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胜鬘经简介 内容: 胜鬘经简介《胜鬘经》全称《胜鬘狮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佛教经典。 属如来藏系。 一称《狮子吼经》。 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 1卷。 胜鬘传为古印度拘萨罗国波斯匿王之女,阿逾阇国王后,其母即佛陀堂弟摩诃男之养女末利夫人。 此经为记述胜鬘夫人劝信佛法的说教。 异译本有《历代三宝记》中凉昙无谶译的《胜鬘经》1卷(早佚),唐菩提流志等译的《胜鬘夫人会》(《大宝积经》卷四十八),藏译有胜友等译本2卷,也编入藏译《大宝积经》里。 梵本已佚,但在其他梵文论书中还存在片段,日人宇井伯寿已收集成书。 日译本有宝幢会所编《藏汉和三译合璧:胜鬘经宝月童子所问经》,英译本见韦曼等所著《胜鬘皇后狮子吼佛典如来藏学说》。 胜鬘经内容介绍《胜鬘经》分为十五章。 前3章(如来真实义功德章、十受章、三愿章)主要记述胜鬘夫人由父母遣使授书而见佛闻法生信,称说如来功德,立不思议十大受(十誓)、发三大愿等皈依受戒经过。 第4章(摄受章),述摄受正法后出现的一切德行。 第5章(一乘章)说声闻、缘觉乘皆入大乘,大乘即佛乘,三乘即一乘,得如来法身等。 第6~13章(无边圣谛章、如来章、法身章、空义隐覆真实章、一谛章、一依章、颠倒章、自性清净章),述说圣谛、法身、如来藏、自性清净心等大乘佛教理论。 第14章(真子章)谓如上信行者,均能真正进入大乘道等。 第15章(胜鬘章)归纳此经所说十四义,断一切疑,入一乘道等。 经中提出的一乘真实、如来藏法身、自性清净心、三乘归于一乘、四谛归于灭谛等理论,对印度佛教大乘瑜伽行派有一定影响。 胜鬘经在中国的流传《胜鬘经》传入中国,以刘宋译本弘传较盛,最初注释本经的是刘宋竺道猷。 他于经出之后就反复披寻,撰《注解》五卷。 其后道慈从他问学,依注删节为《要解》二卷。 这两种都早佚。 梁代有慧超《注》、僧馥《注》、僧璩《文旨》、法珍《义疏》、法瑗《注》、慧通《义疏》及梁武帝《别释》等,也都佚。 当时北地有道辨《注》、慧光《注释》、僧苑《疏记》、昙延《疏》及灵祐《疏》等,也都佚。 现存敦煌出土的北魏正始元年(504)写本《义记》及延昌四年(515)写本照法师《疏》残本各一卷。 隋代有慧远的《义记》二卷,今存上卷;吉藏《宝窟》三卷,今存。 唐代有窥基《述记》二卷,明空《义疏私钞》六卷,今存;另有元晓《疏》、道伦《疏》各二卷,靖迈《疏》、攀法师《义记》各一卷,都佚。 唐代以后,本经讲习衰歇,未见有续出的注疏。 胜鬘经相关阅读胜鬘经原文(全文)求那跋陀罗胜鬘经译文(白话)王海林更多《胜鬘经》文章 发布时间:2022-05-11 13:50:15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3:27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56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