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法华经简介 内容: 法华经简介《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是释迦牟尼佛晚年在王舍城灵鹫山所说,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 为大乘佛教初期经典之一。 后秦鸠摩罗什译,七卷二十八品,六万九千馀字,收录于《大正藏》第9册,经号262。 梵文(Saddharma),中文意为「妙法」。 (Pundarika)意译为「白莲花」,以莲花(莲华)为喻,比喻佛法之洁白、清净、完美。 (Sūtra)意为「经」,故此经之全名为《妙法莲华经》。 自古云:成佛法华,富贵华严,开慧楞严。 故此,历代祖师都教于大众必修三大经《法华经》《华严经》《楞严经》。 在《法华经》中说:诸佛世尊。 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 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 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 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 在此,可以看出《法华经》对整个佛法的贡献。 因为佛陀指出种种法门只是方便之说,最终目的无非令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得证佛果。 经中品品说出行菩萨道的重要性,那是成佛的因。 各大菩萨示现广度众生的方便法门,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普贤菩萨的行愿、常不轻菩萨的破除骄傲心、药王菩萨的精进心、妙音菩萨的方便度众心,都体现了舍己为人的法华精神。 《法华经》教导我们:那里有苦难众生我们必须去救度。 饥饿的人们我们要去施食。 病苦的人们我们要去施药和打理。 无智愚痴的人和地方我们要去弘法。 把欢乐的福荫带给大家,使沉溺在生死苦海的人们脱离苦海,那就是成佛必须具备的慈悲喜舍菩萨心。 《法华经》最大的特色是唯有一佛乘,方便说有三。 明知道修学佛法是为了成佛,而方便说有三,使我们能渐渐积功德,而又不觉得累。 虽未成佛,但由于修学福慧,也能得到快乐,直到得证菩提成佛作祖。 《法华经》对佛教有着无尽的贡献 ,那是经中之王度生无量的魅力。 《法华经》不放弃每一个人,主张人人都可以成佛。 本经上提到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读诵《法华经》,既能消除贪欲,又能福报增长。 《法华经? 普贤菩萨劝发品》云∶普贤,若于后世,受持读诵是经典者,是人不复贪著衣服、用具、饮食、资生之物。 所愿不虚,亦于现世得其福报。 妙法莲华经各品大意(法华经内容)序品是本经的总序,佛说无量义经后,入无量义处三昧,天上降下种种妙华,佛的眉间白毫放大光明。 弥勒菩萨因疑发问,文殊师利菩萨作答:过去诸佛宣说《法华经》前,皆现此瑞。 暗示佛说此经之殊胜处有别于他经,唤起大众的注意。 方便品此品与寿量品,是《法华经》的两大中心,为本经正宗分。 佛由三昧起,称叹诸佛智慧甚深无量,难解难入,佛说诸佛究竟了知诸法实相十如是。 为令声闻、缘觉二乘人断苦缚,得涅槃,佛以方便力,曾分说三乘之教,今日所说才是佛的真实教法。 五千增上慢者退席,佛乃宣示唯一大事因缘,所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一切众生皆当作佛,实无三乘。 譬喻品自此品至第九授学无学人记品为止的七品,是将方便品内容进一步以譬喻及因缘加以说明。 该品说明舍利弗最先领解佛意,故被授记为华光如来。 佛将三界譬喻为火宅,将三乘喻为羊、鹿、牛三车,将一佛乘喻为大白牛车,以有名的火宅喻和三车一车之喻,显示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及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的深义。 信解品须菩提、迦旃延、大迦叶、目犍连,于上品领解佛意。 佛更说长者穷子喻,佛喻为大慈悲的长者,三乘譬喻为穷子,导出于一乘道,随宜说三的结论。 药草喻品佛应四人之请,更以三草二木将人天二乘譬喻为大、中、小药草,将上根、下根菩萨喻为大树和小树,将佛的平等智慧譬喻为一味之雨。 三千大千世界的大小长短诸种草木,悉受一味之雨而润泽成长,如同佛以一相一味之法,平等利益一切众生。 授记品授大迦叶等四人将来成佛之记。 化城喻品先说大通智胜佛时十六王子听讲《法华经》而转为菩萨沙弥,后乃成佛。 次说化城喻,三乘之果不外是化城,目的是为入佛智慧、最终成佛。 授记品富楼那为上首,五百弟子皆得受记。 次说系珠喻,五百弟子虽都怀有佛种,但未开悟,由烦恼覆藏,如衣里藏有宝珠,但因不知,故处于穷困之境。 人记品阿难、罗睺罗为上首。 法师品佛在世或灭度后,凡随喜听闻《法华经》者均授予成佛的记别。 又举出修行、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本经的五种法施和供养本经的十种功德。 说谤法者之罪,并说凿井喻。 见宝塔品多宝佛塔从地涌出,证明释尊所说真实不虚。 释迦如来以神力,三变净土,分身诸佛咸集,开多宝佛塔。 多宝如来,分半座与释尊同座。 提婆达多品说如来往昔求法,师事阿私仙得闻妙法。 又授提婆达多成佛记。 文殊入龙宫说《法华经》,八岁龙女闻经即身成佛,证明《法华经》功德广大。 劝持品药王、大乐说和两万菩萨,各各发愿弘扬《法华经》。 被授记的五百阿罗汉及学无学八千人,以及八十万亿那由他无数菩萨,皆誓愿弘此经典。 安乐行品文殊请问末世持经方法,佛告以身、口、意、誓愿四安乐行,并以转轮圣王髻中明珠罕见授人来譬喻佛不轻易讲说经中最尊最胜的《法华经》。 从地涌出品六万恒沙菩萨及其眷属从地涌出,大众疑惑,不知此等恒河沙数菩萨为谁之弟子? 从何处而来? 此为佛开显久远实成佛果的序曲。 如来寿量品释尊说明我实成佛以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而其中间乃至今生,皆是方便示现。 又说佛寿长远、佛身常住。 以良医之譬喻说明为救众生而示现方便。 佛实际上是常在灵鹫山、常住说此法,为使众生不起懈怠之念,故示现灭度。 此品旨在说明佛陀寿命之无量、教化之无量、慈悲之无量及救济之无量。 分别功德品说明与会者闻法获益之多,和五品弟子功德。 随喜功德品是继上品所说者,说明听闻、讲述此经的广大功德。 法师功德品明五种法师的功德,得六根清净神通力。 常不轻品说明常不轻菩萨,以随喜行,得清净六根,说《法华经》,以此显示赞叹本经功德。 如来品佛出广长舌相,放毛孔光。 以此神力,为嘱付灭后传此经,捷要地说此经功德。 此经所在之处就是道场,诸佛在此处成道、转法轮,并在此处涅槃。 嘱累品此品为对诸菩萨总付嘱,三摸众菩萨顶而嘱付之。 药王品自此品开始到第二十八劝发品,详说佛灭后弘此经的必要及弘经的功德。 该品举出药王菩萨过去为一切众生喜见菩萨,烧臂供养,以报答听日月净明德佛讲《法华经》之恩。 妙音品叙述变现34身,说《法华经》的妙音菩萨,从东方净光庄严国来到灵鹫山,礼拜释尊及多宝佛塔,以显宣说《法华经》的重要意义。 观世音品无尽意菩萨请问观世音菩萨的神通因缘,佛为说14种无畏,32种应化身等种种功德。 陀罗尼品菩萨及天神等,各各说咒护持受持《法华经》者。 妙庄严王品述说药王、药上二菩萨的往昔事迹,他们为净藏、净眼二王子时,劝父母归依其师云雷音王佛,使他们听讲《法华经》的大善因缘,以显示遇佛、听《法华经》之难得。 普贤品佛为普贤说佛灭度后得《法华经》的四个方法。 普贤发愿护持受《法华经》者。 发布时间:2022-05-11 17:06:21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3:27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56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