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孝事父母,当愿众生,善事于佛,护养一切是什么意思? 内容: 孝事父母 当愿众生善事于佛 护养一切这首偈是讲在家于父母前行孝时所发的愿。 日常生活当中,菩萨在家首先应当孝顺父母。 孝行是世间各类道德行为中的至德,是修学佛法的基础,所以孝事父母愿应列在前。 此偈大意是:当菩萨在家孝养、承事父母的时候,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善巧承事供养于佛,护养一切有情。 孝事父母:孝为万善之基,众德之本。 《大集经》云:世若无佛,善事父母。 事父母者,即是事佛。 佛陀在《佛说分别经》中教导世人:人欲学道,不可不精进孝顺。 《观无量寿经》有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首要条件是: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可见,孝养父母之重要。 父母恩重,实在难以报答。 《五分律》中佛言,父母对子女,从出生怀抱到养育成人,在这中间所付出的辛劳,即使为人子女的,一肩担父,一肩担母,让父母在自己身上生活大小便利,乃至用世间最上的奇珍异宝衣食美味来供养,如是经历多时,乃至百年勤苦,仍然无法报答父母养育自己的须臾之恩。 因此,我们为人子女的,应当尽心尽力来孝养父母,报答亲恩。 那么如何奉侍父母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孝呢? 《论语》里,子游请问:什么是孝道? 孔子说:如果把给父母吃饱当成孝,那和畜养犬马又有什么两样呢? 如果对父母没有一片孝敬心,仅仅是供给衣食,那和喂养犬马实在没有什么差别。 因此,一个人若是真心孝事父母的话,就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养的层面上。 对父母的孝应当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敬爱,这才符合孝道。 不论佛教还是儒家,二者一致强调,做人最基本的道德标准是孝顺。 身为子女者,不仅要照顾好父母的身体,还要护养他们的心。 心存尊敬与爱戴,给予父母心灵的安慰,才能带给父母快乐和幸福。 父母生养了我们的色身,我们才得以利用人身来服务大众,培福报修智慧,积累解脱成佛的资粮。 因此在日常生活当中,菩萨首先要孝顺父母。 善事于佛:父母给予了我们色身,而佛慈悲教导我们,长养我们的法身慧命,引导我们充分发挥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以应当善事于佛。 护养一切:《梵网经》中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 由此看来,我们应当平等尊敬爱护一切众生。 可谓:一句弥陀念报亲恩学佛念佛利益众生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如瑞法师 发布时间:2022-06-26 09:32:14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3:20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58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