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菩提流支译 内容: 元魏三藏菩提流支 译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皱,入舍婆提大城乞食。 于其城中,次第乞食已,还至本处。 饭食讫,收衣皱,洗足已,如常敷座,结加趺坐,端身而住,正念不动。 尔时,诸比丘来诣佛所,到已,顶礼佛足,右绕三启,退坐一面。 尔时,慧命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向佛合掌,恭敬而立,白佛言:「希有! 世尊! 如来应供正椟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世尊! 云何菩萨大乘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应云何住? 云何修行? 云何降伏其心?」尔时,佛告须菩提:「善哉! 善哉! 须菩提! 如汝所说。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如菩萨大乘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修行,如是降伏其心。」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如是。 愿乐欲闻。」佛告须菩提:「诸菩萨生如是心:所有一切众生众生所摄,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所有众生界众生所摄,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何以故? 须菩提! 若菩萨有众生相,即非菩萨。 何以故非? 须菩提! 若菩萨起众生相、人相、寿者相,则不名菩萨。 「复次,须菩提! 菩萨不住于事行于布施,无所住行于布施,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须菩提! 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想。 何以故? 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聚不可思量。 须菩提! 于汝意云何? 东方虚空,可思量不?」须菩提言:「不也! 世尊!」佛言:「如是,须菩提! 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须菩提言:「不也! 世尊!」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 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聚亦复如是不可思量。」佛复告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是行于布施。 「须菩提! 于意云何? 可以相成就见如来不?」须菩提言:「不也! 世尊! 不可以相成就得见如来。 何以故? 如来所说相,即非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妄语。 若见诸相非相,则非妄语。 如是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颇有众生,于未来世末世,得闻如是修多罗章句,生实相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颇有众生,于未来世末世,得闻如是修多罗章句,生实相不?」佛复告须菩提:「有未来世末世,有菩萨摩诃萨,法欲灭时,有持戒修福德智慧者,于此修多罗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佛复告须菩提:「当知彼菩萨摩诃萨,非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修行供养,非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而种善根。」佛复告须菩提:「已于无量百千万诸佛所修行供养,无量百千万诸佛所种诸善根。 闻是修多罗,乃至一念能生净信。 须菩提! 如来悉知是诸众生,如来悉见是诸众生。 须菩提! 是诸菩萨,生如是无量福德聚,取如是无量福德。 何以故? 须菩提! 是诸菩萨,无复我相、众生相、人相、寿者相。 「须菩提! 是诸菩萨,无法相,亦非无法相。 无相,亦非无相。 何以故? 须菩提! 是诸菩萨,若取法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须菩提! 若是菩萨有法相,即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何以故? 须菩提! 不应取法,非不取法。 以是义故,如来常说筏喻法门,是法应舍,非舍法故。」复次,佛告慧命须菩提:「须菩提! 于意云何? 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 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何以故?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何以故? 一切圣人,皆以无为法得名。」「须菩提! 于意云何? 若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 须菩提! 于意云何? 是善男子善女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 婆伽婆! 甚多! 修伽陀! 彼善男子善女人,得福甚多。 何以故? 世尊! 是福德聚,即非福德聚,是故如来说福德聚福德聚。」佛言:「须菩提! 若善男子善女人,以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持用布施。 若复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无量不可数。 何以故? 须菩提! 一切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一切诸佛如来,皆从此经生。 须菩提! 所谓佛、法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须菩提! 于意云何? 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 世尊! 何以故? 实无有法名须陀洹。 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佛言:「须菩提! 于意云何? 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 世尊! 何以故? 实无有法名斯陀含。 是名斯陀含。」「须菩提! 于意云何? 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 世尊! 何以故? 实无有法名阿那含。 是名阿那含。」「须菩提! 于意云何? 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果』不?」须菩提言:「不也! 世尊! 何以故? 实无有法名阿罗汉。 世尊! 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世尊! 佛说我得无诤三昧,最为第一,世尊说我是离欲阿罗汉。 世尊! 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 世尊! 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 世尊则不说我无诤行第一。 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无诤无诤行。」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 如来昔在然灯佛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不?」须菩提言:「不也! 世尊! 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告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庄严佛国土』,彼菩萨不实语。 何以故? 须菩提! 如来所说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佛土。 是故须菩提!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而无所住,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须菩提! 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 须菩提! 于意云何? 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 世尊! 何以故? 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彼身非身,是名大身。」佛言:「须菩提! 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 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 世尊! 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佛言:「须菩提! 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世界,以施诸佛如来。 须菩提! 于意云何? 彼善男子善女人,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 世尊! 彼善男子善女人,得福甚多。」佛告须菩提:「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世界,持用布施。 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法门,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无量阿僧祇。 复次,须菩提! 随所有处,说是法门,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此经。 须菩提! 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似佛。」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当何名此法门? 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法门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 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何以故? 须菩提! 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般罗蜜。 「须菩提! 于意云何? 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言:「世尊! 如来无所说法。」「须菩提! 于意云何? 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彼微尘甚多,世尊!」「须菩提! 是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 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佛言:「须菩提! 于意云何? 可以三十二大人相见如来不?」须菩提言:「不也! 世尊! 何以故? 如来说三十二大人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大人相。」佛言:「须菩提!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法门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无量阿僧祇。」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扪泪而白佛言:「希有! 婆伽婆! 希有! 修伽陀! 佛说如是甚深法门,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法门。」「何以故? 须菩提! 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世尊! 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世尊! 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实相。 世尊! 我今得闻如是法门,信解受持,不足为难。 若当来世,其有众生得闻是法门,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何以故? 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何以故? 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 何以故? 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 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何以故? 须菩提! 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 如来说第一波罗蜜者,彼无量诸佛亦说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须菩提! 如来说忍辱波罗蜜,即非忍辱波罗蜜。 何以故? 须菩提! 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 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众生相,无人相,无寿者相,无相,亦非无相。 何以故? 须菩提! 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众生相、人相、寿者相,应生嗔恨。 须菩提! 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众生相,无人相,无寿者相。 「是故须菩提! 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何以故? 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住色布施。 须菩提! 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须菩提言:「世尊! 一切众生相,即是非相。 何以故? 如来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 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异语者。 须菩提! 如来所得法,所说法,无实无妄语。 「须菩提! 譬如有人入闇,则无所见。 若菩萨心住于事而行布施,亦复如是。 须菩提! 譬如人有目,夜分已尽,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若菩萨不住于事行于布施,亦复如是。 「复次,须菩提!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法门,受持读诵修行,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悉觉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聚。 「须菩提!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舍恒河沙等无量身,如是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以身布施。 若复有人,闻此法门,信心不谤,其福胜彼无量阿僧祇,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修行,为人广说。 发布时间:2022-06-24 09:51:43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3:21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57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