 仙人说世尊会下的诸大仙人,既已皈依三宝,发愿护持弘扬佛法,为饶益有情而宣扬佛法,称为仙人说。 诸天说大梵天、帝释天等天人在闻佛说法后,依据佛陀教法为其他人阐扬,如帝释天常于善法堂上为忉利诸天演说般若经,称为诸天说。 化人说三乘圣人已证圣果之后,为度众生而随机现化,如罗睺罗尊者为度城东老母,化身金轮圣王,先赞福果因缘,后说大乘妙法,称为化人说。 以上所说的弟子、仙人、天人、化人皆可说经,但有一点需要注意,除佛亲说以外,后面四种人所说的内容必须要得到佛的印可,方能称之为经,否则便不能以经的形式流传于世。 发布时间:2022-08-03 20:12:59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3:10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61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