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南传佛教的基本礼仪有哪些 内容: 释教有它的礼仪方法,其间有些是直接由佛陀时代遗留下来的,有些是参照当地风俗礼仪而拟定。 遵行礼仪可广植善根,并非仅仅作作姿态罢了。 在此简介南传释教礼仪,使台湾南传佛徒有可依循的参考。 礼敬三宝​一、礼佛:入梵宇、禅修基地、精舍、塔,应至佛殿礼拜,行合掌礼或三拜礼,平常见到供奉的佛陀塑像,应在适当的方位行合掌,甚至跪拜之礼。 忠诚的佛徒有时遥见寺、塔即行合掌礼。 礼拜时,每一拜都以跪姿行之,不必动身。 礼拜时,可默念南无释迦牟尼佛、三归依、或忆想佛陀的九个名号,或祝愿一切众生皆得离苦得乐。 若绕佛,应右绕而行。 二、礼法:经。 律。 论三藏是希世瑰宝,值得恭顺。 礼拜。 经典应置于净处。 研读经典,须心存敬意,应先行洗净。 擦干双手,不行污损经典。 三、礼僧:接近比丘(沙门),应先行三拜。 问法、听法中,应以跪姿或以双腿侧弯向左或向右之姿,若心存敬法,则合掌。 谛听。 问法毕,也要三拜,离席动身,退几步,再回身出去。 若比丘正在饮食、安息、沐浴、剃发时,不必礼拜。 路上遇比丘,可闪一边,脱帽、脱鞋,恭顺、合掌(高举至脑门)、躬身站立,或蹲下、合掌,静待比丘路往后再动身。 供养早上逢比丘行清净乞食,应随才能供养饮食(台湾比丘多为素食),切莫供养金钱。 正午往后,比丘不外出乞食。 供养比丘,可直接拿供品至梵宇或精舍,也可依法约请至家中受供。 若供养日用百货的等值价,须有净人(kappiya)代受持。 可约请比丘四事供养(catupaccaya)(饮食、僧衣、居住、药品),约请时,表达:供养法师任何需求之语。 从约请当天算起,四个月有用,往后,比丘不行再向约请者讨取日用百货等,除非再度受约请。 可约请比丘终身四事供养。 威仪入梵宇、佛塔,应行恭顺、礼拜、供养、问法、经行、坐禅,须坚持安静,小声攀谈,不该大声说话、喧哗。 二六时中,行、立、坐、卧尽可能坚持头脑明晰,具正念。 正知。 行、立、坐、卧之身姿,应坚持风姿、不散乱。 与人论法、论事,应平心静气,若有争议之处,切莫心浮气躁,体现求胜之高傲。 只须把工作问明白,并适当地表达自个的定见即可。 若未处理争议,则讨教有德学之士。 受戒在家佛徒应受持三归依、五戒或八戒,特别是在六斋戒日,求受一日一夜的八戒。 若已受持戒法,也可一而再地重受戒,重受戒能够从头振奋戒法,心灵又从头净化。 称号对比丘称号:通常称号:盘爹(bhante)或大德,或法师、师父、尊者、Ajahn(阿詹)、VenerableSir。 对长老比丘称号:长老、Sayadaw(西亚多)、Lonpo(隆波)、Lonpu(隆普)。 不称号比丘、师兄、师伯、师叔、师公等。 男女众称号:可称号师兄、师姐等。 比丘对在家男众称:优婆塞、清信士、施主。 女众称:优婆夷、清信女、女施主。 发布时间:2022-04-04 18:16:59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3:35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54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