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地藏菩萨心咒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地藏菩萨心咒? 内容: 什么是地藏菩萨心咒地藏菩萨心咒出处:地藏菩萨心咒中的地藏菩萨,梵名 Ksitigarbha,中文译音克施地嘎诃帕, 八大菩萨之一。 据《地藏十轮经》讲,由于此菩萨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 其道场在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与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据《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过去无量劫前,有一个婆罗门女,其母信邪,常轻三宝,不久命终,魂神堕在无间地狱。 婆罗门女知母生前不积善因,死后必堕恶趣,遂变卖家宅,供养佛寺。 后受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指点,以念佛力来到地狱,见到鬼王无毒,得知因自己供养佛、寺之功德,使自己的母亲以及其他地狱的罪人,得以脱离地狱之苦,超拔升天,婆罗门便在自在王如来像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 释迦佛告诉文殊菩萨,当时的婆罗门女,就是现在的地藏菩萨。 在经中,释迦佛又为我们讲述了地藏菩萨种种的不可思议行愿。 地藏菩萨发出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大誓愿。 使众生只要念诵其名号,礼拜供奉其像,就能得到无量功德、获得救度。 经中又描述了地藏菩萨受释迦牟尼佛的嘱托,在释迦灭度后、弥勒佛降生前的无佛之世留住世间,教化众生度脱沉沦于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诸道中的众生。 相传安徽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说法道场。 据说唐代时,新罗国僧人金乔觉,泛舟渡海,来到中国,见九华山峰峦叠起,是修道的好去处,于是在山中择地而居,潜心修行。 据说他那时虽已六十岁,但身体异常健壮,项耸奇骨,躯长七尺,而力倍百夫(唐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 他选择东崖岩石,终日坐禅诵经,后被山民诸葛节发现,民众大为感动。 其事迹传开后,得到本地闵姓山主等人的捐助,于是建寺庙,辟道场。 金乔觉去世后,葬于神光岭的真身宝殿,俗称肉身塔。 据《宋高僧传》、《重僧搜神记》等称,金乔觉趺坐函中,遂没为地藏王,过了三载,开函视之,颜色如生,舁之,骨节俱动,若撼金锁焉,随(遂)名金地藏。 因其生前笃信地藏菩萨,而且传说其容貌酷似地藏瑞相,人们便认定他是地藏菩萨转世。 九华山也就被认为是地藏菩萨道场。 而对地藏菩萨的信仰,在民间也日益流行。 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即传说的地藏菩萨诞辰之日,各地前来九华山朝拜的信徒络绎不绝。 地藏菩萨因立下要度尽六道中生死流转众生的大愿,故而常现身于人、天、地狱等六道之中,而有六地藏之称,其名号与形象如下:(一)檀陀地藏,檀陀是一种人头幢,其形象为左手持人头幢,右手结甘露印,专门救助地狱道众生。 (二)宝珠地藏,左手持宝珠,右手结甘露印,专门救度饿鬼道。 (三)宝印地藏,左手持锡杖,右手结如意宝印,专门济度畜生道。 (四)持地地藏,左手持金刚幢,右手结施无畏印,专门济度阿修罗道。 (五)除盖障地藏,左手持锡杖,右手结与愿印,为人除掉八苦之盖障,专门济度人道。 所谓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为苦谛所摄。 (六)日光地藏,左手持如意珠,右手结说法印,照天人之五衰(天人将死时现五种衰相)而除其苦恼,专门济度天道。 按佛教说法,地藏菩萨受释迦牟尼佛的托咐,在释迦寂灭后未来佛弥勒降生前这一段无佛世界里,担当起教化六道众生的重任,其地位相当于代理佛。 《地藏本愿经》又说,释迦佛召地藏大士,令其永为幽明教主,使世人有亲者,皆得极本荐亲,共登极乐世界,地藏受此重托,遂在佛前立下宏大誓愿: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 (《地藏经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因此地藏又被称为大愿地藏,以与文殊的大智、普贤的大行、观音的大悲相呼应。 其咒语如下:地藏王菩萨心咒:嗡 琴西惹扎轰 嗡 啪拉玛尼 达扎 吽啪莎哈拼音:ong qing xi re zha hong ong pa la ma ni da zha hong pa suo ha 发布时间:2022-07-18 12:34:38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3:15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59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