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为什么要读诵《无量寿经》?读无量寿经的好处 内容: 印光大师常说:佛法从恭敬中求,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 所以我们知道,学佛想获得佛法真实的利益,一定要作个恭恭敬敬的好学生、好弟子,也就是依教奉行。 我们断烦恼的方法是什么? 首先要将这部《无量寿经》熟读三千遍,而且是不间断、不夹杂。 等经文熟透了,再去求解。 最后是实行。 读经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我们的清净心、根本智。 因为唯有用读经的方法,才能快速的将妄想、习气很快的洗干净。 我的一生也因此经而改变命运。 今日以我的修学是不足以来负起续佛慧命之职,但以一个学佛者所得之真实利益,当孝于佛,常念师恩。 思及此,以我个人改变命运的事实来供养一切众生,真是愿力不可思议。 梅老居士于序文中写道:欲弘净宗,必须先弘大经,果能人人持诵,则因果自明,身心自洁,劫运自转,太平自至。 理不明要弘净土即难矣,故大经适时出现。 诚如彭二林居士所言,能遇到此经,实是无量劫中,希有难逢之一日。 这一个事实,的确值得我们大家深深的思考。 为什么说这部《无量寿经》是第一经、第一殊胜? 因为末法时期的众生,根器已经很弱,好比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你用一般药物,已经不能治疗他的病。 而且就算是有真正的好药,药效太慢,也同样来不及救他的命。 一定要用又快又好的特效药,才能救这个病人。 在本经第四十五品以及《法灭尽经》中,佛陀都很明白的告诉我们,当一切经典都灭尽时,只有这一部《无量寿经》独留百年。 可见得这本大经,如果不是我们末法众生唯一的﹁特效药﹂,世尊与十方三世诸佛又何必威神加持,独留此经百年? 这部经的殊胜,就在于它的感应非常快速。 只要真正肯下功夫,半年就有效验。 什么效验? 就是心很清净,妄想执著淡了很多,待人处事变得很有智慧,处处顺心,处处如意。 诚如经上所言心常谛住度世之道,手中常出无尽之宝,这就是读经的好处。 读诵这部《无量寿经》。 天都必须有定课,由少而多,并且合计总遍数,一天都不能停,老老实实做三个月。 在此,我可以先肯定的告诉各位,结果一定是法喜充满、欲罢不能。 刚开始读诵,前五百遍是最困难的。 这是因为自己业障很重,必须有很大的耐力,去冲破难关。 读经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 因为戒律的精神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我们读经时,心里不起任何妄念,就是诸恶莫作。 经典是佛陀从真如自性中流露出来的真言,是善中之善,读经正是众善奉行。 读诵时专心,这是修定。 念经时,自始至终念得清楚分明,没有念错、念漏、或颠倒,这就是修慧。 它的秘诀在于不间断、不夹杂、不怀疑。 不管再苦,天的定课都不能间断。 真肯老实,依教奉行,超过了一千遍以后,境界就非常殊胜。 真正是感应道交,不可思议! 依报、正报都会随著转变,事事顺心,身心健康、快乐。 只要你真肯用功,用一年的时间,就会觉得自己心地清净很多,妄想很明显的少了很多,而且更有智慧。 像我本来是一位家庭主妇,刚开始读诵时,家庭事情还是很多,因为这是我的依报,没有福报。 第一年,我一天定三部不间断。 一年下来就读一千多部,心定了身体也开始转好,感冒少。 以前一身都是病,最近渐渐觉得身体并无不适,家庭工作也比以前轻松,经济情况也好转很多,事业也很顺利。 当时我并无所求,只是老实依教奉行,自己并不觉得这是感应。 第二年,一天能读五部。 我一方面也读熟了,读起来也快,很快就读了三千部。 那时感觉更殊胜,身体轻,睡眠少,连感冒也没有。 福报愈来愈大,心想事成,时间愈来愈多,妄念愈来愈少。 第三年,睡眠更少,早上三点就起来。 以前是睡到十点,精神还提不起来。 一坐下来连续读五部,欲罢不能,心地清凉,天天轻松愉快。 有一天读到下午一点就读了十一部,心清净、法喜充满。 第二天开始就一天读十二部,真是无比快乐、自在。 一直到四千五百部时,动一次大手术,不可思议的顺利,真是重罪轻报。 因为从小杀业重,身体不好,贪口腹。 以前是连打瞌睡也作恶梦。 现在梦少了,精神好。 天睡很少,吃得少,天天读经、念佛、拜佛、听经,日子过得非常快乐、自在。 正报、依报皆有大转变。 心定了,只要不间断读过了三千遍,要您停止读诵,您一定不肯。 在《大集经》里佛陀开示,佛法留在世间共有三个阶段,正法时期、像法时期、末法时期。 三个时期众生的根器是愈来愈钝,业障愈来愈重。 所以,世尊要对治这三个时期众生不同的病,也要用不同的方法,才能对症下药。 在正法时期,民风非常淳朴,人心厚道,只要大家认真持戒,就能成就。 像法时期,人心已经渐渐受污染,妄想也比较多,必须用定的方法,众生才能成就,所以像法时期禅风很盛。 翻开我们中国历史,唐朝正处于像法时期,所以唐朝的禅风很盛。 但是到了现在,也就是末法时期,我们大家可以仔细反省,现在我们不能如法持戒,因此无法使我们得到心地真正的清净。 就连﹁习定﹂也不容易得定,我们也没办法真正对治烦恼。 为什么呢? 我们自己想想,虽然盘腿坐在里,那是形式。 因为我们可以自己检讨,我们脑子里还是妄念纷飞,分别执著很坚固。 习定,的确我们也做不到。 持戒、习定都得不到功夫。 没有戒、定,就不能开智慧,我们最后只有从净门下手。 净门要怎么修? 今天师父教我们读三千遍的《无量寿经》。 读经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就是先帮我们启发根本智。 什么是根本智? 就是清净心。 修清净心,将我们的知见习气毛病都舍弃,断净了,根本智才能现前。 这时候,就是佛陀常常在经上讲的般若无知,起作用则无所不知,般若无知,是根本智;无所不知,就是真实智慧。 开智慧就是我们学佛的目的。 有智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待人处事无一不恰当圆融,这才得真正的解脱自在。 现在我们才知道读三千遍的无量寿经,有多么重要。 一门深入,将心长期安住在一部经上,才能得定;心定则生智慧。 现在人学佛,常有一个错误的观念,觉得只读一部经,什么也不懂,这样怎么能成就? 其实五年学戒先只读一部经,是培养根本智。 学佛一定要依照四弘誓愿的次第。 先要发愿,发了大愿,必定要从断烦恼下手,而后才能修学无量法门。 培养根本智就是断烦恼。 有了根本智,后得智就能很快得到。 有了一部经的基础,再去博览群经,真是事半功倍,左右逢源。 这是古人常讲的一经通,一切经通;也是华严境界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 读到后来,我们才明白广博与专精是一不是二。 专精乃是修学之妙径,快速、稳当,容易有成果。 我们能在末法已经一千年的今天,遇到这部《无量寿经》,实在不能再错过。 一定要在我们此生,努力的将经训彻底的做到,不要再空过这一生。 而且时间很短,只有三年。 我们能在三年中,老实的念到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就会真正体会到读经的利益。 发布时间:2022-07-09 09:54:39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3:18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58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