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像供奉之观音菩萨像如何摆放 内容: 信神、拜神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有很多人喜欢在家里摆放观音,以求平安、生财,有网友问泰明居士家里如何摆放观音菩萨。 俗话说。 信神神在不信神神不怪。 既然信仰的时候,心里就要当真实的存在。 以前泰明居士也写过这种博客。 但问的多了。 只能重发一篇。 对于比较大众化的话题。 我一般都是写出来。 那么观音一般怎么摆放呢。 神桌是应该正对大门,各位倘若不信,请看天下大小庙宇道观,所有神像均是面向大门,但是也根据个人家庭情况。 比如家里人都信。 可以摆放明显位置。 家里只有你一个人信仰。 一般就不用摆的太显眼。 比如书房或者一个角落即可。 观音是佛教的神,慈悲为怀,戒杀生,最宜“坐西向东”,另外还有三不向:不向厕所、不向房门、不向饭桌。 常用喜欢道教的朋友咨询泰明居士。 家里供着道教三清上人,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乃道教诸天界中最高者,玉清之主为元始天尊,上清之主是灵宝天尊,太清之主乃太上老君。 但又想请个观音该怎么放。 其实家里供着道教神神仙的,一般要分开摆放。 比如三清财神有文财神和武财神福禄寿三星等等那些其它教派的神仙。 比如供财神可以酒肉。 而三清上人,观音等佛一般是鲜花水果清茶即可。 对于家庭泰明居士还是建议不宜供奉太大的观音或者其它佛像,毕竟不是庙堂。 选择一处干净的地方即可。 如果你房子够宽,专门房一间屋最好。 但一般不能放卧室和对着厨房,所以选择位置一般看你的住宅家居情况而定。 同时供奉西方三圣的。 阿弥陀佛一般是居中的。 在佛教中他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 所以一般西方三圣佛像都是在同一张佛像上的若您请的是单个的佛像则是阿弥陀佛居中,观音菩萨在弥陀左侧,大势至菩萨在弥陀右侧。 对于摆放财神呢,财神有文财神和武财神,一般居家住宅适合摆放文财神,即财帛星君和福禄寿三星,摆在进门对角,面向屋内;办公生意场合适合摆放武财神,即关公和赵公明,白在屋子中间,面向大门;另外还有邪财神,管偏财横财的,要摆在屋外空地,不能与正财神一起放屋内。 有的人把家里的祖先牌位摆放在神桌上,与观音财神等平排一起供奉,其实这并不适宜,因为祖先只是家神,与这些天神难以相提并论,应该把祖先放在天神之下较为适宜。 我们拜观音的时候重要的不是什么仪式。 而是一颗真诚慈悲的心去供奉。 【关于各种供具表法简述】:供香不是给佛菩萨吃的,也不是给佛菩萨闻的,是用来提醒自己,念念不忘佛菩萨的教诲,才不会做出错事,令自己后悔的事情。 人内有烦恼,外有诱惑,财令智迷,色令智昏,供香,是在提醒自己,待人处事做判断的时候,要有佛菩萨的智慧,要有佛菩萨的心肠。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九二七卷)燃灯,这是以智慧、光明供养大众,帮助大众破迷开悟。 供香是帮助大众转恶为善。 你看看这一句里头的意思,「香」表戒定,学佛的同学都知道,香赞里面有戒定真香,五分法身香。 所以我们每天在佛菩萨形像面前燃香、燃灯,你要懂得它的意思,不是佛菩萨要的,「香灯」是提示我们自己。 我们看到香的烟、闻到香的味道,就要想到戒定;看到佛菩萨前面供的灯,就要想到智慧。 戒定慧是三宝,『具众宝色』。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三四卷)佛前面供花、供果,这个很普遍,常常看到有人带著香花水果到寺院去供佛、供菩萨。 什麼意思? 花代表的是因,果是表果报,花好,因好,果一定好;果好,因一定好,花跟果是代表因果的,让你看到,常常想到种善因得善果。 你要能想到这一点,光明照耀,你的心里面放光! 不是供花给佛菩萨看的、给佛菩萨欣赏的,佛菩萨是泥塑木雕,它怎麼会欣赏? 供果,佛菩萨也不会吃,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这是教学,千万不要把意思错会了! 有人问,哪些花不能供佛菩萨? 哪些果不能供佛菩萨? 那这就是迷信。 在佛法里头,无论什麼样的花都能供,无论什麼样的果也能供佛,为什麼? 表法! 看到花就知道修因,因是什麼? 四摄六度。 花代表四摄六度,在《华严经》里面花代表十波罗蜜,果代表菩提涅盘。 在净宗里面,果代表往生净土,往生净土就证果,这是供花、供果。 我们最常见的供水,水在一切供养品里面,表法当中是最重要的,供一杯水。 水最好用透明的玻璃杯,为什麼? 让我们能看得见,这最好,它表法! 水代表什麼? 水代表我们的心,这杯水清净没有污染,表清净心。 水里头不起波浪,平的,代表平等心。 所以这杯水供在那里,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常常想到我自己的心要清净、要平等,表这个意思。 水可以常供,花果、灯明也可以常供,教你无论在白天晚上、无论在什麼时候,看到就引起如来对我们的教诲,它在那个地方时时刻刻提醒我,是这个意思。 弥勒菩萨,现在造的像,一般是布袋和尚的造型,笑嘻嘻的,笑脸迎人。 他是下任佛。 弥勒的名字是梵文音译,意思是慈氏,示现出来表达的是慈悲、宽容、快乐。 大雄宝殿里面,一般供奉的是华严三圣,普贤菩萨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 一般一佛两菩萨这样的三圣组合,都是两菩萨表行门和愿门,也表大智和大行,佛表圆满佛果,行愿相资,有智有行,就能达至圆满菩提的意思。 普贤菩萨表法“大愿、大行”,《华严经》的最后一品,《普贤菩萨行愿品》,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有愿望就要有行动去落实,愿望才能真实现。 文殊菩萨表法“大智”,一般持如意,如意头是弯回来的,真有智慧,才懂得回头,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从迷、邪、染中回头,依靠觉、正、净。 回头依靠,是为归依(古文通假字作皈依)。 有智(判断)、有愿(方向)、有行(实行),才能证究竟圆满佛果。 释迦牟尼佛就是究竟圆满佛。 释迦牟尼是梵文音译,意思是能仁、静默。 仁是不自私,「仁」是一个单人旁,这边是二,是两个人,想到自己就想到别人,儒家说的,己欲立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则勿施于人。 大雄宝殿后面一般是观音菩萨,观音菩萨表法大慈大悲,慈者“予乐”,悲者“拔苦”。 大者,无有分别,不论男女老幼,年龄国籍,信仰宗教,一律平等帮助救度。 还有千手千眼观音,表法眼到手到。 看到了,立刻就加以帮助,表这个意思。 其实佛菩萨的存心都是一样的,例如地藏孝,观音不孝么? 其实一样孝。 弥勒慈,观音慈,普贤文殊不慈么? 都是慈的。 我们明白其实佛佛道同,佛菩萨在理上,存心都是一样的,只是事上,为我们示现出不同的方面而已,看到佛菩萨形象,我们能提醒自己,念念不忘佛菩萨的教诲,放下妄想、执着、分别,心里面获得清净清凉,那就好。 发布时间:2022-04-08 09:19:39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3:34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55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