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戒律规定:皈依佛门应该选择怎样的上师? 内容: 佛教用语。 皈依的意思是:身心归向它、依附它。 皈依佛门乃佛教徒之根基入门。 所谓内道、外道之区别在于有无皈依三宝。 皈依为皈投或依附之意,也就是盼望投靠三宝的气力而得到掩护与摆脱。 三宝指佛、法、僧:佛为醒悟者,法为教义,僧为延续佛的慧命者。 “皈依”也可以写成“归依”,“皈”与“归”的读音和意义相同。 在现实社会中,信仰佛教的人也可在各寺庙中举行皈依仪式。 戒律上是这样规定的:首选的归依师是清净比丘;如果千里之内没有清净比丘,当归依清净比丘尼;如果千里之内没有清净比丘尼,当归依清净沙弥;如果千里之内没有清净沙弥,当归依清净沙弥尼。 戒律上还特别规定出家人:戒腊十年以上才有资格收(度)出家弟子;戒腊五年以上才有资格收(度)在家弟子。 另外还规定出家人必须生活在僧团中,而不是“江湖游僧”。 由于前几年佛教没有太重视戒律,造成了僧人好坏混杂,而我们是凡夫又不能分辨,唯有归依大和尚,才比较有把握。 中佛协前几年就行文提倡,每省只能归依一个大和尚,就是每个省的省佛协会会长,因为这个大和尚,一定是饱参饱学,戒律清净耆老高僧,也只有他能代表每个省的十方僧宝。 但是在实际运作中有困难,因为在家弟子,有信仰这个那个师父的自由,这就弟子们自己去甄别。 发布时间:2022-04-10 06:34:56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3:33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55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