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法句经译文 内容: 无常品第一无常品者。 寤欲昏乱。 荣命难保。 惟道是真。 译文:无常品大意是讲,欲望使人糊涂,荣誉与生命皆难以持久,只有大道才是永恒的真实。 〔一〕睡眠解寤。 宜欢喜思。 听我所说,操集佛言。 注解:解寤(w):醒过来了。 译文:酣睡人生已醒,应该为之欢喜;请君听我一言,收集佛之所说。 〔二〕所行非常。 谓兴衰法。 夫生辄死,此灭为乐。 译文:人生在世无常,此谓兴衰法则:那生命动辄走向死亡,然而这正是涅槃之乐! 〔三〕譬如陶家。 埏埴作器,一切要坏,人命亦然。 注解:埏(shān)埴:用泥土制作陶器。 译文:犹如制陶工人揉泥制作器皿:所有制成的器皿最终都要毁坏,人的生命也是这样。 〔四〕如河驶流。 往而不返。 人命如是,逝者不还。 译文:又如河水奔流,去而不返:人的生命也是这样,死者不能复生。 〔五〕譬人操杖。 行牧食牛。 老死犹然,亦养命去。 译文:就像牧人手持牧杖,放牧牛群一般;衰老与死亡也在放牧着生命,静等生命由盛转衰,直至死去。 〔六〕千百非一。 族姓男女,贮聚财产,无不衰丧。 译文:大千世界纷繁复杂,各色男女,均皆努力地积攒财富:但没有一人逃脱兴衰法则而不死亡。 〔七〕生者日夜。 命自攻削。 寿之清尽,如荣穽水。 注解:荣穽(jǐng):意谓井枯长草,即枯井也。 译文:活着的人夜以继日地戕害生命,直至寿命消损殆尽,如同井水日趋枯干。 〔八〕常者皆尽,高者亦堕。 合会有离,生者有死。 译文:所谓的永恒最终都要消亡殆尽,暂时的高坡终久也要坠落夷平;聚会和合总要分离,所有的生命终归死亡。 〔九〕众生相尅,以丧其命。 随行所堕,自受殃福。 译文:众人互相攻击,从而丧失性命;人们随顺自己意念行为而自行升降,是祸是福自己承担。 〔十〕老见苦痛,死则意去。 乐家缚狱,贪世不断。 译文:衰老之时痛苦自现,死亡降临则痛苦随之消散;沉溺在家庭的牢笼之中,贪恋之情永世不断。 〔十一〕咄嗟老至,色变作耄。 少时如意,老见蹈藉。 注解:耄(mo):年老,八九十岁的年纪。 蹈(dǎo)藉(j):丑陋不堪之意。 译文:嗟叹之间衰老即至,颜容衰变已成朽老:人生年少固然意气奋发,老朽之时容貌狼藉。 〔十二〕虽寿百岁,亦死过去。 为老所压,病倏至际。 译文:即使寿至百岁,也要死亡腐朽;当人老朽之时,百病纷然积聚。 〔十三〕是日已过,命则随灭。 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译文:健康之日已过,寿命日趋减少:犹如涸辙之鱼,此生又有何乐? 〔十四〕老则色衰,所病自坏。 形败腐朽,命终自然。 译文:人老之时容颜枯衰,究其病根在于自我朽坏:形貌残败身体朽老,生命完结自然而然。 〔十五〕是身何用? 恒漏臭处! 为病所困,有老死患。 译文:这有形的身躯究竟何用? 此乃常常泄漏臭味之处:又有疾病困扰,又有老死的担忧。 〔十六〕嗜欲自恣,非法是增。 不见闻变,寿命无常。 译文:贪欲自恣,非法之行因之日盛:看不清世间变化,看不出生命无常。 〔十七〕非有子恃,亦非父兄,为死所迫,无亲可怙。 译文:人生在世,没有儿子可以依靠,没有父兄可以扶持;面对死亡的逼迫,没有任何亲人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十八〕昼夜慢惰,老不止淫,有财不施,不受佛言;有此四蔽,为自侵欺。 译文:白天晚上都散漫懒惰,及至老年亦不节制情欲;家有财宝不乐施舍,又不接受佛祖所言,人生有此四样缺陷,可谓自己残害自己。 〔十九〕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死。 译文:无论浩渺的太空空阔的大海,无论幽窅深山的坚硬磐石之中:没有一个地方,能够藏生免死。 〔二十〕是务是吾作,当作令致是。 人为此躁扰,履践老死忧。 译文:生命现象既由我起,就应让它回归死亡的墓地;人们为生死问题烦躁担忧,便是跳进生老病死忧患的圈套。 〔二十一〕知此能自净,如是见生尽。 比丘厌魔兵,从生死得度。 译文:知道此层道理自然能获清静,能够做到这样,便可看穿生命的底蕴。 比丘所以能战胜魔兵,正是透过生死关口超脱了人世烦恼。 教学品第二教学品者,导以所行。 释己愚暗。 得见道明。 教学品大意是:指引人们如何行动,消除人们的愚昧昏庸,从而看清真谛的光辉。 〔一〕咄起何为寐? 螉螺蜯蠹类。 隐蔽以不净,迷惑计为身。 译文:什么叫做昏寐不清? 即是虾、螺、蜯、蠹之类,隐身于不净之处,沉迷昏惑全性保身。 〔二〕焉有被斫疮? 心而婴疾痛。 遘于众厄难,而反为用眠。 译文:何处再有被砍斫致伤的可能? 心中烦恼便痛苦不宁。 遭遇众人所遭之厄,全部都因昏眠所致。 〔三〕思而不放逸,为仁学仁迹;从是无有忧,常念自灭意。 译文:思想但不放纵无度,行仁之事随仁之迹,如此便可了无心忧,时常咀嚼涅槃的真意。 〔四〕正见学务增,是为世间明。 所生福千倍,终不堕恶道。 译文:努力学习正等正见,正等正见乃世间明灯。 它将使你得到千倍于常人之福,永远不堕罪恶境域。 〔五〕莫学小道,以信邪见;莫习放荡,令增欲意。 译文:不要学习「小道」,从而信仰邪恶之见;不要学习放荡,致使增添欲望意念。 〔六〕善修法行,学诵莫犯。 行道无忧,世世常安。 译文:认真修炼佛教的法则,诵读经法莫要杂乱;修道行事便无忧患,世世代代永远平安。 〔七〕敏学摄身,常慎思言,是到不死,行灭得安。 译文:勤于学习统摄身心,时常谨慎所思所言;如此这般可致不死之境,邪行灭尽人生得安。 〔八〕非务勿学,是发宜行。 已知可念,则漏得灭。 译文:不是正当切勿学习,此乃有益正当之思;如若已知何为正当之念,人生烦恼即可散灭。 〔九〕见法利身,夫到善方。 知利建行,是谓贤明。 译文:明白佛法可利身心,这便已经踏上善境;知道增进善的行为,便可称上贤明之人。 〔十〕起觉义者,学灭以固。 着灭自恣,损而不兴。 译文:开初明白道义之人,习学「灭」道加固这一知觉能力;努力消除自恣之心,使自恣之心灭少殆尽。 〔十一〕是向以强,是学得中,从是解义,宜忆念行。 译文:这一努力目标可以强固人生之本,这一学习方式能使人中道而行;从此角度理解佛法意蕴,必将使意念、行动合宜适中。 〔十二〕学先断母,率君二臣。 废诸营从,是上道人。 译文:学道必先制伏其心,然后方可统领善恶之念,废除贪瞋痴恚等世俗之情,这便是上等得道人。 〔十三〕学无朋类,不得善友,宁独守善,不与愚偕。 译文:学道之时,如果未得朋辈之人,又未获得益友之辈,宁愿独处坚守善德,绝不与愚偕居。 〔十四〕乐戒学行,奚用伴为? 独善无忧,如空野象。 译文:乐于严守佛戒学习道行,哪里还要什么伙伴? 独守善德便无忧愁,犹如旷野大象自在无忧。 〔十五〕戒闻俱善,二者孰贤? 方戒称闻,宜谛学行。 译文:戒与闻二者俱善,哪个更好? 只有守戒方可使闻见有所着落,应该笃实学戒并且践行。 〔十六〕学先护戒,关闭必固,施而无受,力行勿卧。 译文:学道必先护守「戒」德,关闭心意方可坚固,施福但不要轻意受报,努力践履戒律不要停顿放松。 〔十七〕若人寿百岁,邪学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进受正法。 译文:假若有人寿至百岁,学习邪道心志不善;不如生命只活一日,聚精会神接受正法。 〔十八〕若人寿百岁,奉火修异术;不如须臾敬,事戒者福胜。 译文:假若有人寿至百岁,供奉香火修炼异教邪术,不如片刻礼敬佛法,坚守戒律之人其福无比。 〔十九〕能行说之可,不能勿空语。 虚伪无诚信,智者所屏弃。 译文:能够执行的便说可行,不能执行的切勿空语:虚伪而没有诚信,智者必将抛弃这种德行。 〔二十〕学当先求解,观察别是非。 受谛应诲彼,慧然不复惑。 译文:学道应当先求理解,观察首先要明辨是非;接受了真谛应教诲他人,达到智慧的境界不再陷入迷惑。 〔二十一〕被髪学邪道,草衣内贪浊,蒙蒙不识真,如聋听五音。 译文:披头散发习学邪道,外着草衣而内藏贪浊,蒙蒙懵懵不识真谛,犹如聋子倾听美妙的音乐。 〔二十二〕觉能舍三恶,以药消众毒。 健夫度生死,如蛇脱故皮。 译文:知觉人生大道可舍尘世三恶,以此消去人生众多毒怨;雄健之人超度生死之苦,犹如蛇蜕旧皮愉快轻新。 〔二十三〕学而多闻,持戒不失,两世见誉,所愿者得。 译文:学习佛道而且多闻佛法,坚持戒律,而不犯过之人,今生来世两世见誉,心中所愿皆可有得。 〔二十四〕学而寡闻,持戒不完,两世受痛,丧其本愿。 译文:学习佛道但孤陋寡闻,持守戒律,却又持守不完全之人,今生来世两世受痛,从而丧失本弘誓愿。 〔二十五〕夫学有二,常亲多闻;安谛解义,虽困不邪。 译文:学习佛道途径有二,常常亲近多闻佛法之人,依照真谛解释人生要义,即使偶有困惑但也不会偏邪。 〔二十六〕稊稗害禾,多欲妨学。 耘除众恶,成收必多。 译文:田中稊稗妨害禾苗生长,太多欲望妨害习学大道;芟除各种恶念,人生收获必丰。 〔二十七〕虑而后言,辞不强梁,法说义说,言而莫违。 译文:反复思考然后再说,说话言辞不要强硬霸道,佛法与道义之学说,言语之中切莫有违! 〔二十八〕善学无犯,畏法晓誋,见征知着,诫无后患。 译文:善于习学大道之人不会违犯任何戒律,他们敬畏佛法明晓忌讳;刚见萌芽事态便知成熟之情,谨慎小心没有后患。 〔二十九〕远舍罪福,务成梵行,终身自摄,是名善学。 译文:远离抛舍世俗的罪祸与幸福,努力地完成清净之德行;一生到老自我约束,如此便可谓之善学。 发布时间:2022-06-17 14:43:31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3:21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57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