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门基本礼仪访谈西园法师 内容:  西园法师谈佛门礼仪合十合十,是佛教最常见的礼仪之一,不论是出家人仍是在家人都常常运用。 但是要将这一动作做到如法,也需要留意不少细节。 更主要的是,任何一种佛门礼仪都具有佛法的含义,具有用心的办法,这是咱们应当了解的。 关于这一方面的学识,记者请教了在西园寺客堂担任僧职的云香法师。 记者:啥是合十? 云香:合十,梵语an ̄jali,巴利语同,也即是合掌。 这是佛教特有的表明礼敬的办法,这一碰头表明礼节性的动作是从印度陈旧礼节中吸收而来的,犹如我国古来的碰头礼节是抱拳作揖为礼(如今改为碰头握手为礼了)。 印度陈旧的礼敬法共分为九等,第四种礼敬法即是合十(见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创立于印度的佛教吸收了这一固有的礼法,佛教传到咱们我国来,这一表明礼敬的合掌办法也就被我国的佛教徒们接受了下来,直到今天的佛教,咱们仍然沿用这一碰头合掌相问好的礼敬办法。 合掌看似一极为简略的动作,可是真实能做到合掌如法如律的,也并不多见。 记者:具体来说,佛教中如法的合十姿态应当是如何的? 云香:合十,望文生义,即是把双手合拢,并齐十指,放在胸前。 这一看似简略的动作要真实做到位,就要留意许多细节。 首要要留意,这并拢的十指一定要朝向上方,双眼向下看,要能看到无名指的指尖刚才叫做标准。 其次要留意合掌的虚实疑问。 记者:许多在家居士都弄不清楚,合十的时分掌心要不要留空? 云香:标准的合掌,两掌心是会天然有些微虚的,既不是用力地让两掌心彻底并紧,也不是刻意地让两掌心放虚,而是当咱们指尖向上两掌合拢时天然出现的一种微虚状况。 记者:还有其它的留意事项吗? 云香:还有不少细节。 比方掌位高度的疑问。 有些人合掌过高,指尖触到了自个的下颌,这即是合掌的掌位过高了。 有些人却太低了,以至于合掌时指尖不行以坚持向上的标准,而是自个的指尖向前或向下了。 太高或太低,都是不标准的,不恭顺的。 其实,合十的时分要坚持合适的高度,关键在于咱们合掌时的双臂有没有翻开,假如双臂翻开了,双掌的方位天然就会在当胸的正前上,这是要特别留意的一个细节。 再即是,要坚持挺胸、收小腹,合十的双掌以不靠在自个的身上为宜。 假如是站立式的合掌,就更要留意双脚的开合间隔,通常是前八后二,也即是双脚前边的分隔间隔是八寸摆布,后边的间隔为二寸摆布。 假如咱们可以留意这些合掌的细节疑问,那咱们的合掌就会天然美观又标准,又能表达咱们的真诚与致意! (佛教的密宗手印中的合掌办法有多种,每一种皆代表不一样的含义,可以参看《大日经疏》卷十三,举出了十二种合掌)。 记者:请问佛教中合十的真实含义是啥? 云香:合十即是合拢十指,为啥要合拢这十指呢? 这即是要表达咱们的恭顺。 十指代表了各种梦想散乱的心思状况,而合拢这十指,即是表明咱们要收摄这各种的梦想散乱心,转变为一颗清净虔敬的心,以此来表达咱们最诚挚的敬意。 记者:您是不是记住最初刚开始运用这一礼仪时的感触? 云香:说实话,我刚开始触摸这一合掌为礼的佛教礼节时,心中并没有啥特别的感触,由于那时我还小,对佛教也并不很了解。 仅仅觉得这么的问好办法十分文明,十分典雅。 记者:有的书上说,据一些西方心思学家研讨,坚持合十姿态有助于心境平稳,可以化解烦躁、忧伤、郁闷之感,他们有一种治疗办法即是让人天天合十30分钟。 您觉得这有道理吗? 云香:关于这项西方心思学家的研讨,我还没有读到这些研讨性的文章,不敢冒然乱下谈论。 佛教说身和心是一个相互为缘的全体,生理性的一些特定的动作可以影响心思,心思的要素也会影响到咱们的生理。 由此来说,一些特定的身体动作可影响心思这是有道理的。 如操练瑜伽,即是经过身体的一些特别动作(合作心思)来改进身心。 不过我要说:生射中各种烦恼的改进与处理,靠这么浅显的办法难以从根本上改进与处理,这非要依托佛法的修学不行。 经过准确的认知与合理的行为,来从发生烦恼的本源上给予改进与处理,这才是最准确的办法,一起也是咱们所有人学习佛法的真实意图。 附录:①《法苑珠林》二十曰:律云:当令一心合十指爪掌,供养释师子。 或云:叉手白佛言者,皆是敛容呈恭,制心不令驰散。 然心使难防,故制掌合一心也。 ②《大日经疏》卷十三举出十二合掌之说,即:(一)坚实心合掌。 (二)虚心合掌,又称空心合掌。 (三)未敷(开)莲合掌。 (四)初割莲合掌。 (五)显露合掌。 (六)持水合掌。 (七)归命合掌,又称金刚合掌。 (八)反叉合掌。 (九)反嵴(背)互相着合掌。 (十)横柱指合掌。 (十一)覆手向下合掌。 (十二)覆手合掌。 此十二合掌,皆具有艰深之含义。 ③《日用标准》介绍合掌之法:合掌,手指不得参差,须当胸,高低得所。 ④《永平清规》谓:合掌,指头当对鼻端。 头低,指头低;头直,指头直。 ⑤《大唐西域记》卷二:致敬之式,其仪九等:一讲话慰劳,二昂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长踞,七手膝踞地,八五轮俱屈,九心悦诚服。 凡斯九等,极仅有拜。 跪而赞德,谓之尽敬。 远则稽颡拜手,近则呜足摩踵。 凡其致辞授命,褰裳长跪。 尊贤受拜,必有慰辞,或摩其顶,或拊其背,善言诲导,以示亲厚。 出家沙门,既受还礼,唯加善愿,无止跪拜。 随所宗事,多有旋绕,或仅有周,或复三匝,宿心别请,数则从欲。 发布时间:2022-04-02 18:15:20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3:35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54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