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法显和玄奘取经路上遇险时念什么? 内容:    看了《玄奘之路》和《法显西行》,有个感受: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必有非常信念。 坚定的信念,成就伟大功业。 中国两位“西天取经”成功人士,法显大师和玄奘大师,都是有非常信念的非常人物。 刚过去的冬天,在斋堂火炉边取暖看了几本大书,《佛陀传》《玄奘之路》《法显西行》《唐蕃古道》。 火炉烧的是硬柴,温度够,看书就不会脖子冷疼。 除了《佛陀传》,另外三本书都属于“丝路行走丛书”,丛书的三本书都有“副书名”:《玄奘之路》的副书名是“玄奘看见的世界”,《法显西行》的副书名是“法显看见的世界”,《唐蕃古道》的副书名是“重走文成公主西行路”。 东晋时代法显西行求法,从陆路去天竺,回中国走的是海路。 法显带着佛经和舍利等法宝归国,搭乘一艘大商船,船上二百多人,带五十天的粮食。 海上遇到狂风暴雨,船上商人和乘客十分惊慌,法显心中默念观世音菩萨及“归命汉地众僧”,祈求保佑。 祸不单行,一个重大危险悄然来临:船上的婆罗门商人认为,船上因为搭载了法显这位和尚才使大船遭遇不利,婆罗门商人们提议将法显赶下船,丢到海岛上。 危急时刻,法显的护法施主挺身而出,激烈反对婆罗门的野蛮行为,并说出一段话震慑住了婆罗门商人:“中国的国王敬信佛法,敬重僧人,你们若将这位和尚扔下,我到中国后,一定把你们的所作所为告诉中国的国王。 ”婆罗门商人害怕受到中国皇帝的责难,才不敢将法显扔下。 唐朝玄奘过八百里沙漠,一路只有身影相随。 “每当出现幻觉,看见各类恶鬼绕其前后,玄奘就在心中默念观世音菩萨和《般若心经》,一切虚幻就消散无踪。 ”玄奘在万念俱灰时,牵马返回,又想起先前的誓愿“不到天竺绝不东归一步”,他咬牙默念:“宁可就西而死,岂东归而生! ”于是调转马头继续西行。 法显以65岁高龄,翻山越岭,漂洋过海求取真经,是中国文献记载中第一个到达古印度并带回佛经之人,第一个从古印度归来、懂得梵文并参加译经之人。 玄奘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舍身求法、砥砺前行的忘我精神,不断激励后世追求真理。 两位高僧遇到危险时候,信念略有异同,相同是是他们都祈求观世音菩萨保佑,不同的是,法显还念“归命汉地众僧”,玄奘念“不到天竺不东归”。 (2022年3月7日) 发布时间:2022-04-25 16:59:33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3:30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55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