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修行不能有的十种心 内容:  咱们念大悲咒,在求生极乐的前提下,假如你期望进步自个的往生档次,乃至超越凡圣同居土,那么你就应当依据自个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把这十种心作为自个尽力的方针。 用这十种心来衡量自个的行动,看看自个的所作所为是不是跟这十种心各走各路。 当然了,这个标准是很高的,刚开始做不到是很正常的工作,所以不用悲观。 更不用用来苛求其他人。 咱们借用宗镜录中延寿大师的话,来看看凡夫的心是什么样的。 延寿大师在宗镜录里边也说了十种心,当然是不太好的心了,咱们看看自个有没有这些心。 出自:乾隆大藏经此土著作第1595部宗镜录一百卷宋慧日永明寺主智觉禅师延寿集一若其心念念专贪瞋痴。 摄之不还。 拔之不出。 日增月甚。 起上品十恶如五扇提罗者。 此发地狱之心。 行火涂道。 1、地狱之心。 假如有的人时间想的都是贪嗔痴,怎样劝都改不了,他的恶行日夜增加,做上品的十恶,意思即是很严重的十恶,就比方五扇提罗那五位比丘,他们这即是发的地狱心。 五扇提罗末学没有找到详细的出处,丁福保佛学词典里边说了这个故事:昔五比丘懒散松懈,不修经文。 时世谷贵,为人所轻,不供养之。 五人议云:夫人生计随其行仪,人命至重,不行守死。 各共请求办具绳床,坐原野中,扫洒庄重,顺次而坐。 外形似禅,内思邪浊,见者谓圣,因此招供,饱足有余。 有一女性名曰提韦,闻之喜供,提韦有十顷园林,令住终身。 (中略)提韦诚心供养福尽命毕生化乐天,其五比丘专行巧伪邪浊心,福尽命毕生于地狱。 经八千劫偿其施主,虽复为人,诸根闇钝,无男女根,名为石女。 经尔所劫偿施主已,佛告匿王,时提韦者今皇后是,五比丘者侍从担轝五人者是。 大约意思是说,曾经有五位比丘,懒散松懈,不学习佛经。 其时也许遇到饥馑,粮食十分宝贵,人们认为他们几个没有什么道行,所以不情愿供养他们。 这五位比丘就说:人命关天啊,性命主要啊,咱们不能束手待毙啊。 所以就在原野傍边顺次打坐,表面看上去好像在禅修,心里却是邪思污秽,这么一来,他人看到他们修行的表面工夫做得很好啊,认为他们是圣人,所以就供养他们,衣食无忧。 其时,有一位女性叫做提韦,传闻今后,很欢欣的供养他们,其时提韦有十顷园林,让他们毕生在里边寓居。 提韦供养的心是很真挚的,所以命终今后生到化乐天,也即是欲界第六层天,他化安闲天。 而这五位比丘,因为装模作样,用假修行诈骗世人,所以命终今后下了地狱。 这五位比丘从地狱出来今后,尽管投胎做人,可是呢,诸根弛禁,而且没有男女根,叫做石女。 他们经过很八千劫才归还全部的债款。 佛祖告诉波斯匿王,提韦即是如今的皇后,五比丘即是如今抬轿子的五位侍从。 这个故事给咱们几个启示:1 咱们修行不要只做表面工夫,人前人后应当一个样,应当让自个远离贪嗔痴,宁愿死也不要去干坏事。 2 你诚心供养,即便对方没有道行,你也是有积德行善的。 3 咱们供养三宝,应当对等施舍,对待全部的僧宝,都应当供养。 不要说这个有道行,是高僧,我就供养,周围那个是个沙弥,我觉得没什么本事,我就不情愿供养他。 二若其心念念欲多眷属。 如海吞流。 如火焚薪。 起中品十恶。 如调达诱众者。 此发畜生心。 行血涂道。 2、畜生心。 假如有人时间想的即是期望有许多眷属,有许多信众跟从他,这个欲望十分激烈,做中等的十恶,就好象提婆达多引诱世人离开佛祖,去跟从他修行。 这种即是畜生心,来世也许要投胎做畜生。 三若其心念念欲得名闻。 四远八方。 称扬钦咏。 内无实德。 虚比贤圣。 起下品十恶。 如摩犍提者。 此发鬼心。 行刀涂道。 3、鬼心。 假如有人时间想着期望名闻全国,让世人都来赞赏他,而自个没有对应的德行,仅仅虚比贤圣,这个能够说是以凡滥圣,沽名钓誉。 这种叫做鬼心,估量来世要去饿鬼道。 这些人做了下品十恶。 十恶即是跟十善相违背的: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上品即是程度深的,下品即是程度浅的,中品即是程度中等的。 咱们能够简略理解为:上品十恶就下地狱,中品十恶就做畜生,下品十恶就做饿鬼。 四若其心念念常欲胜彼。 不耐下人。 轻他珍已。 如鸱高飞下视。 而外扬仁义礼智信。 起下品好心。 行阿修罗道。 4、阿修罗道。 假如有些人,时间想着要胜过他人,不甘居人下,小看他人,认为自个了不得,好象鸱鸟飞得好高,仰望其他人相同。 这些人呢,心里尽管是这么高傲,可是仍是能去宏扬仁义礼智信,生起下品好心,这种人估量来世要转到阿修罗道。 五若其心念念。 欣人世乐。 安其嗅身。 悦其痴心。 此起中品好心。 行于人道。 5、人道。 假如这自个时间都是沉迷于人世的高兴,把那个臭皮囊当作宝,对那个愚痴之心觉得很开心,生起中品好心,这种人今后会投胎做人。 六若其心念念知三恶苦多。 人世苦乐相间天上纯乐。 为天上乐。 折伏粗恶。 此上品好心。 行于天道。 6、天道。 假如这自个时间都知道三恶道十分苦,人世有苦有乐,而天上即是纯乐没有苦,所认为了寻求天上的高兴,为了今后能够生天,所以让自个不做恶,这是上品好心,今后能生天。 七若其心念念欲大威势。 身口意才有所作。 全部弭从。 此发欲界主心。 行魔罗道。 7、欲界主心。 假如有人时间想的都是权势,期望自个一言一行,都能号令全国,没有人不服从。 这个叫做欲界主心,他化安闲天的魔王波旬即是欲界主。 这个是行魔罗道。 八若其心念念欲得利智辩聪。 高才勇哲。 鉴达六合。 十方颙颙。 此发世智心。 行尼乾道。 8、世智心。 假如有人时间想的是期望利智辩聪,意思即是能说会道,死的都能说成活的,才高八斗,博学多闻,无所不知,全国人都赞赏。 这种叫做世智心,今后或投胎成为尼乾子这么的外道。 比方战国时期的公孙龙,即是喜欢干这些工作。 九若其心念念五尘六欲。 外乐盖微。 三禅之乐。 犹如石泉。 其乐内重。 此发梵心。 行色无色道。 9、梵心。 初禅到四禅傍边,三禅是最高兴的,这个大约是说这自个耽着于禅味,乐在其中,这种人发的是梵心,今后生到色界或许无色界。 十若其心念念知善恶轮环。 凡夫耽湎。 贤圣所诃。 破恶由净慧。 净慧由净禅。 净禅由净戒。 尚此三法。 如饥如渴。 此发无漏心。 行二乘道。 10、无漏心。 这自个心里时间知道善恶因果轮回,凡夫沉迷于前面那些心,让贤圣呵斥。 要想消除烦恼就应当有净慧,要想有净慧就应当有净禅,要想有净禅,就应当持净戒。 他们推重这三种法门,如饥似渴。 他们发了无漏心,可是只管自个摆脱,所以叫做二乘道,也即是声闻乘,缘觉乘。 前九种心是存亡。 如蚕自缚。 后一种心是涅槃。 如獐独跳。 虽得自脱。 未具佛法。 俱非。 延寿大师说:前面九种心都是存亡轮回之心,就好象蚕吐丝作法自毙,不能摆脱。 第十种心,能够摆脱,可是呢,就好象獐相同,只能自个摆脱,可是不能度化众生,这个醒悟不满意。 所以这十种心都不正确。 对于咱们精进群的师兄来说,咱们修净土法门,目的是为了去极乐世界非常好的修行,今后能够成佛普渡众生,这个是咱们的发心,这个心就跟延寿大师罗列的这十种心不相同了。 这个心,你就能够理解为菩提心。 咱们精进修行的过程中,就应当把延寿大师罗列的这十种心作为不和比如提示自个,这些不是修行人应当具有的心;应当用大悲十心作为正面比如来鼓舞自个,这些是值得寻求的心,这些才是修行人应当具有的心。 发布时间:2022-03-27 22:41:46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3:36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54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