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复汪梦松居士书 内容: 昨接手书。 备悉介怀。 虽未觌面,却叨知心。 光一介庸僧,毫无淑状。 不过所说皆按己本分,不敢以过头大话,自瞒瞒人。 蔚如居士,以其与己之意见合,遂屡为排印流布。 致其残馊酸臭之气,遍刺人耳目。 不意阁下不以酸臭见弃,而复过为推崇。 不禁令人惭惶无地。 然由此一函,备知阁下之德与过。 不以光为无知,且请言其大略。 厌儒者假圣贤经传以欺世盗名,佛者假普度众生以诓骗钱财。 有此志操,自强不息,必能正心诚意,以为真儒。 断惑证真,以为真佛。 厌之之心愈切,则修之之心愈力。 修之之心愈力,则证之之益愈大矣。 其德诚可继往开来。 若惟知厌而不肯从事,则成厌世疾俗狷介者之志操耳。 所谓不善用厌,则即德成过矣。 阁下一向似偏于用厌。 今于厌中打一转身,遂全过以为德。 而其于儒佛之心法,将必因是而亲得矣。 敢为阁下预贺。 欲为真佛,须先从能为真儒始。 若于正心诚意,克己复礼,主敬存诚,孝友弟恭等,不能操持敦笃。 则根基不固,何以学佛。 选忠臣于孝子之门,岂有行悖儒宗,而能担荷如来家业,上续慧命,下化众生乎。 佛法大无不包,细无不举。 世出世间,无一法不在范围之中。 世之拘墟者,每以出家为悖伦理。 遂不体究,反加谤毁。 因噎废食,自丧性命。 实可哀怜。 若能放开眼界,方知佛法流布中外。 二千年来,其道盛行。 经几多圣君贤相,杰士伟人,为之护持传布者,固自有非凡情所测之真道在也。 纵有一二拘墟之儒辟之,暴恶之君毁之。 究属只手遮日,仰面唾天。 适自形其少知少见,妄作妄为之过咎耳。 于佛究何损哉。 又有外彰辟拨之名,内取修证之实。 由宋以来,凡儒门大宗,莫不皆然。 光所谓诚意正心,由此致有欠缺者,实属决定论也。 阁下宿根深厚,故能于厌中企求其真,不以光不肖而求其入阶。 然光学喻如蚊虫饮于大海,只知饱腹,不测深广。 若欲作大通家,须从通途佛学而论。 则起信论,楞严经,最为切要。 当专攻之,以为自利利人,上求下化之本。 然其道理宏深,得大通且不易,况由通而亲证乎。 其余大乘经论,悉当研究。 而法门无量,必须以禅净二法为本。 如是则自可宏扬法化,导利众生。 若非天资高迈,断难实获巨益。 若欲随分随力修持,即生便了生死,当专主净土一门。 以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 则不论工夫深浅,无不临终得遂所愿。 此之一法,乃如来为末世众生,无力断惑,不能了生死者,特设一决定了之之法。 使佛不开此法,则无力断惑者,皆于了生死无望也。 何幸得遇此法,虽无大根,能自断惑。 而带业往生,速出生死,又何歉憾乎。 然此一法,统摄一切。 能自断惑,自了生死者。 犹须回心向往,方可速登佛地。 切勿谓此为浅近之法,以为愚夫愚妇之所从事者,则当自得其益矣。 其宜看书,光文钞中亦略标一二,今不复赘。 就欲念佛求生西方,必须知因识果。 身之所行,心之所念,须与佛合。 若与佛悖,则纵能念佛,亦难往生。 以感应之道,不相交故。 若能生大惭愧,大怖畏。 改过如去毒疮,立志如守白玉。 则万无一失,各得往生。 其意光文钞,及净土诸书,皆详言之,不须多说。 发布时间:2022-03-07 20:03:39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3:40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53288.html